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
微博提供了一个能够积聚人气的空间,却未能形成留住人气的平台。
“搜狐将把微博地位提升到最高级,由我本人亲自来抓,对微博的发展将进行不封顶的投入,而且名人战略必须得走。”近日,张朝阳高调宣布微博之战开打。
其实,在张朝阳这一宣布之前,与很多热门事件有关的微博就是一大热门词,并受到各大网络巨头的热捧。热捧之下,各大网络巨头对微博亦苦恼不已:在其商用价值被一致看好下,有效的实现途径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汹涌的微博运动
今年发生的腾讯和360之争,微博作为双方的信息发布渠道,再次引起业内以及大众对微博的关注,在这之前,新浪微博3小时发售京城百万二手房事件,已让业内对微博寄予了厚望。
其实,微博早已不算互联网新生事物了,这并不是指微博存在的时间有多久远。我们且来看国内网络巨头新浪有关微博的一些数据:目前,新浪微博已经有203种应用推出、近百万个V账号、每天近千万条微博,日均独立IP达到24,180,000,日均PV达到199,485,000。网友活跃程度非常高,排名微博关注度之首的姚晨粉丝数量达230多万。
新浪网去年8月份开始进入微博领域,到今天这一数据的取得仅用了一年多,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搜狐、网易、腾讯、凤凰、和讯等网站均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产品。
新浪微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一成绩,除了得益于名人效应的营销方式外,在笔者看来,微博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操作简易性、收发方式多样性、博文原创性等则更为容易引发普通用户的青睐,因此,各大网站纷纷进军微博。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表示,国内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一批微博发展壮大,开启了微博时代,预计到2010年底用户可达6500万。
微博的迅猛发展,让业内满怀期待。但与微博本身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注册用户与日俱增相比,其商业模式却一直处于破冰期,前景并不明朗。
渺茫的商业价值
不可否认,被业内寄予厚望的微博自身亦存不足,首先,简单的页面导致其空间无法承载在线广告,其次,用户快速浏览、发布博文的使用特征注定了其在线时间短,这就使传统的广告链接在点击量上难有作为。
但微博已经成为新型的沟通分享模式,这是事实。它浓缩了SNS与博客的精华,能够迅速增加用户的粘性及网站人气。从这方面看,微博的商用前景是广阔的。
有业内有声音认为,微博的商用价值之所以无法突破依托于活动这一现象,从而无法发挥更大的价值,原因在于无法将人气转化为价值。
最早进军微博的新浪一直致力于商业模式的探寻,除开篇提到的新浪微博售房事件,其与蚂蜂窝网站合作,通过新浪微博博主发布“转发赢取香港自由行”的博文开展的病毒式游戏营销,也是目前商业模式探寻中成功的一例。这些都是依靠微博的粘性,借助人气实现的商业探寻。
难道依靠博文内容吸引眼球、借助微博粘性实现的活动营销是最佳商业模式?显然,对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新兴互联网产物来说,单个活动所积聚的人气只能算作九牛一毛,所以,各网站对其商用期盼定位不会如此低,但商业模式到底如何打造,却又不知方向在哪,这也让微博今后如何发展没有了定位。
对于“微博所能积聚的超高人气仍是其最大的优势、是微博实现盈利的重要依托”,“企业、个人是微博商用的两个方面”等这些观点,笔者认同,但如今对微博如何实现商用的讨论集中在了如何转化人气,笔者不甚认可。现在的微博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这个平台聚集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大家在这一平台上漫无目的,只能在偶然间通过一则博文效应,构成一个微博群体,随着博文事件的结束,这个群体又会消失。这是为何微博人气不能持续积聚、无法转化为价值的根本原因所在。更确切地讲,微博提供了一个能够积聚人气的空间,却未能形成留住人气的平台。
笔者认为,以人群细分为前提,基于职业、娱乐等圈子化的新式微博平台的打造,是微博人气转化为价值的前提,也是微博发展的方向。
需求中寻求突破
就互联网的发展分析,其每次的变革都与满足人的需求有直接关系,也只有满足并创造人的需求的互联网产品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
到目前,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了10多年,十年前诞生的互联网公司,多是虚拟价值提供者,比如娱乐、游戏等都是。随着人类对信息的需求,互联网开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这一信息的提供方式是单方面的,是点到面的提供,用户只能从庞大信息库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再之后,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互动时代,如QQ、MSN、论坛等,这一互联网时代里,用户不但是信息享用者,同时也成了信息提供者、内容生产者,更重要的是,用户通过各种软件,完成了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社区里的关系处理,包括人员感情、工作等等,互联网软件,也随之变成了网络关系平台。
但提供关系服务的QQ、MSN等软件,只做到了点对点的提供,而通过软件交流的双方只在网上并不能真正了解,也就是说没有做到真正的落地,显然,作为网络新生力量的网民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走向成熟是今天网民的主特征,他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娱乐,他们更多地将互联网认为是一种工具、一个平台,一个环境。基于此,他们需要互联网公司推出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这一产品的主特征就是能帮助他们梳理关系、维系情感、帮助工作、建立未来,并帮助实现用户的需求与被需求,也就是把现实中的关系搬到网络上进行有效处理。
无疑,在网民对互联网的认识改变之下,进入关系处理的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周期,这一周期里,互联网公司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向现实价值、落地化方向发展,如何真实地服务社会、服务网民,在笔者看来,这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微博今后发展的根基。
著名互联网专家、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认为,我们生存在关系中,而不是信息中,除了亲情、朋友、同学、战友等关系外,工作关系、职场关系等必将成为人赖以生活的圈子,如何建立并持久地维护这种关系,应是互联网人士思考并研究、突破的重点。
差异化发展之路
各大门户网为如何将微博的人气转化为价值苦闷之际,HR伴侣(青岛英网资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推出的“职微博”让人眼前一亮。
“职微博”是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在职、求职人士推出的开放式沟通平台,专注于分享、互动职场话题。初殿松对“职微博”如此定位:使微博产生对人们有裨益的实际价值。
初殿松所讲的“微博产生对人们有裨益的实际价值”是指,将“职微博”打造成全新的职场互助平台,职场人可以在这里实现感情交流、找工作、聘人才、解困惑,更重要的是,“职微博”可以让HR经理和求职者免费获取职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关系”。
按照初殿松的规划,“职微博”的未来会是一个“巨大的虚拟办公室”,在这个容纳几千万人办公室里,大家可以得到即时便捷的工作沟通和职场互助。
“职微博”(t.hrbanIv,corn)是以职业为界定实现的同类人群的聚集、话题的持续。它在保存了传统微博各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巨大的虚拟办公室”,则是一个留住人气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都通过“职微博”实现人力资源对接与交流,这就实现了微博的企业化,而能够凝聚且留住人气的微博企业化,如何盈利只在于方式的确认、技术改进与支持的考虑了。初殿松认为,或许这是微博大战下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博客发展了这么久,一直无法实现规模商业化,如今,让各大网络巨头“又爱又恨”的微博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也避免不了会步博客的后尘。HR伴侣的“职微博”以平台吸引用户,以用户留住人气的做法,是否会是微博今后的盈利模式,还有待考证,但这一作法突破了单纯地将人气转化为价值的思维,也壮实了人们对微博的发展信心。
需要强调的是,在微博如何盈利的思考上,很多人认为在于其与手机结合实现的实时搜索,对此,笔者还是坚持自已的观点,只有基于积聚并留住人气的平台的打造,且能够依托用户持续生产价值内容,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气向价值模式的转化。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