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灾难 美国《时代》(3月28日) 日本3月11日遭遇的里氏9级地震威力巨大,甚至将日本向东推出了一个车位的距离。但这只是灾难的开始。幸存者们仍将面对黑暗寒冷和饥饿,福岛核电站的核辐射微尘的威胁更令人恐慌。此外,自然灾难也引发了经济灾难。人们现在担心,如果日本被排除在外,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又该如何实现?
日本的危机 美国《商业周刊》(3月21日) 日本灾后重建所需资金可能高达16万亿日元,而目前日本国债数额已经达到GDP两倍。受地震影响,经济增长率增幅也将下降。而如果福岛核危机继续恶化,困境将更为严峻。此外,由于日企在全球经济产业链诸多领域占据支配地位,高科技部件的出口将面临中断威胁,这将对全球高科技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核辐射 英国《经济学人》(3月19日) 里氏9级的大地震,以及随后引发的大海啸,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灾难。尽管目前灾难仅限于日本国内,但很有可能对全球造成长期影响。灾难对日本这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会造成怎样的冲击?这是各国证券市场所担心的。日本央行为避免金融恐慌,注入了超大规模的流动资金。估计本次灾难的损失将超过神户地震的1000亿美元,电力的不足也将影响日本未来的经济增长。但是,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为日本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不过,如果福岛核电站危机恶化的话,上述估计将会发生大幅变化。即使最终核事故得以平息,也将使全球核能产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此外,日本在遭遇大灾难之后,随之而来的经常是大变化。这场新的灾难不仅可能激发日本人的团结,也可能对其不透明的政治体制产生冲击,让日本在政治经济自由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大震灾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
(3月26日) 大地震袭击日本,死亡及失踪人数有可能超过两万。伴随着核电事故出现了轮流停电、汽油匮乏,日本经济的停滞将持续,16万亿日元的损失让GDP总量减少13%。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止,何时复兴难以预计。而伴随着核电安全神话的崩溃,日本必然会重新评价核电政策。福岛关联着日本国家的命运。
福岛核电事件真相 德国《明镜》(3月21日) 日本强震导致福岛等地核电站先后发生爆炸及核泄漏。灾难发生10日有余,人们仍忧心忡忡地关注着核泄漏事件的发展。在防止3座核反应堆燃料棒熔化而进行的殊死搏斗中,有人成为忘我献身的英雄,有的则显露出核能时代不负责任的无赖嘴脸。让我们回顾一下那几天福岛核电站所发生的事情吧。
日本的核梦魇 法国《快报》(3月14日) 日本大地震不仅带来了海啸,更严重的是引发了核泄漏,核辐射的危险像梦魇一样笼罩着日本。自60年代起,核电站的建立就一直受到日本民众反对。一方面,广岛和长崎的阴影还未褪去;另一方面,日本每年要承受全球20%的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但资源的缺乏,使它不得不使用这种隐患重重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