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钢
现在人们崇尚个性,期待个性,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欣赏个人英雄般的胜利了
几年前很少有人想到,中国人能这么快就拿到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即便这些年各种突破不断,大满贯单打冠军仍然显得比较遥远。李娜说夺冠的感觉就是“梦想成真”,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没来得及做这个梦呢。
个性的胜利
在夺冠之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了“李娜,我们爱你”为口号的宣传片,在其他运动员身上,似乎从未用到这样大胆的语言。能够产生这样的创意以及片子被接受,不仅仅因为李娜是大满贯冠军,更因为她本来就是个可爱的女人。
李娜很实在。她在赛后采访中,并不讳言自己为赢得奖金而打比赛,也不掩饰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很享受赚钱后刷卡购物的快感。
李娜有幽默感。她的最新语录是,“如果溫网打不好,中国球迷也许很快就把我忘了。”
李娜有爱心。2010年,她把马德里站的比赛奖金49万人民币全部捐给玉树灾区。
李娜有真情。她从16岁和丈夫姜山相恋到现在形影不离,老公是她的便携式出气筒,也是赢球后被她感谢到不好意思的人。
现在人们崇尚个性,期待个性,不喜欢千人一面。包括对待体育界的冠军们,也不希望他们只有谦逊、谨慎这些特质,每次赛后说出来的话都了无新意。迄今,中国已经产生了2500多位世界冠军,100多位奥运冠军,冠军这顶头衔已经不像容国团、许海峰时代那样稀缺,有些冠军拿得多到老百姓都有些无动于衷了,比如乒乓球。仅仅是一个冠军头衔,如果它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已经不大能让人打起精神。
职业网球正是一个很个性化、个人化的项目,它能在职业领域和足球、篮球这样极富观赏性的集体大球项目比肩,某种个人英雄主义因素功不可没。尤其是女子网坛,在技战术水平无法和男子相比的情况下,卖点就是球员个性——热情可以、冷漠也可以,美丽可以、丑陋也可以,优雅可以、怪诞也可以。李娜出现在职业网坛,场上的符号是她的进攻,场下的符号,则是在西方式幽默包装下的东方式低调,这些个性使得她变得更可爱。
个性化、个人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个性化、个人化并不是个人主义,李娜话里话外从未忽视她的团队。但按照习惯思维,媒体在这次报道中却还是不断强调着教练的作用,完全不顾李娜的新教练仅仅上任几周的事实。
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欣赏个人英雄般的胜利了。
成王败“寇”
李娜曾经在2002年去上大学,放弃网球专业,变相对抗体制。她是中国运动员里少有的早早结婚,并且始终坚持丈夫要和自己一起训练、比赛的。她也是多次公然批评国家队管理、教练水平的运动员,直到奥运会后得到“单飞”机会。她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和记者唇枪舌剑,也会在场上让中国观众“闭嘴”。
她挑战网管中心,挑战国家队,挑战媒体,挑战观众,这些都曾经引起诸多争议,她一度成为焦点人物,矛盾的制造者。在中国这个东方国家里,李娜是不是个性太强了?
李娜的这些挑战,实际源于她对网球专业的执著追求。对赛场上那些非专业性的现象,她难以容,为此不惜破坏一团和气的局面。她在北京、广州赛场上,都对现场观众肆意喧哗、大喊大叫表示不满。其实很多运动员对国内观众都有类似意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自我克服一下算了,敢于多次、公然指责观众的,李娜在中国体育界绝无仅有。除了因为泼辣的个性,也因为对专业的要求,在她心里,这些是技术问题,而非脾气问题。显然,李娜认为是对的,她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在过去这些年,李娜的脾气使她招致了来自网管中心、媒体以及普通观众的各种批评。不过竞技体育就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随着她的成绩越来越好,批评也越来越少了。在职业要求和传统习惯对抗的过程中,李娜坚持到了最后。在29岁的年龄,用一座大满贯奖杯让曾经的批评哑然无声。
公众兴趣转向职业体育
李娜的成绩和丰厚的收入引发了中国体育体制又一次大讨论,有的运动员表示,其实我们都很想职业化。不过,谙熟网球的人都知道,培养李娜的仍然是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和职业体育孰优孰劣,其实是一个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问题。2008年奥运会之后,网管中心改革郑洁、李娜等老队员的管理模式,“单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包产到户”。虽然没有什么玄妙,“单飞”却有效地解放了老队员的生产力。除了大家已经熟知的李娜,郑洁这样一位以双打成名的选手,同样打进了2009年澳网单打四强,彭帅世界排名也在不断攀升,在今年法网前后同样达到个人新高。
举国体制也好,职业体育也罢,都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举国体制的资源分配是以奥运金牌为终极指标,职业体育的资源分配则以市场为准绳。然而,达到较高职业化程度的项目并不多。世界范围的男子足球、男子篮球、网球、高尔夫、赛车,北美地区的冰球、橄榄球、棒球、极限运动,欧洲的集体球类项目,英联邦地区的板球、橄榄球,仅此而已,而且大多是男子项目。在市场里面,其他的竞技运动是没有位置的。
而通过举国体制,中国体育攻占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等等项目领域,也已经攻占了大半个奥运会,非职业化的体育项目尽入囊中。李娜的胜利则是攻克职业体育的第一座城池,人们立刻发现这是一个更有趣的世界。网球成了新的中外对抗的兴趣增长点。
所以,人们关注法网女单决赛,CCTV5收视率高达2.75%(第二天的男单决赛0.54%),并不是因为网球,而是因为李娜有希望拿冠军。大多数人今天关心李娜,和几十年前关心容国团、庄则栋没有本质区别。
就像因为李娜而引起的关注、讨论大多超出网球领域一样,李娜的胜利,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网球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尚未可知,但无疑,她已大大提升了这个项目的公众认知度。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