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富, 黎其万, 刘宏程, 王继良, 孙浩岩, 邵金良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2.昆明医学院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又名鞑靼荞麦,是适于在寒冷气候下生长的寥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其根、茎、叶、花、种子及籽壳中都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和芦丁等[1]。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防便秘等功效[2-3]。被权威专家称为“三降食品”和“21世纪人类的健康食品”。此外,苦荞中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有极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4]。荞麦蛋白除能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其效果优于大豆蛋白质[5],还具有抗衰老、抑制大肠癌的发生等作用。目前国内对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主要有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6],但比色法的干扰因素较多,而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度不高。近年来国内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黄酮中芦丁、金丝桃苷、牡荆苷、槲皮素等黄酮化合物的含量[7-8],但尚未见文献报道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本试验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的方法,并对用90%甲醇索氏提取物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
1.1 仪器 戴安Summit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CP-224S,0.1 mg/100 g)。
1.2 试药 芦丁(含量≥98%,批号:100080-200707)、槲皮素(含量≥98%,批号:100081-200406)和山柰酚(含量≥98%,批号:0861-200002)对照品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7种不同品种的荞麦(云南省农科院生物与种资资源研究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Tedia,美国),流动相用水为去离子水经0.45 μm膜过滤;甲醇和磷酸均为分析纯。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芦丁10 mg、槲皮素1 mg和山柰酚1 mg,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配成浓度分别为1,0.1和0.1 mg/mL的对照品贮备液。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样品 10.0 g,用90%甲醇索氏提取,旋转蒸发浓缩,于10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取1 mL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色谱柱:Diamonsil-C18(4.6 mm × 150 mm,5 μm);流动相组成:乙腈-0.2%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5 nm;进样量:20 μL。色谱图见图1。
表1 梯度洗脱程序
图1 混合对照品(A)、样品(B)的色谱图
4.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照品贮备液 0.4、0.8、1.2、1.6、2.0 mL;0.2、0.4、0.8、1.2、1.6 mL;0.1、0.2、0.4、0.8、1.2 mL,于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取20 μL进样后记录峰面识,以峰面积Y对对照品浓度X绘制标准曲线。得到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200 μg/mL、2 ~16 μg/mL、1 ~12 μg/mL。液相色谱的信噪比 S/N=3。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3 μg/mL、0.009 μg/mL、0.005 μg/mL。
4.2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6份样品(西苦6-14)10.0 g,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RSD分别为0.84%、0.57%、1.27%。
4.3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对照品溶液,配成浓度分别为120、8、4 μg/mL在室温下放置,分别在 0、2、4、8、12、24 h 时测定,计算得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峰面积RSD分别为0.78%、0.83%、1.34%。表明对照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4.4 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样品(西苦6-14)6份,按2.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20 μL,记录峰面积,测得样品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的RSD分别为0.77%、0.51%和1.18%。
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样品(西苦6-14)11份,每份约10.0 g,样品按2.2项处理。1份是空白,其余10份分为2组,分别精密加入约相当于样品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80%、120%的对照品(各5个),按供试品溶液制备和测定方法操作,计算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6%、99.02%、97.85%。见表2。
4.6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每个品种的苦荞3份,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和测定方法,测定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结果每个品种的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分别见表3。
5.1 波长的选择 本试验考擦了260 nm和365 nm不同吸收波长的图谱,发现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最大吸收波长不一,在365 nm波长下槲皮素和山柰酚有最大吸收,而芦丁也有较好的吸收,且干扰少,图谱特征性强。故选择365 nm为检测波长。
5.2 流动相的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曾试过甲醇-水,乙腈-水溶液等为流动相,分离效果均不理想,色谱峰拖尾严重,而采用乙腈-0.2%磷酸水溶液后分离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且峰形均较好,无拖尾现象,故最后选择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5.3 提取方法的选择 对苦荞的提取方法做了下列考察(溶剂为甲醇和乙醇):索氏提取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发现用索氏提取法,溶剂为甲醇的效果最好。又对60%、80%、90%和100%的甲醇做了考擦,结果发现90%的甲醇提取的黄酮是最多的,尤其是山柰酚。
表2加样回收率试验(n=5)
表3 不同来源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n=3)
5.4 样品测定结果分析 从测定结果看,10个不同来源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云荞53中芦丁的含量最高,KQ08-10中芦丁的含量最少;KQ08-10中槲皮素的含量最高,四川西昌苦3-7中槲皮素的含量最少;KQ08-06中山柰酚的含量最高,四川梁山苦和云荞63中都没检测到山柰酚。
这为寻找苦荞同时具有高含量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等黄酮化合物提供了可能,为以后品质性状的选择或杂交选育提供了依据。
5.5 小结 本试验采用 HPLC法同时测定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苦荞的质量控制。
[1]Zhang Zheng,Zhou Yuan,Wang Zhuanhua,et al.Study of antioxidang activity of flavonoid in tartary buckwheat[J].Pharm Biotechnol,2001 ,8(4):217-220.
[2]Ren W,Qiao Z,Wang H,et al.Tartary buckwheat flavoniod activatea caspase 3 and induces HL-60 cell apoptosis[J].MethodsFind Exp Clin Pharmacol,2001,23(8):427-432.
[3]刘淑梅,韩淑英,霍国金,等.甜荞麦叶总黄酮降糖降脂作用及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2(19):1815-1817.
[4]祁学忠,吉锁兴,王晓燕,等.苦荞黄酮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8):111-112.
[5]李 丹,丁霄霖.苦荞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食品科学,2001,22(4):22-23.
[6]林汝法,周小理,任贵兴.中国荞麦的生产与贸易、营养与食品[J].食品科学,2005,26(1):259-263.
[7]Kayashita J,Shimaoka I,Nakajioh M.Production of buckwheat protein extract and its hypoholesterlemic Effect[G]//.Current Advances in Buckwheat Research,1995:919-926.
[8]庄向平,虞杏英.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提取方法[J].中草药,1992,23(3):122-124.
[9]张鹤鸣,王宁生.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的质量控制方法评述[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2):127-129.
[10]徐宝才,李 丹,丁霄霖.荞麦黄酮的提取、测定及其抗氧化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增):189-191.
[11]卫星星,王转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籽壳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2):1909-1910.
[12]徐宝才,肖 刚,丁霄霖.液质联用分析测定苦荞黄酮[J].食品科学,2003,12(6):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