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综合评价研究*——以福建漳平市为例

2011-05-25 08:45吴晓园陈志强
海峡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漳平市实验区示范区

吴晓园 丛 林 陈志强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综合评价研究*——以福建漳平市为例

吴晓园1丛 林2陈志强3

1.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2.福建省科技厅;3.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研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探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赋予相应指标权重。以福建漳平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总体上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资源环境建设的不足与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是制约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发展 示范区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漳平市

1 引言

“可持续发展”源于生态学,是在对既往发展模式反思后而形成的,谋求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表明,经济、社会系统满足人类长期发展需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可生存性。

1986年,我国开展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一批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8年正式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始探索如何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并实现新型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16个,其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3个,省级实验区160余个[1]。随着实验区建设进入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阶段,2008年,国家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力图在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建设、环境友好型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从而形成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模式。在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进而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实验区发展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在对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探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漳平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补充,又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带动作用的形成与发挥,为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2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于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兼具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属性[2]。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可持续发展由此成为各国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发展准则。1994年,中国正式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中国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验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样板”[3]。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立与发展既有一般内涵又有特殊意义。第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环境和趋势的抉择,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探索实践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模式。第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依据中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决策,其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首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提出与实施正值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要将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进入到可操作的层面,需要强大有力的推手,因此,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从国家政府的战略层面来组织和协调的;其次,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选择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市、县、乡镇及大城市的行政区进行可持续的研究和探索;再次,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最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就其建设的目的而言,既要实现区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理解为: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不断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的创新示范基地。

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是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示范区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在认识、解决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方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摸索有益的新做法、新机制与新模式。因此,示范区与实验区相比,除了具有可持续性、先进性、综合性等特点外,更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效应,即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方面有所创新,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为其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其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促使其他区域进行模仿借鉴,从而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3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求示范区的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先进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必须依据评价的原则与评价的内容客观、有效地选取指标。

3.1 评价的主要原则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范围较小、人口较少且与外部联系紧密的区域,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客观和全面,能够尽可能涵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又要有代表性和差异性,体现以人为本,使得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反映示范区建设的过程和绩效,还要充分考虑示范区的具体特点,并将区域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同时,指标的选取还应遵循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稳定性、易于操作性和可比性,使得评价结果趋于科学公正。

3.2 评价的主要内容

早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了“驱动力(driving force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即DSR评价框架,认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认识:影响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当前环境的状态怎么样,正在进行的缓和或解决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的措施是什么[4],并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DSR的评价框架,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实践与经验,并遵循前述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评价原则,示范区的评价内容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发展建设评价。人类的活动以经济活动为主,示范区的建设发展必须以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基础与支撑,因此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与结构是评价的主要内容;二是社会发展建设评价。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在我国实验区建设中始终摆在优先位置,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主要目的,具体包括人口、教育、健康等方面;三是资源环境建设评价,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是以人的活动作为主要驱动[4],由人的活动向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产生压力,同时接受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反馈,因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是示范区发展的前提条件。四是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建设评价,人类所有的经济与社会活动都嵌入于特定的制度条件下,制度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与内容,采用理论分析、经验选取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福建省漳平市为例,在对漳平市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状况进行较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省漳平市地处福建西南部,是福建省沿海发达地区与山区、老区的结合区域,属于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辖区面积2975平方公里。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漳平市不断探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资源型传统增长方式、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1998年8月,漳平市被福建省批准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评价指标。

表1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综合评价

完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之后,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合理地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参考Damjan Krajnc和Peter Glaviˇc[5]的研究成果,依据所收集到的漳平市2006年~2010年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漳平市国家可持续实验区发展状况调查表2005-2010》、《福建省统计年鉴》和龙岩市统计局网站),对其可持续发展建设情况进行如下综合评价。

4.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2 指标的权重确定

由于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欠发达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社会福利,又必须重视经济活动与资源和环境的双向影响”[6],故对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不再展开分析,而是对它们赋予等值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二、三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相对重要程度),经由相关专家打分构造对比矩阵(采用1~9标度法,并将标度值的小数位四舍五入)。采用专家选择软件(Expert choice)得出指标的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权重确定的合理性。权向量测算结果见表2 ,经测算,一致性比率小于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3 综合评价

以上述的数据标准化和指标权重为基础,可以进一步科学地计算出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值,进而从总体上把握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的状况。

其中,n为二级指标包含的三级指标数,wij为三级指标的权重数。同理可计算一级指标的评价值,评价结果见表3。

表2 2006年~2010年福建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评价指标标准化与权重

续表2

指标指标层级权重wi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层内权重wij 社会发展建设()0.08010.0000.1320.1710.5001.0000.449 20.0000.2000.3000.6001.0000.235 30.7040.9860.6341.0000.0000.235 40.0000.5000.7501.0000.7500.082 0.22710.0000.2590.4970.7271.0000.198 20.0000.2480.5040.7351.0000.088 30.0000.3080.6640.8261.0000.337 40.0000.3490.6000.7231.0000.337 50.0000.1640.7820.9391.0000.041 0.48610.0000.6470.8240.8821.0000.500 20.0000.2730.6360.7271.0000.250 30.0000.2450.9310.9521.0000.250 0.20710.7370.0000.3341.0000.9880.163 20.0000.2260.4380.7881.0000.540 31.0000.0000.4860.0681.0000.297 资源环境建设()0.50010.6250.7500.8751.0000.6250.200 20.0480.0550.9991.0000.0480.082 30.0760.3540.6651.0000.0760.359 40.0000.0200.2241.0000.0000.359 0.50010.0000.5301.0001.0000.0000.343 20.0000.0000.0000.0000.0000.343 30.0000.1710.9481.0000.0000.129 40.2000.3440.7221.0000.2000.129 50.6670.9581.0001.0000.6670.055 制度建设()0.33310.3890.5561.0000.8330.3890.250 20.9701.0000.9850.9700.9700.750 0.66710.0340.0340.0691.0000.0340.750 20.2740.4740.6051.0000.2740.250

表3 2006年~2010年福建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评价结果

从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2006年~2010年,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总体上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2009年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2010年出现回落的趋势。其中,经济发展建设水平良好,评价值逐年递增,这与漳平市近几年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建设水平也取得显著成效,表明漳平市为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所采取的诸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巩固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评价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资源环境建设的不足与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是制约漳平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分析漳平市2010年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平回落的可能原因,一方面在于早期对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忽视了对于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建设,由此导致的负面效应经过一定的时滞,日渐显现;另一方面,漳平市的人才和技术等要素资源还相对缺乏,科技教育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同步发展。因此,未来漳平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应当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平。

5 结语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社会矛盾,降低自然、经济、社会风险,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对后来发展地区的发展模式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价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和一、二、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赋予权重,通过应用研究表明可用于测度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水平,并能基本体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特点。然而,由于受由示范区区域特点的限制,用于反映示范性的指标难以获取并在指标体系中体现,这对示范区建设的评价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可对示范区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际测评,进一步修正相关的评价指标,从而为示范区的评价提供更客观和实用的评价工具。

[1]李静.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N].经济参考报,2011-07-04.

[2]丛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l.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8.

[3]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报告(1986-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Adrián Barrera-Roldán, Américo Sald´ıvar-Valdés. Proposal and application of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2(2): 251–256.

[5] Damjan Krajnc,Peter Glaviˇc. A model for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5(43): 189–208.

[6] Myriam Nourry.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France from eight alternative indicators[J]. ECOLOGICALE- CONOMICS, 2008 (67): 441-456.

基金项目:2011年福建省社发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漳平市实验区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福建省漳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刘枝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足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