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彪:让黄沙变钱库

2011-05-14 16:52吴凡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48期
关键词:亿利盐场荒漠化

吴凡

2011年7月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七星湖。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这里举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亿利资源集团(以下简称“亿利”)董事会主席王文彪成为了会场上的明星企业家。

韩国前总理李寿成在尝过亿利精品园的黄瓜和西红柿后说,他看到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亿利和当地政府,农牧民紧密合作,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和产业化的新路子。

在过去二十年,亿利集团把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改造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通过大规模的荒漠化防治,培育和带动荒漠化地区的沙产业发展;并通过沙产业的发展,反哺和促进荒漠化地区规模化防治,最终实现荒漠化地区人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亿利所创造的“库布其模式”,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奇迹”。

穿沙公路

王文彪的沙漠经济之路,是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中的一个盐场开始的。

1988年,28岁、在杭锦旗政府办任副科级秘书的王文彪,只身来到了库布其沙漠腹地、被当地人俗称为“盐海子”的哈拉芒奈湖,以“竞标承包”的方式,当上了杭锦旗盐场的厂长。

为了扭转盐场当时的困难局面,1990年,盐场与科研单位进行了对盐海子的联合勘探,决定开始生产脱水硫酸钠;1991年又引进伊化集团的风能、太阳能的晒硝技术,并在当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2年,盐场正式确立了发展无机盐产业化项目的方向。盐场的无机盐储量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有了方向,就有了生机。1995年,亿利资源吸纳4家企业,组建了伊克昭盟亿利建材化工(集团)总公司。用了8年的时间,亿利完成了完成了原始积累,奠定了发展盐化工的基础。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从沙漠里向外的运输阻碍了企业的成长。包围着盐场的是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6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要绕道330公里才能到火车站,运输车辆的平均时速不到20公里。每年多增加的运费达到1500多万元。

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的问题。王文彪终于下了决心——要在沙漠里修一条路。1997年,亿利资源集团举债7000余万元,与当地政府联手,开始了穿沙公路的修建工程。

但是第一次修好的路,却让每个人都高兴不起来。

路消失了。

公路建成通车的前夜,一场大风,整条公路全部被风沙淹没了。失败让王文彪领教了沙漠的厉害。单单修路是不够,要给路穿上“防护服”,用绿化带来防止风沙的侵袭。

于是,王文彪开始了不断的实验,种植哪种植物、以及用何种方式种植,才能让植物成活,保护辛苦修成的公路。在试验了20多种抗沙植物,以及向沙漠深处的牧民求教之后,甘草、沙柳、杨树等几种被最终选定,一条沿公路路基向两侧伸展的绿化带开始出现。

三年过去,这条长65公里、宽10公里的绿色长廊终于筑成。公路贯通了,产品、原材料运输的制约解除了,企业的规模日趋扩大,外运产品从5万吨、10万吨、15万吨猛增到25万吨。很快,亿利资源的主导产品硫化碱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世界第一。

对于这条穿沙公路,人们这样解读:“中国第一条穿越大漠死亡之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

沙漠中的绿色经济

如果说,防沙治沙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亿利集团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话,在治沙的过程中,王文彪又为亿利集团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沙产业”。这是最早由钱学森院士在80年代初期提出的构想,他当时就认为,中国西部数以亿计的荒漠能够带来巨大财富。

“这个中国人原创的‘绿色经济梦想,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还要早5年。”提到此事,王文彪不无自豪地说。

发现甘草,正是亿利资源向沙漠要商业价值的突破口。被大量种植在穿沙公路两边的甘草是一种中草药,本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公路修成后,种植在路基两边的甘草、沙柳,每年至少为企业带来上千万元的效益。

这个意外之喜,让王文彪决定继续投身沙漠,经营绿色产业。这时的王文彪,已经完成了投资沙漠、深入发掘沙漠资源、以及产业开发的技术和观念上的准备。通过穿沙公路,王文彪积累了大量的治沙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治沙专家。在植物选择上,他筛选了耐旱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沙柳和甘草;在栽培技术上,他发明了甘草半野生化栽培和水冲沙柳种植技术,使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比普通方法提高了60%。

另一方面,在企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十数年的王文彪对经济规律的运用和资源配置的各种手段亦是驾轻就熟。在企业的主导下,原本荒芜的沙漠展现了勃勃生机:农牧民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原先自愿的种草种树,现在都有了劳务报酬;原先的荒沙废地,都变成了一沓沓钞票;绿化荒沙,从行政任务,变成了主动行为。

十几年间,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中,通过种树、种甘草、建锁边林、生态移民、飞播种草等方式,绿化荒漠5000多平方公里,种植甘草等中药材150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占整个库布其沙漠的1/3。企业创造了近100万个就业机会,当地农牧民的年均收入在10年间增长了7倍。

循环经济产业链

沙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亿利资源带来了诱人的发展前景,也成就了亿利资源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

从2000年开始,亿利资源开始从盐化工向能源产业转型。王文彪意识到了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原有化工产业市场的不断窄化,转型刻不容缓。他的设想是,打造一个环保型的、高科技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封闭循环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2002年,亿利走上了能源的循环经济一体化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做到能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将上游的垃圾变成下游的原料,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为了让亿利集团成为纯粹的生态企业,王文彪甚至关闭了净资产已达9亿元的盐场。亿利集团是靠盐场起家的,修穿沙公路也是为了救活盐场,盐场在亿利人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但是,为了他梦想中的沙漠生态全产业链,王文彪决定壮士断腕。

到目前为止,亿利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已完成近300亿元的投资,建成了煤矸石垃圾发电、特种PVC树脂、工业废渣、废水全回收利用等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发电—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制水泥—合成新材料”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另外,大漠风光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成果,也成了亿利集团开发的对象。利用库布其大漠自然风光、水质极佳的沙漠温泉以及形似北斗星的七个沙漠湖泊,结合中药材基地、朔方古城文化遗址,王文彪打造了国家4A级沙漠旅游区——七星湖旅游区。

在王文彪的设想中,未来亿利集团的能源化工产业链和沙漠产业将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大循环:煤的清洁利用,是在沙漠的载体上进行的,因为要利用沙漠的土地种树,换取碳汇;而在煤的清洁利用过程中,需要生物质能源来降低碳排放,如种植沙柳等;利用沙漠的空间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出来的电不用远距离输送,可以就近送到能源工业用地。

“亿利资源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扩张方向,都将会纳入其能源和沙漠产业的大循环。”王文彪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提名理由★

在茫茫沙漠发展绿色经济?这听起来像是一句笑谈,但这是在大漠边缘出生的王文彪的梦想。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亲身经历了沙进人退的变迁,目睹了土地荒漠化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在而立之年,他选择放弃仕途,走上了创业之路。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亿利能源集团已经成为了一个以清洁能源、天然药业为主导产业的沙漠绿色经济企业。

简介:

王文彪,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党委书记。生于1959年。历任中学老师、内蒙古杭锦旗人民政府秘书、内蒙古杭锦盐厂厂长。1995年6月起出任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党委书记。

言论:

“如果说十多年前中国人提出‘绿色经济可能是为了赶时髦,那么现在再号召打造绿色经济,就是中国人生存的迫切需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猜你喜欢
亿利盐场荒漠化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亿利洁能收购亿利生态引质疑 投资者用脚投票呼吁弥补并购漏洞
漫谈我国的盐场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