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就医患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知度调查与分析

2011-05-23 05:40刘萍陈玉文何新荣赵庆大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中药房北京市00853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市006
中国药房 2011年21期
关键词:认知度药师药品

刘萍,陈玉文,何新荣,赵庆大(.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中药房,北京市 00853;2.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市 006)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一个隐蔽、复杂,有潜在危险,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药物流行病学研究[1]表明,用药品种数越多越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1~5种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12.1%,实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合用6~10种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29.0%,实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合用11~15种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44.8%,实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目前我国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呈逐渐上升趋势[2,3],但还没有一个关于民众对药物相互作用认知度的摸底调查,说明国民甚至政府相关部门还未十分重视此问题。为了解医院患者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笔者对我院就医的患者进行了一次药物相互作用认知度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5-6月来我院就医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10类问题自行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就医患者服药种数、对药物相互作用了解程度、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需求、取药后会向谁咨询如何合理用药的问题,并分别列出了4组不应同时使用的常用化学药、5组不能同时使用的中药、5组不能同时使用的中药与化学药、5组不能同时使用的中药与食物,请患者选择哪2种不能同时使用并进行回答。所有问题请患者无顾虑如实进行填写。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为89.00%。被调查患者基本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

2.2 就医患者服药种数

178位患者中回答“尚未吃药”的5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2.02%。“正在服用药物治疗”的121人(68.00%),其中每日服用1~2种的52人(29.21%),服用3~5种的43人(24.16%),服用6~10种的12人(6.74%),服用10种以上的4人(2.25%)。

表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结果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2.3 对药物相互作用了解程度

对“您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吗?”一项回答“了解极少”(102人)及“不了解”(30人)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4.16%;“比较了解”的36人(20.22%);“非常了解”的仅5人(2.81%),但查阅这5人的答卷,对答卷中所问及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回答并不理想。

当问到“您了解哪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时,回答“了解中药与中药之间相互作用”的33人(18.54%);回答“了解化学药与中草药之间相互作用”的23人(12.92%);回答“了解化学药与中成药之间相互作用”的30人(16.85%);回答“化学药之间相互作用”的42人(23.60%)(以上选项中有5人有≥2项的重复选择);认为“哪方面都不了解”的64人(35.60%)。

2.4 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需求

对“您需要此方面的指导吗?”一项回答“非常需要”(76人)与“希望了解”(76人)的占总调查人数的85.39%;回答“需要时再说”的18人(10.11%);回答“自己能正确用药”的3人(1.69%);未填写的有5人(2.81%);“完全不关心”的0人。

2.5 咨询取向

在问卷中了解了患者在医院取药后会向谁咨询如何合理用药的问题(可以多选),绝大多数回答“向给自己开处方的医师咨询”(9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06%,说明了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回答“向发药的药师咨询”的50人(28.09%),“向咨询台咨询”的22人(12.36%),“询问其他患者”的7人(3.93%),“回去问邻居”的1人(0.56%)。而问卷中回答“向临床药师咨询”的比例为0。

在进行患者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渠道的调查回答中,患者认为了解这方面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医师诊室了解”的66人(37.08%),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医师较为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对非熟悉专业问题的提问;而通过“报纸”(65人,36.52%)、“电视”(54人,30.34%)、“网络”(20人,11.24%)、“周围的人”(21人,11.80%)等方式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易使患者受到误导。此调查结果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药物相互作用了解渠道上还存在盲目性。

2.6 对常见药物相互作用的实例调查

2.6.1 对4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化学药的了解情况见表2。

表2 对4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化学药的了解情况Tab 2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drugs that may cause drug interaction in 4 groups

调查中,4组化学药间的相互作用“都不了解”的95人(52.81%)。

2.6.2 对5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的了解情况[8]见表3。

表3 对5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的了解情况Tab 3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may cause drug interaction in 5 groups

调查中,5组中药间的相互作用“都不了解”的92人(51.69%)。

2.6.3 对5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化学药与中药联合应用的了解情况见表4。

表4 对5组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化学药与中药联合应用的了解情况Tab 4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dru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may cause drug interaction in 5 groups

调查中,5组化学药与中药间的相互作用中每组药的联合应用都只有少部分人了解,“都不了解”的108人(60.67%)。2.6.4 对5组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与食物的了解情况见表5。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中有药物与食物的禁忌[4],这一点亦符合药物相互作用定义。此次问卷中,对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与食物[8]进行了调查,选择“比较了解”的多是长期在我院服用中药的患者,因为药师会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告知;但是“不了解”的90人(50.56%),比例也较高,可能是由于目前应用化学药的人员较多所致。

2.7 对开设合理用药咨询台需求的调查结果

表5 对5组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与食物的了解情况Tab 5 Understanding of drug and food that may cause interaction in 5 groups

对开设合理用药咨询台这一项目除10人没有填写意见,7人认为“可有可无”外,大部分的人都认为“非常必要”(161人,90.45%),认为咨询台“没什么用处”的0人。

3 讨论与结论

由于我院患者群基本稳定,每日的门诊患者有1万余人,在我国政策暂无变化的情况下,笔者所选取的2008年内2个月的样本数来进行考察的结果也是适用的,能说明调查情况。

由调查结果可知,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均匀,说明结果可信;虽然被调查者学历偏向高层次(大学程度及以上占72.18%),但对调查表中所列出的有关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了解者甚少,表明文化程度与该调查问题无关,说明对患者进行药物相互作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目前医院以药养医、多开药才能对医院多作贡献等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同时存在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多种疾病导致用药品种增加、小医院对处方者培训力度不够,以及随着医院分科越来越细,患者就存在多科看病、分别开药等问题。综上,即为医师所开处方的药品品种多、用药剂量大的原因。

中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并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我院中药与化学药同时应用的比例高达61%,特别是高干患者人群,很多患者都是中药与化学药同时大量、长期“保驾式”应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中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同样面临着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只有在我国相关部门和中西医工作者的重视与共同努力下才能解决。

2006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及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共同发布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其在剂量调整和处方标签中的应用(草案)”指南[12]。该指南强调新药和新生物制品的研发要提供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方面的体内、外相互作用研究。国外许多药厂在新药申报材料中,必须提供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药品说明书中要专设“药物相互作用”一栏,对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我国很多药物特别是中药根本没有进行此方面的研究。故相关企业应逐渐加大药物相互作用基础研究的力度。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改变,药师已经从窗口后面走了出来,由单纯发药转变为直接面向患者服务。但很多药师由于自身知识面狭窄使得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不够,我国临床药师的配备及临床药学的发展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新药层出不穷,也使医药工作者应接不暇。医学院校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与教学也尚属空白。故我国应加大药师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药物相互作用认知度不高,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了解甚少。与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和干预比较,国家对药物相互作用重视不够,建议应该早日制定药品不良相互作用预案,投入资金、人力进行深入研究。各医疗单位也应经常组织多学科的大型药物安全利用讨论会,及时给患者以明确指导,对可能产生有害后果而又必须联合应用的药品进行预警和干预。

[1]周元瑶.药物流行病学[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5.

[2]徐艳艳,尹 桃.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J].中国药房,2008,19(14):1117.

[3]覃正碧,郑丽祥,向继洲,等.对基层医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J].医药导报,2007,26(3):326.

[4]于秋影,石 磊,孟丽霞,等.我院处方评价及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3):277.

[5]Graham DJ,Staffa JA,Shatin D,et al.Incidence of hospitalized rhabdomyolysi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J].JAMA,2004,292(21):2585.

[6]佚 名.降血糖药不可滥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0):58.

[7]Mullins ME,Horowitz BZ,Linden DH,et al.Life-threatening interaction of mibefradil and beta-blockers with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J].JAMA,1998,280(2):157.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0.

[9]李有才.常用中西药物配伍禁忌[J].中国社区医师,2004,20(11):26.

[10]周 顺,藤树忠.中西药联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00.

[11]陶维良,常小红,李 静.呼吸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3):174.

[12]刘治军,傅得兴,汤 光.FDA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南(草案)2006版解读[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35(1):50.

猜你喜欢
认知度药师药品
药师“归一”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