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毁了MySpace

2011-05-14 17:16伍文静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3期
关键词:垃圾邮件沃尔夫默多克

伍文静

MySpace的兴衰系于这样3个人:创始人安德森当初负责一家色情网站,德沃尔夫的专长是发送垃圾邮件,而后来的默多克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们三人的基因完全显性遗传到了MySpace身上

岁月是把刀。

2004年,彼得·达索16岁,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彼得·达索注册了一个MySpace账号。他通过MySpace分享照片、结识新朋友、制作个人页面……这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今天彼得·达索却说:“MySpace在美国早已不再流行了。”

眼下默多克正在积极寻找买家出售MySpace。“不再流行”不单是一个美国男孩的个人感受,它已是默多克都接受了的现实:MySpace即将惨淡收场。

曾几何时,MySpace是竞相效仿的成功案例,是互联网行业的耀眼明星。2005年花5.8亿美元收购MySpace一度被外界认为是默多克最为成功的商业并购案例之一。按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话说:“默多克收购MySpace等于是又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赌局,这或许是他本人出手最好的一次投资。”

6年后的今天, MySpace现在的市场估价约为7500万美元。2010年默多克就开始考虑出售长期经营不善的MySpace。根据最新的消息,MySpace的出售工作会于4月6日正式展开,看来默多克的挥泪大甩卖已经板上钉钉。

“彼得一代”

在MySpace如日中天的时候,其竞争对手公司的行业观察员曾撰文《MySpace起步揭秘》分析MySpace为何成功。文中提到“MySpace早期的成功开始于十几岁的孩子用户群”。这正是“彼得一代”。

然而彼得·达索不会永远停留在16岁。他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当上了英文老师。从他进入大学开始,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Facebook。

“那会儿只有拥有一个大学后缀的电子邮箱的人,才可以注册Facebook,那种感觉很酷!”直到今天彼得说到自己与Facebook的结缘时都还会表现出抑制不住的兴奋,“所以我一进大学就立马注册了Facebook,我所有朋友都这样。” 彼得·达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彼得·达索2006年进入美国得州大学。Facebook一度成为彼得·达索那个时候的身份标识:大学生。年轻人为有这样的标识感到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了成年、成长和成熟。

“我身边的人,同学、朋友,全都是因为读大学而从MySpace转向使用Facebook。” 彼得·达索认为这是他们那个年纪的人的共同记忆,Facebook是一个关于“长大”的认证。

在使用MySpace 3年后,彼得·达索删除了账号,专情Facebook。这几乎与MySpace的兴衰完全同步。

2003年9月,供职于一家名为eUniverse的互联网公司的两名员工克里斯·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森创建了MySpace。到2005年默多克收购MySpace时用户数已达2000万。紧接着2006年8月9日,默多克宣布第一亿个账号在MySpace创建。据报道,MySpace巅峰时期拥有2亿用户,在2008年4月前,MySpace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络。

最新的数据可能会让默多克无颜以对:MySpace日均IP访问量1000多万,从综合排名一路下跌至75名左右。同期Facebook的数据是:日均IP访问量近3.3亿,综合排名稳居第二(第一为Google)。用户数方面,在过去12个月,MySpace用户人数从2010年2月份的1.1亿大幅下降至6300万,减少了近5000万用户。而这时候的Facebook正在宣告它的第6亿个用户诞生。

面对Facebook的崛起,2007年默多克说“Facebook还不是MySpace的竞争对手”;2010年默多克改版MySpace“以区别于Facebook”;今天他干脆承认MySpace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络,所以跟Facebook压根就不是什么竞争对手关系。现在默多克是比都不敢比了。

用户伤不起

就算彼得·达索对Facebook一开始的投怀送抱是青春期冲动,但他对MySpace的彻底放弃,是有理由的。

“MySpace上面的好友总干些我不关心也不喜欢的事,比如添加很多音乐,页面充满不合适的内容,经常收到垃圾邮件……” 彼得·达索开始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他删除MySpace账号的原因。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大卫·伊兹科夫评论MySpace时曾说色情信息、虚假资料泛滥、大量的广告和视频弹出框,严重地影响了MySpace的用户体验。

因为极差的用户体验,2008年还爆发过MySpace用户集体删除账号的“起义”。

2008年1月30日这天被一个名叫西蒙的MySpace用户定为“国际删除MySpace账号日”。这场西蒙发起的用户“起义”在Digg(美国著名掘客类网站,简单说来就是对文章投票评论的站点)上得到5000多个支持(Dig)。近500条评论中大多支持这一行动。西蒙删除账号的原因是:MySpace有大量的垃圾邮件、垃圾用户骚扰以及无数的广告。

这个时候再来反观一下MySpace的3个关键人物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安德森当初在eUniverse负责一家色情网站,德沃尔夫的专长是发送垃圾邮件,而后来的默多克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们三人的基因完全显性遗传到了MySpace身上。

MySpace由用户自由创作的网页常常包含半裸画面、淫秽内容、成人笑话。在美国选择Facebook还是MySpace甚至变成一个关乎品位的问题。

德沃尔夫利用庞大的用户群继续着邮件营销的勾当。默多克的收购又让MySpace迅速沦为赚钱工具,他迫不及待地想把MySpace的用户利用起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默多克绝不允许投资打水漂。默多克曾表示,收购MySpace对新闻集团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不但能立即使集团的用户数翻一番,而且为集团扩展网络业务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看得出,默多克对MySpace寄予厚望。

回头来看的话,默多克应该清楚正是他过早地利用了用户才被用户抛弃。

虚实之间的安全感

“我在MySpace上面的朋友大多数都不认识,更别说见过了。我喜欢Facebook,因为你如果不知道人家的真名你是没办法加对方好友的,所以我Facebook上面的朋友全部都是我认识并见过的,他们是我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 彼得·达索给出他删除MySpace账号的又一个理由。

有种流行的说法是Facebook成功的关键在于实名制。在互联网的世界其实存在很多悖论,实名和匿名是其一。互联网的崛起也正是因为它的匿名性。如果MySpace可以长盛不衰,马后炮的评论分析大概又会讴歌网络虚拟人生的好处才让MySpace备受青睐。

即便是在Facebook这个被认为实名的地方,实际上也充满了虚假身份。在电影《社交网络》讲述Facebook发迹史时,另外一部名为《鲶鱼》(Catfish)的纪录片电影也在美国同期上映,《鲶鱼》记录了一个发生在Facebook上的关于使用虚假身份欺骗的真实故事。

从Facebook向所有邮箱开放注册后,Facebook也早已不再是一个实名制社交网络,它也没有能力在这方面对用户进行有效地约束。一种更加确切的说法可能是,它只是给了那些想以真实身份出现在网络上的人更多的安全感。

“在Facebook出现之前,我没有用过任何的社交网络。我以前不用MySpace以后也不会用的主要原因是,在MySpace上没有隐私保护。你的个人详细资料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至少在我看来Facebook流行起来的原因是它在个人隐私保护上有一些控制。” 罗宾·尤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罗宾·尤因是个热爱旅行的美国女孩,在首尔、曼谷、香港等亚洲各地当英语老师、自由撰稿人和摄影师,现居香港。

罗宾·尤因还说:“我不在社交网络上交朋友,我用Facebook与我熟识的人联系,我觉得那是个很方便的方式与这些朋友保持联络,包括一些我在旅途中认识的人。偶尔也分享一些照片。”

“我不了解互联网而且永远也不会懂”

不过默多克已经说了,MySpace不是一个真正的社交网站了,又有什么理由去强求呢。默多克给MySpace的定位是一个“传媒娱乐”平台。默多克的逻辑是说得通的,MySpace一开始就扮演着独立音乐人宣传平台的角色,他们的粉丝被吸引到MySpace,为MySpace贡献大量注册用户。看得出来,音乐一直是默多克死死握住的救命稻草。

2008年为了抗衡Facebook的冲击,默多克也是打音乐牌,推出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用户可以在网页上搜索并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MySpace和唱片公司参股组成,通过广告获利。这看上去会有个多赢的结局:用户可以免费听歌,MySpace可以留住用户,唱片公司也有利可图。但运营的结果却是人气不高成本高,最终音乐也未能成为MySpace的还魂丹,气急败坏的默多克轰走了德沃尔夫。

默多克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不了解互联网而且永远也不会懂。不过你不必了解互联网,只要懂得如何利用它就好。”

从MySpace来看,默多克也没懂如何利用好互联网。

面对近几年MySpace的衰落,默多克曾想尽办法自救但都无力回天。推出新服务、调整定位、人事变动、大幅裁员……所有默多克会的商业手段都没能力挽狂澜。这个旧时代的传媒大亨在互联网世界显然没能延续他的辉煌。★

猜你喜欢
垃圾邮件沃尔夫默多克
我的妈妈是狼王
不怕坐冷板凳的默多克
垃圾邮件会在2020年消失吗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新书披露默多克被邓文迪“情伤”近崩溃
如何杜绝垃圾邮件的“入侵”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
默多克口无遮拦惹火英国
东方国家垃圾邮件输出日益严重
垃圾邮件何时不再蹂躏人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