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青云 颜志立 朱 黎 周 婷 赵 静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2 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实验站,武汉 430070;3 武汉市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14)
2009年5月18~21日,笔者一行到湖北西北部神农架进行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饲养情况的考察,所见所闻令笔者一行为之振奋。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也希望能对大家更深入了解神农架中华蜜蜂有所帮助。
湖北省是养蜂业比较发达、蜂群饲养量较大的省份之一,饲养的蜂种既有意大利蜜蜂,也有中华蜜蜂。而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唯一没有饲养西方蜜蜂的行政区域。
神农架地区面积有3253 km2,包括6个乡镇(4镇2乡)。人口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万人,城镇人口3万人,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4人。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支柱产业是林业和旅游业。神农架林区资源丰富,树木繁茂,拥有植物2300余种,其中蜜粉源植物达450多种。海拔700~3100 m都有植物分布,每年从4月上旬至l1月上旬都有植物开花。与国内其他省(地区)的中华蜜蜂相比,神农架林区中华蜜蜂具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
神农架地区所饲养的中华蜜蜂是由野生蜂驯化而来,集中分布在海拔600~1800m的区域,如西部的红坪镇、木鱼镇、九湖乡等。据统计,2008年神农架有2000多个养蜂户,占全区农户的18%;饲养中蜂14025箱,年产蜂蜜63吨,年创产值190万元。在笔者此次考察期间,沿途的村落到处可以见到摆放在路边、房顶、院子里的中华蜜蜂蜂群,可谓一大奇观。这是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也许这是中国饲养中华蜜蜂最为集中而且分布范围较广的地区。
神农架林区居住有汉族、土家族,养蜂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养蜂历史,养蜂的人数较多。据调查,在林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曾饲养过中华蜜蜂。最多的100多箱,少的也有几箱。神农架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为中华蜜蜂的饲养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在这些养蜂人员中,50%都是林业工人,饲养蜜蜂只是业余的爱好。由于营林时间主要从10月到次年5月,而此时恰好是蜂业的淡季,蜂业的忙季5月到9月正是林业的淡季。此外,许多林区护林员工作地点离家庭所在地较远,不能每天回家。相对于居住在家庭所在地的工人,这些不经常回家的林区工人有更多的时间来饲养蜜蜂。林业工人主业的营林与副业养蜂在季节与工作量上有高度的互补性,这也是神农架地区中蜂饲养如此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神农架,笔者见到临近公路的道班工人也饲养着中华蜜蜂。林业工人和道班工人的素质相对较高,由于这些工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又勤于思考,容易接受先进的饲养技术,加之周围许多同事和朋友也在从事蜂业生产,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相对多。部分林业工人在饲养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尝试,有些工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
在神农架地区,由于养蜂历史悠久,从业人员多,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蜜蜂传统饲养模式。与其他地方中华蜜蜂相比,神农架中华蜜蜂具有明显的维持大群、采集力强、贮蜜量大的特点。据了解,单群贮蜜可达19.4kg。
神农架地区饲养的中蜂主要生产蜂蜜,每群年产蜜5~10kg,最高可达15kg,最低2~3kg。在海拔低的地区,一般每年在春、秋两季各取蜜一次。每次取一半蜂桶数。在生产季节结束时,蜂农不再取蜜,并且为蜜蜂留足蜂蜜作饲料。在海拔高的山区,每群中蜂平均2年取蜜一次。取蜜仍采取传统的割蜜方式,在整个取蜜过程中采用纯手工操作。每次取蜜时,先将封盖的巢房割去,然后将巢从桶中取出,采用原始压榨方式将蜜取出,用洁净的纱布过滤,去除蜡渣等杂质。生产的都是成熟的封盖蜜。
在蛇草坪护林站,蜂农有专门的收蜂场,收蜂场离蜜蜂饲养场地有一公里左右,位于山坡的南面,背风向阳,前面比较宽阔。蜂农沿着山坡放置一些蜂桶,蜂桶内放置一些蜂蜜作为诱饵,在晴朗的中午或下午,这些诱饵蜂蜜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会吸引野生中蜂前来,在巢内安家落户。蜂农会按时来收蜂场检查,如果发现中华蜜蜂已在收蜂箱中筑巢,就会把蜂箱带回放蜂场地,然后再放置空桶继续收蜂。
据了解,神农架地区使用的蜂箱有3种类型,一种是最原始的树段蜂箱,卧式陈放,在两端打孔作巢门。此种方式占总数的20%。第二种是圆桶,分直筒和上小下大型两种,圆桶占饲养总数的15%左右。第三种是长方形高箱,高 59~ 67cm,长 31~38 cm,宽27~33 cm,容积与一个圆桶相近。箱内中部横贯2支十字交错方木杆,正面略向外突出2~3 cm,在箱外支撑杆部位上、下两方凿4个蜜蜂出入孔,同时在箱顶和箱底同面另凿两孔作蜜蜂第二通道。此种蜂箱占65%。在走访的过程中,笔者见到的是直筒的圆桶蜂箱和长方形高箱。蜂箱下面以砖或石头支撑,上面覆以木板以及包括铁锅、石头在内的多种覆盖物进行保温和防雨。方形高箱可上下倒置,便于割取蜜脾,保留子脾;每次取蜜后将空桶朝上,让蜜蜂改变储蜜、繁殖区分布方向。在神农架期间所考察的中华蜜蜂饲养蜂场主要有7处,所饲养的蜂群数从20多箱到70多箱,蜂群最多的是由蛇草坪护林站(海拔1850m)8位营林工人饲养的300多箱中华蜜蜂。
在神农架地区,蜂农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较少,具有朴素的信仰,认为蜜蜂是老天赐予的礼物,是家庭吉祥的象征。在我们采访过程中,有蜂农对于笔者一行提出的查看蜂群的要求很不满,据说他们对于陌生人查看自己的蜂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因此,从感情上不难理解神农架地区拥有众多的蜂农,蜂箱随处可见。也不难理解,蜂农为蜜蜂留足饲料的朴素的生产意识。
正是由于蜂农所具有的原始的生产意识,没有受到现代生产方式和商品意识的影响,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本着以蜜蜂为主的原则,为蜜蜂留了足够的饲料,保证了蜜蜂的营养需要,因此蜜蜂的病害相对较少,基本上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真正实现了整个蜜蜂饲养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这从源头上保证了蜂蜜纯天然、成熟和无污染。以传统方式饲养中华蜜蜂,保持着原生态的意识,生产着原生态的蜂蜜,这是神农架中华蜜蜂饲养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该地区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特征。
长期以来,对中蜂的活框饲养存在一些的分歧。诚然,中蜂活框饲养方式具有其无法忽视的优点,如便于操作和管理,可以提高蜂蜜的产量。但是,在当前对中华蜜蜂的生物学以及饲养管理技术尚未完全规范的情况下,单纯地将西方蜜蜂的饲养管理技术照搬给中华蜜蜂,势必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如中华蜜蜂活框饲养后虽然产量提高,但是病虫害相对严重。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必然要用药物进行防治,无形之中,蜂蜜中药物残留增加。同时,活框饲养的蜜蜂越冬死亡率大大增加。在目前没有很好掌握中华蜜蜂生物学习性的前提下,流通领域没有实行优质优价,正确的质量观念尚未完全建立,单纯为提高蜂蜜的产量而大范围快速的推广中华蜜蜂的活框饲养,中蜂蜂蜜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在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未检疫就引种,将加速囊状幼虫病的传播,扩大其传播范围,最终影响中华蜜蜂的发展,甚至给中华蜜蜂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此外,目前从全国主要饲养中华蜜蜂的地方,如广东、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的情况看,无论是活框饲养用的巢框还是使用的蜂箱(包括活框饲养用的蜂箱、传统圆桶、方桶等)等中蜂蜂具缺乏统一的标准。蜂机具标准的制定应该从中华蜜蜂生物学出发,经过科学实验验证,得到真正适应中蜂的生物学特点,最终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中蜂的优势。在现有的养蜂生产环节中,如取蜜等生产环节还存在问题,需要加以改良,降低传统方法饲养中手工操作的强度。无论是供活框饲养还是传统方法饲养中华蜜蜂,便于机械化操作的养蜂器具的研发势在必行。
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作为古老的传统和特色,中华蜜蜂独特的饲养方式是否应该保留和保护?这也是我们有必要深思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必须抓紧时间在中华蜜蜂生物习性、饲养方式以及蜂机具的研发等方面开展更多、更广泛而且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改良边推广。
神农架是唯一以环境和生态为经济发展主轴的行政区域,为保护环境,政府在保护区核心区实行生态移民,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核心发展理念下,神农架的生态和环境必然会受到保护。不同于传统的畜禽养殖业,蜂业的发展不但不会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相反能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多样性和物种的繁荣,与政府对神农架发展的定位是一致的。因此,未来神农架的中蜂养殖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笔者此次考察情况看,神农架地区从事中华蜜蜂饲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还不是很严重,蜂农的年龄大多在40~55岁之间。在未来,这些人继续从事蜂业生产的可能性极大,由于不受资源的限制和制约,因此未来神农架地区中华蜜蜂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近年来,神农架地区政府很重视蜂业发展,2008年9月已向农业部申报建设国家级神农架中蜂保护区。目前,神农架地区所产蜂蜜的价格高于一般地区,而且呈现销售火暴的场面。以稳定产量,保证质量,通过提高价格来推动蜂业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策略符合目前神农架的定位和蜂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的发展策略,才能保证现有神农架蜂蜜的原生态。预计随着政府的重视、宣传力度的增加、消费者认知程度的加深,未来神农架的蜂蜜销售价格还会继续上扬,带动该地区中华蜜蜂蜂群数量的迅猛增加,神农架的蜂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