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调查及其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探讨*

2011-05-25 12:25谭从娥王米渠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家族史血瘀总数

谭从娥,王米渠,倪 青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血瘀证存在于临床多科疾病中,如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等,是由复杂因素导致的中医证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氧和缺血[1]。说明血瘀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普遍的病理状态。糖尿病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糖尿病血瘀证的分布是否与糖尿病家族史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呢?通过对2269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的调查和血瘀证的分布研究,旨在探讨血瘀证在糖尿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糖尿病遗传特性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于2003年6月~2008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构建的“结构化糖尿病住院病历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收录的住院病历资料,患者主要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龙华医院和西苑医院,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已确证的T2DM患者。从中筛选出对有无家族史有明确记录的病例2269例,其中阳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为444例,占总数的19.57%,阴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为1825例,占总数的81.43%。阳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0.84±12.53岁,阴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0.52±13.41岁,两组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家族史阳性的患者中男性占46.62%,女性占53.38%,家族史阴性的患者中男性占45.76%,女性占54.24%,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7,P>0.05)。

1.2 血瘀证诊断

采用陈可冀等[2]编制的《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表》进行症状及体征因子量化登记,并评分进行血瘀证的评判。以小于17分为非血瘀证,17~44分为轻度血瘀证,大于或等于45分为重度血瘀证。

1.3 统计方法

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统计软件采用spss13.0。P值大于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269例患者血瘀症状出现频率

症状出现频率大于15%的症状有8个,频率小于10%的症状有11个,见表1。在8个高频症状中,舌质紫暗、固定性疼痛、舌下静脉曲张、皮下瘀血斑、脉涩均为诊断血瘀证的重要症状依据。而在频率小于10%的11个症状中,精神异常、病理性肿块、腭黏膜征阳性3个症状出现频率较低,不足1%,说明这几个症状为2269例患者血瘀证的低频症状。

表1 2269例患者血瘀症状出现频率

2.2 阳性和阴性T2DM家族史组的血瘀证程度比较

根据血瘀证量表评分标准,家族史阳性组中血瘀证患者156例,占阳性组总数的35.13%;家族史阴性组中有514例,占该组总数的28.66%,两组血瘀证患者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39,P<0.01)。根据血瘀证症状评定量表,将每位患者的所有血瘀症状计分分别相加,得到每个患者的血瘀症状总计分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阳性T2DM家族史组的血瘀证例数及血瘀症状总分均明显高于阴性T2DM家族史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2 两组患者血瘀证频数及症状总计分比较

3 讨论

中国古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认识源远流长。清代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明确提出“瘀血发渴”,《灵枢·五变》也强调:“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血瘀证与糖尿病(消渴、消瘅)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对2269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发现血瘀证患者占调查总数的29.53%.根据血瘀证症状量表统计,发现能够反映血瘀证的18个临床症状中,症状出现频率大于10%者有8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舌质紫暗、固定性疼痛、舌下静脉曲张等,皆为对血瘀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典型症状。翁维良等[3]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研究表明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等症状因子是血瘀证的主症。此调查结果也发现,在2269例糖尿病患者中,“舌质紫暗”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 (31.51%).中医经典理论提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为血瘀证疼痛的基本病机,本研究中“固定性疼痛”的出现频率为27.85%,提示该症状也是糖尿病患者较普遍的症状之一。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实了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背景。通过对2269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有家族史背景者占调查总数的19.57%,说明T2DM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另外,2269例患者中有明显血瘀证者占调查总数的29.53%.前期研究证明血瘀证在糖尿病家系中集中分布[4],提示血瘀证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倾向[5]。本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糖尿病家族史组中的血瘀证患者多于家族史阴性组 (P<0.01),而且前者的血瘀程度显著高于后者 (P<0.01),说明糖尿病家族史与血瘀证的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提示临床上合理的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有可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活血化瘀治疗有必要应用于糖尿病全过程。

[1]阙华发,朱元颖,王云飞,等.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165-169.

[2]陈可冀,史载祥.实用血瘀证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3]翁维良,黄世敬,洪尚杓,等.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下络脉的观察 [J].中医杂志,2001,42(4):233-235.

[4]杨丽萍,王米渠,孙丽婷,等.肾虚糖尿病家系中的血瘀证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76-478.

[5]杨杰,丁维俊,孙洋,等.3个家系的血瘀证背景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41-142.

猜你喜欢
家族史血瘀总数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