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1
有一个心理测验是这样的,当你在一条陌生的道路上前往,然后突然遇见了一片森林,森林的入口处有两条分岔,一条的远处隐隐有炫目的灯光,以及欢愉的歌声;一条的远处消失在黑暗的尽头,一片无休无止的寂寞,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2
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善良的一方,而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人,一定是邪恶的、讨厌的、内心阴暗的。
就像站在善恶两极的中间地带,我们一定是面朝善的那一处,而背对无穷无尽的恶。
这些其实都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强大本能:保护自己、防备敌人、存活下去。
当你到达某一个年纪的时候,你就会开始听见自己身体里,某一种类似沙漏的声音,那是你的青春和妄想,正在飞快地流逝。
人会慢慢地变老。
在我们以前的定义里,外公外婆,正在渐渐地变老。
而现在,我们觉得父母正在渐渐地变老。
而当某一些时刻,你会觉得,甚至是自己,也在渐渐地变老。那种类似沙漏的声音,很清晰地跳动在身体里面,像是一种掺杂着宁静悲伤的呓语。
渐渐地不再喜欢热闹的KTV和喧哗的夜店,哪怕记忆里的高中毕业聚会依然鲜活,KTV满屋子飞甩的啤酒泡沫,和混杂着尖叫和哭喊的醉后心声。朋友的聚会往往被安静的下午茶代替,小区里顾客稀少的“甜蜜生活”是我们几个经常的去处。玫瑰茶或者凝神茶,讨论的话题偶尔会突兀地出现婚姻或者小孩这样的字眼。
如果人生的路途真的类似这样,走到某一定的时候,你会面对到这样一个“接受老去”和“坚持年轻”的分岔口,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一边是依然歌舞升平的璀璨热闹,一边是即将静默无声的缓慢长路。
3
也许所有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过,我们听过的那些美好的童话、善良的传说、感人的故事,所有的这些都有一个如出一辙的开头: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么我们所生活的当下,是不是早就是一片荒芜的沙土,善良根植在另外一颗遥远的行星,而自私和恶毒是头顶厚厚的乌云。
远处传来的遥远年代的洪荒之声,它们在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有很多很多的照片我自己都没有看见过。
在我们并没有这样成熟的时候,我们使用的词语是“世界”,“天下”。
而现在,我们开始讲述人间。
烟火这个词语,在无数华丽的悲伤的文字里出现过,夜空里展示它们的寂寞和悲伤。
但是很多时候这个词语并行在人间之后,变成“人间烟火”这样一个有时候温暖有时候冷漠的成语。
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殇。
那么多的过去,我已经不愿意再提起。和过去比起来,未来的未知与强大,足够耗空我们所有的精力。如果心有余力,在某些宁静或者舒缓的场合,可以重新闪回一些过往的片段,那些如同闪光宝石一般镶嵌在年少身躯上的记忆,在黑暗里呼吸般地明明灭灭。
所有关于我们的记得,都敌不过将来所有关于我们的忘记。
在这残忍的人间,在这冷漠的人间,在这虚荣的人间,在这浮华的人间。
在这温暖的人间,在这感恩的人间,在这朴实的人间,在这永恒的人间。
4
那个心理测验是这样的———
当你选择了那条远方有炫目灯火欢愉歌声的分岔,那么你是一个活在回忆里不愿意面对改变的软弱的人,你念念不忘以前的美好时光,不愿意前往未知的未来。你贪图熟悉的环境不愿意改变,但最后却会被改变弄得措手不及,内心无法承受巨大失望。
当你选择了那条消失在黑暗尽头与永恒静默的分岔,那么你是一个对过往不太怀念的人,客观、理性、甚至有些冷漠。对未来怀着各种不好的预感和打算,但是却偏执地前往,你最后往往会孤单一人,封闭内心。
殊途同归。
是否在人间的这样一条漫长道路上,停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聂勇摘自《青春美文》2011年第5期图/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