没人有权利谴责

2011-05-30 10:48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公德心冷漠安徽

王悦阳

这真的是一个悲剧。并非被捅的那两个安徽人,包括小偷、司机、乘客……他们都是悲剧人物。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一种高度,更没有自我反省的空间。大家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什么伸张正义却带来不幸?原因就是大家都在顾全自我。如果我们现在只是去谴责任何冷漠的一方,那可能还是没看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在今天的社会,无关痛痒的谴责很有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消费,而不是一种反思。大家总看到悲剧永远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却不知如何面对。

安徽人在上海的遭遇一经报道,社会哗然。在物质条件日益完善的今天,当代都市人的道德底线究竟是什么?公德心在今天到底还要不要?为此,《新民周刊》记者特别采访了王汝刚、郭晓男、林奕华三位文化界名人,请他们分别就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

王汝刚:

上海人本可以更智慧

作为一名老上海,听到近来发生的这样一件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感到惊讶,若在以前绝不会出现如此冷漠的情况!继而思考,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为什么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社会在进步,而另一方面却又是社会道德观在新旧更替时期的摇摆不定,这的确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取得平衡,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积极营建,朝一个较为健康、和谐与善良的社会秩序上靠拢。但无论如何,现在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件,真的很不应该。

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的父亲就曾亲身遇到过类似事件。那一年他已经80高龄了,有一天走在一条正在施工的道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地。正当我父亲手足无措的时候,工地上走来一个民工,当时我父亲就希望这个年轻人帮助他一把,但那位小青年却没有那么做。他很老实也很客气,却委婉地拒绝了,说什么也不肯帮忙:“老伯伯,不是我不帮,我扶您起来,到时候就说不清楚了。”由此可见,在几十年前,这种“怕做好人”的思想已经有所萌芽,为此我还特意写成一个笑话加以讽刺。快三十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似乎仍在延续,甚至有增无减。在这里我无意责怪那些人自私冷漠,也没有谴责他们的资格,但如果换了是我,我决计不会见死不救,那样会使我受到良心的谴责。我也不是不怕被冤枉,毕竟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借机诈骗的行为,所以我会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比如找几个同伴一起帮忙,争取更多的见证人等等。这些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所能想到的较为妥善的办法了。我想,道理总归是讲得清的,在需要体现自己公德心的时刻,我们还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只是办法或许可以更巧妙一些。

我始终认为,上海人是聪明的,面对此类事件,本可以表现得更智慧。

郭晓男:

冷漠是对人类自身的戕害

冷漠,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如此,乍一闻听这件事情依然觉得实在太过分了!

其实不独上海如此,南京有位拾金不昧的好心人,却一定要找到好几个证人时才肯去公安局,原因就是怕人家说他是偷的而不是捡的。还有的地方明明是好心人搀扶老人过马路最后被说成撞了老人……道德观念的冷漠,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成为民族素质的一种表现,这非常可怕。我们总是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我觉得依然是要在基本教育中加以强调。这不是老生常谈,也不是故作姿态,真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归根到底,冷漠降低了现代都市的人性温情,进而趋于麻木,而冷漠更是现代文明对人类自身的戕害!

林奕华:

谴责也是一种消费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香港,我觉得第一个想到要跑的应该是捅人的那个小偷。而且香港地方小,到处都有警察,那两个安徽人的悲剧应该还不至于发生。

这真的是一个悲剧。并非被捅的那两个安徽人,包括小偷、司机、乘客……他们都是悲剧人物。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一种高度,更没有自我反省的空间。大家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什么伸张正义却带来不幸?原因就是大家都在顾全自我。如果我们现在只是去谴责任何冷漠的一方,那可能还是没看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在今天的社会,无关痛痒的谴责很有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消费,而不是一种反思。大家总看到悲剧永远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却不知如何面对。

这其实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改变,要靠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去改变。但我却看到,目前非但没有那么做,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在发展,这很可怕。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去谴责,而是一起努力,朝好的方向发展,给自己,给社会一个光明的未来。

从一个戏剧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这件事其实与观众对待戏剧的态度有很多共通之处。戏剧是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式,可有趣的是,当导演在虚实相间的结构中反映着当代人的现状,很多观众居然是看不到的!所以我说,不一定流血才是暴力,说真话的戏剧遭遇不爱听的观众,同样好比被无情地捅了一刀那样!只是好在,我们的失血不至于丧命,最多只是丧失了话语权,损伤了艺术生命。因为观众永远只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道理,永远在保护着自己的固有位置和立场,不愿看到自身问题,这和安徽人所遭遇的冷漠是一样的道理。我想,人與人之间目前的冷漠、不敢讲真话,还是在于我们的大众从精神到物质上的“穷”。作为一个被冷漠、被误解的导演,我很能感受到那个被捅的安徽人心中的痛。大家原来有那么多的害怕,但真正可以改变的有多少?我想,为此,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目标!

猜你喜欢
公德心冷漠安徽
过度冷漠是种病
突然之间
东霞
中国社会“人情味”与 “公德心”的冲突及其消解论析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公德心培养,从爱护校园公物与环境开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