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暴君的阴影共同生活

2011-05-14 17:16康慨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37期
关键词:历史学家希特勒定价

康慨

已故荷兰历史学家彼埃特·盖尔曾经说:“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积极的潜台词是,历史总有辩明的一天。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乐观地相信,有朝一日,人类将写下“终极的历史”,因为“一切情报资料都可能得到”,尽管他那一代人还无法实现这个目标。20世纪的多位暴君则更为自信,他们认为终极的历史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实现这一点的不是靠档案的丰富,而是他们独揽一切权力后对档案的限制,对学术的干预,对争论的禁止。他们通过政治决议,将历史终极化和碑铭化,假以凝聚共识之名,并以暴力和恐怖手段牢牢守卫,任何对此加以修正和重新解读的尝试都不被允许。

我们看到,战后的民主德国巧妙转移了视线,将第三帝国定义为一部法西斯统治史而非极权主义的为祸史。这种做法表面上有助于保全自身,实际上却可能使人民受到更长久的禁锢。和与其命运相似的邻国——如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或波兰相比,东德人民付出的努力更少。与其说最终推倒柏林墙的是东德民众,倒不如说是远方伸过来的巨人之手。

对革命的怀疑在德国根深蒂固,所谓“德意志独特道路”的观念相信,德国无需通过社会革命和西方式的民主,而是经由代价更小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也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战后在联邦德国因之而起的历史争论形成了立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方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为希特勒的掌权创造了条件,另一派则声称,正是由于排斥西方价值,满足于经济腾飞,而延误了民主革命,方使纳粹主义有了滋生和发展的温床。

洪堡大学现代史教授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两卷本大作《通向西方的长路》,全面考察了1789到1990年德国曲折的现代化之路,如他在这本《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一书前言中所说:“德国参与构建了西方世界,却不止一次地游离于西方之外,最后一次游离引发了世界史的一场大灾难。”

本书是温克勒教授关于德国历史若干重大问题的文集,皆曾发表于大众报刊,故多具现实意义。与书名同题的《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及数篇后续文章,系1980年代后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大争论”的参战之作。该论战起于1986年历史学家恩斯特·诺尔特所刊讲稿《不会过去的过去》,此文将纳粹的屠犹暴行与斯大林的古拉格相提并论,称此乃希特勒出于对布尔什维主义等“亚洲行为”的恐惧而做出的“防卫反应”。此论战规模大,影响深远。

大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随即对诺尔特发难,指其妄图漂白大屠杀。温克勒亦刊文驳斥:“利用斯大林和波尔布特来‘相对化希特勒的人,不是在做历史学研究,而是在从事‘历史政治,他们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将历史工具化。”

论战持续数年,以诺尔特声名扫地、自由派史学家获胜而告终,事实上这也是联邦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民主价值观念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会带着历史继续生活,而不是改写历史。”温克勒说。他警告同胞,对神圣而无暇的历史的贪恋“迷惑我们,让我们误认为如果修改历史,就能获得一种权利。它诱惑着我们再次走上那条曾将我们引向灾难的道路。今天,我们是时候驱走这个幽灵了”。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

作者:[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29元

《藏地孤旅》

作者:村郎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30元

藏地,是指包括西藏在内的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的藏族居住区,作者数度独自旅行,有许多宝贵的旅行经验,可给进藏的旅行者提供帮助。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作者:叶中强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定价:66元

处于不断建构市民社会的近代上海,为中国文人转型,提供了从物质、制度、知识到观念的支持。

《断层线》

作者:[美]拉古拉迈·拉詹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9元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不是贪婪的银行家、沉睡的监管者,而是经济中存在着的严重缺陷,如果缺陷不能修补,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将会发生。

《市场的博弈》

编者:孙涤

出版:格致出版社

定价:32元

无论是个人投资还是公司经营,甚至于国际外交,都必须遵循市场的逻辑,经过市场中各参与主体的博弈,方能达到合意或改进的结果。

《海豹突击六队》

作者:[美]霍华德·E·瓦斯丁 斯蒂芬·坦普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价:29.8元

本书首次向中国读者披露了海豹突击六队诸多反恐绝密行动的过程、细节、地形图,以及“沙漠风暴”行动和摩加迪沙行动的绝密细节。

猜你喜欢
历史学家希特勒定价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
凡尔赛宫在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刺杀希特勒
范文澜译《沁园春》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