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收购欧洲?
新年伊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欧洲之行备受外界关注,这是中国又一次开展的金融外交策略行动。李克强的这一旅程甚至被一些外媒夸大为“收购欧洲”。
1月6日,李克强结束了在西班牙的访问,除了与西班牙签订了75亿美元协议合同之外,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中国还承诺将购买60亿欧元的西班牙国债。
事实上,早在2010年7月西班牙出售10年期公债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立即认购了4亿欧元公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区多国相继陷入经济低迷,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而被誉为“金财主”的中国政府屡屡出手,先后表态将购买希腊和葡萄牙国家债券。
西班牙目前公共债务总额达5410亿欧元,预计今年将发行940亿欧元的中长期债券,以对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并弥补财政赤字。据悉,中国持有西班牙国债数量占西班牙全部公债的10%左右,在非本国投资者持有的西班牙国债中,中国的份额估计已占1/5。
对于中国这样的金融外交举动,在欧洲有着各种充满矛盾心态的解读。
更多的意见认为,不同于希腊和葡萄牙在欧洲经济体中的地位,西班牙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在国家主权债务融资难的情况下,中国购买西班牙国债对于稳定欧元地位,增强投资者信心,缓解欧洲经济体的继续沉陷有着积极的作用。
列于中国而言,欧元区是一大贸易伙伴,在经济上存在互为依赖的关系,截至去年11月止,中欧双边贸易高达4340亿美元,西班牙从中国的进口额为145亿欧元。中国的出手有利于稳定欧洲经济,继而保证中国的出口不受连累。
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欧元已经成为美元最强有力的竞争货币。有分析说,欧元的继续存在对急于摆脱美元持续贬值困扰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中国现在可是掌握着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
此外,中国的诉求还在于谋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欧洲的认同,还有西班牙对中国商品出口的技术壁垒能够有所放松,并开放更多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机会。
而有外媒也分析认为,中国的此举还意在西班牙能够在轮值欧盟主席期间放开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但这样的金融外交政策看起来还是有着诸多风险存在,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可能存在的债务违约,西班牙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具有高风险的国家之一。而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恐怕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涉及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道路。
2电煤“限价令”恐被架空
煤电“顶牛”的现象几乎每年都有,而作为能源价格的管理者国家发改委,其“市场煤,计划电”的价格管理手段已然陳旧,屡被架空。
新一年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10年12月31日,2011年全国煤炭合同汇总总量超过15亿吨,远远超出国家发改委之前确定的9.32亿吨的框架量。
有意思的是,发改委对于这一远高出框架量66%的合同量似乎并不满意,据媒体报道,发改委有人士表示:“这是明显的弄虚作假,想方设法摆脱国家对重点电煤的监管。”
其中缘由,在于由发改委实施“限价令”的重点合同电煤数量指标并未完成,在这些煤炭供需合同国,国家发改委最想要的是纳入监管的全国重点电煤的有效合同,这一规模为3.8亿吨。但是,在煤炭运销协会上报的总量超过15亿吨的4000多份合同中,却发现,纳入监管的3.8亿吨重点合同不仅没有达到,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按照发改委早前下发的通知要求,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要与2010年保持不变,不准变相涨价。2010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在520元/吨的价位,2011年电煤合同价仍要维持在此价位,但这一合同价格比现时的市场煤价有着大约200元/吨的价差。
对于煤企来说,显然并不乐意接受这样的价格,因此也会想方设法避开发改委的“限价令”。
事实上,在每年一度的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煤电双方签订的电煤合同供需量,更多是为了确保计划内的铁路运力,往往只签量,不签价格。这导致电煤合同的最终兑现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
2010年的重点电煤合同兑现率就出现了3个版本:煤企坚称兑现率在90%以上,电企则认为不到60%,而发改委抽查的数据则认为不到50%。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限价令”的失效问题还在于“市场煤,计划电”的价格机制。
在中国的煤电价格机制上,1992年,煤炭统配时代结束,煤炭价格实现双轨制——非电煤价格随行就市,电煤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2002年,国家取消政府指导价,但同时对重点合同的煤价进行干预。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表示不管重点合同内外都由双方协商,但事实是时至今日,发改委仍然会干预重点合同价格。
由于煤价放开之后,煤炭价格这些年一路上升,引起了电企的成本上升,但终端电网垄断,发改委定价,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受限,电企可能就要承受成本上升的压力。屡喊亏损,要求财政补贴,呼吁发改委管住电煤重点合同价格。
如何打破能源领域的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理顺电价价格机制,才是解决目前煤电冲突的根源所在。
3互联网燃烧价格战
在传统零售业态常见的价格战如今也已蔓延到了互联网零售业态,恍然之间,中国的B2C电子商务发展已经今非昔比。
2010年岁末,京东商城与当当网的口水战和价格战成为了继360和腾讯之后的另一桩互联网企业对撞事件,但与“30大战”不同的是,这起激战没有以“道德名义”做出对用户伤害的“艰难决定”。而是在商言商,“为了用户的利益”,互拼资本、技术和管理。
2010年12月8日,互联网图书零售第一巨头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以“成功者”的志得意满的形象站在了纽交所的上市仪式上,并放言要邀请他的初恋女友参加庆功宴。这引起了IT界的口水一片。
但李国庆还邀来了另一起不期之约,12月14日,京东商城宣布,将所有图书降价20%进行促销,此举直指当当,上市后的李国庆则回应,将对价格战发起者实施“报复性的打击”。
当当网宣称拿出4000万元进行促销让利,京东则跟进表示将投入8000万元让利,另一零售商卓越亚马逊更是号称拿出1亿让利促销,价格战触发。
京东可以号称是互联网零售业态的“价格屠夫”,在此之前,其零售业务比重最大的3c产品就曾因价格低而引发国美、苏宁等零售实体的反感,共同成立电子商务平台对京东进行围剿。
在这些B2C公司大打价格战的背后,是中国B2C业态的雄起,从1999年8848、当当网等第一批中国B2C企业诞生算起,B2C在中国已走过了11个年头。在2010年,B2C网站数从年初的1.01万增长到12月的1.18万,增长率达到20.45%,超过了电子商务全行业的增长速度。B2C网站也迎来了资本扩张的高潮,当当上市后融资2.72亿美元,京东的新一轮融资则据称获得了5亿美元的资本。
虽然手握重金,但实际上,B2C企业目前的盈利并不见得如同这些IT新贵嘴上来的这么豪气,京东的销售额虽然号称超百亿,但目前仍然在亏损,而当当网报告的前3季度净利润为1598万元,来自日常经营性活动的利润仅为163.4万元。
由此看来,价格战多了些“赔本挣吆喝”的意味。国内B2C企业的盈利模式仍然比较单一,对企业的成长缺乏长期、有力的支持。还处于市场份额的争夺、疯狂做大规模的阶段。
而据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称,京东之所以对当当发动价格战,是因为当当对其图书零售业务进行封杀,存在“垄断”行为。
但事实证明,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有生意大家做,“垄断”相比传统零售业态,难度显然要大很多,不可能一家独大。
其实,对于用户而言,互联网企业之间不管是“道德”还是“垄断”,只要不以牺牲用户利益为代价,这样的竞争是有利于行业成长的。B2C归根结底还要在于物流和渠道管理的水平,否则一旦管理体制出现问题,损害到用户利益,其品牌也最终被毁。
(文/邢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