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慧
厦门市,湖里工业区,安兜社107号。
穿过一条100多米的城中村小巷,走到一栋逼仄的二层小楼时,你很难将它和两三米外的菜市场完全区分开。就算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只要稍微用心,很容易听到楼下的鸡鸭叫唤和菜贩吆喝。
厦门国仁工友之家,在这里貌不惊人地生存了4年。4年前它是一颗种子,今天仍在发芽。它的宗旨,是在每个走进国仁的工友心里种下一颗知识的萌芽,“让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
“只要流水线上十分之一的工友走进课堂,拿起书本,社会改良的力量就会显现。”厦门国仁工友之家的创始人邱建生如是说。
到城里搞乡村建设
1990年代,高兴、邱建生先后从厦门市的两家国企离开,投身乡村建设运动。2007年11月11日,二人创立厦门国仁工友之家,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求解“三农”问题。
有一段时间,邱建生相信“制度决定一切”。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观念改变了他的看法,梁启超的“新民说”亦启发了他的思想,“假如85%的人没文化,再先进的制度也没用。决定性的力量是人,需要改造人、教育人,重塑国民性。”
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净流出”,表现在农村日益凋敝,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土崩瓦解,“愚、穷、弱、私”是很多乡村的主旋律。而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重构。
邱建生发现,乡村建设的骨干——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乡村流到城市,他们是在工厂打工的农民,城里人眼中的边缘人群,寄居在城市里的异类。
乡村建设的主要对象走了,乡建工作单纯在农村开展失去了意义。
邱建生决定在城市开辟乡村建设工作的“第二战场”,厦门国仁工友之家是他的第一块阵地。“我们做乡村文化重构,另一只脚踏在城市。”
“之所以选址在安兜,是因为这里够典型。”80年代初安兜成立了高新技术工业园,之后,工厂不断增多,现在安兜、林下两个城中村周围全是工厂。本地人拆掉老房,盖起密密麻麻的出租屋,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外来工。现在的安兜,住着近10万人,其中99%都是外来工。脏乱差是常态,打砸抢屡见不鲜。
选址考察了3个月,最终落脚在安兜菜市场对面。两个城中村交汇于此,老中青三代外来工往来如织,是一个理想的城里乡建场所。
2007年11月11日,一场简陋的联欢晚会拉开了工友之家的序幕。
“60%的外来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他们最具备学习能力的时候,每天却有十几个小时要耗费在生产线上,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国仁工友之家,就是要给工友们创造公平、平等的机会,接受普及性公民教育。
为吸引工友关注,邱建生给这个教育机构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国仁社区大学”。
“培养合格公民”
国仁的一切活动都是免费的,但让工友来受教育,却殊为不易。有几个原因:工友流动性很大,呆两三年就换地方。工作时间长,接受教育的时间就相对缩短。更难的是,现代社会充满各种刺激和诱惑,很多时候,国仁要和网吧、影吧等娱乐场所“争夺”工友。
4年下来,国仁工友之家变成一些工友信赖的“小窝”。 有的工友一下班就奔赴工友之家,读书读报,和工友、志愿者聊天,帮忙干这干那。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丝毫没有功利性的场所,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在厦门搬一次家动辄要花四五百元,但工友搬家时,只要在工友之家招呼一声,随时有一堆人义务劳动,七手八脚搬完,饭都不吃就跑了。
靠平等友爱形成凝聚力之后,形形色色的课堂和活动陆续开办起来。
工友们办起了《鹭岛工友报》,编辑、记者是清一色的工友。英语班、电脑班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工友参加。演讲比赛,讲述工友自己的故事,让木讷者学会表达自我。体育活动、交谊舞,增进感情交流。组织义工班去孤儿院、老人院探望,让工友们拾起爱心帮助他人。
社会信息聊天会的主题,经常是“富士康跳楼”“用工荒”“直销与传销”“街头骗局”等话题。工友们还经常讨论《劳动法》,拿起法律武器,自己去维权。
“国仁讲坛”是重头戏。每周日晚上6:00-8:30,国仁工友社区大学都会迎来一个博士,或医生、律师、教授。听完课后工友们惊叹,“原来博士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博士并不遥远!”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邱建生就感到欣慰。因为开设国仁讲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消社会阶层的隔膜,让工友不再对其他社会阶层感到神秘、陌生。
国仁讲坛涉及各种主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世界格局、法律知识、动物保护、人际交往、理财知识;请残疾人讲励志故事,请大学老师讲“人际交往礼仪”,请心理咨询师讲“如何谈恋爱”。
工友之家甚至想到服务工友的下一代,2008年7月,他们开办了第一次外来工子女夏令营,主题是“儿童多元化能力培养”。在工友之家的办公室里,除了书刊、电脑、体育器材,就是一堆形形色色的玩具。
社会改良之路
4年来,国仁工友之家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平民教育模式,温和而积极的活动开始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企业的支持。
厦门市政府正在与国仁工友之家洽谈社会服务购买;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每年资助他们5万元;厦门马垅村的支书陈鸿舟也向他们伸出援手,免费提供一层楼,让工友之家有了更宽敞的活动场所。
通过4年坚持不懈的平民教育,国仁工友之家已经有了收获。
田宇,被评为“厦门十大杰出外来工”,并负责太古飞机维修公司的一个公益项目。
黄伟民,在工友之家的帮助下,踏出创业第一步,成立了一个“阳台农业”公司。
刘晓晓,获评“福建省优秀自考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现已成为厦门某知名幼教中心的项目负责人。
黄丽金,因为积极参加工友之家的活动,获得乐施培训机会,现在是国仁工友之家的5名工作人员之一。
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4年来,在国仁工友之家接受教育的工友,没有一个去偷抢,没有一个为害社会。”
比起4年前,邱建生底气更足。“平民教育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我相信,只要政府和社会拿出精英教育投入的1%,就能让农民工得到很好的教育。”
他看到了一条温和而有力的社会改良之路。
提名理由★
通过坚持不懈、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平民教育,给城市边缘的外来工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家”。使农民工在最富学习能力的年龄,得以享受教育机会。以公平、平等、和平的方法,在凋敝、冷漠、被遗忘的城市边缘,透出一束温情脉脉的民智之光。
简介:
厦门国仁工友之家:创建于2007年11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共同发起成立,秉承平民教育理念,使外来打工者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培养能独立思考、有奉献精神、具创造能力的合格公民,促进社会和谐。
言论:
“让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