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堂赋

2011-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会址座谈会议

金陵黑夜,苛税如猛虎;延河拂晓,盛会似春潮。自从南湖荡舟,水上开会以来,会场流动,会议频繁。古镇祠堂,荒村课堂,闹市茶堂,深巷弄堂,都曾充作会堂。当时在野,向往民主。会议少有独裁会,会堂多是群言堂。一路开会,一路报捷,沿途会议满载功绩,重要会址远播声名。大军开进北京城,大会开上天安门。在野升为执政,会址迁入红墙。堂是怀仁堂,阁是紫光阁。众人山呼万岁,恭听最高指示。群言堂变作一言堂矣!

茫茫北戴河,潺潺滴水洞,葱葱金牛坝,巍巍钓鱼台。会堂经历风雨,后人评说功罪。例举庐山会议,对比深圳座谈。两处会址皆因是重大决策场所而名传遐迩,但前者危害国家,后者振兴中华。庐山不幸罩迷雾,深圳有福迎彩霞。回顾长安街,反思大会堂。十年“文革”,在此宣告开战;廿年改革,也在此公布启航。“文革”重重浩劫,改革累累丰功,浓缩于主席台上座次更替、人事变迁之间。何物居高临下,目睹悲欢沉浮?天花板万盏明灯,俯瞰会堂,见证历史,闪烁如万民雪亮眼睛也!

会议纵有内外之别,会堂虽有大小之分,然而,皆须为社会造福,都应替人民说话。话从口出,言为心声。运用三寸不烂之舌头,表述七窍玲珑之心事。妙哉,唇舌!与各种会议各地会堂结下不解之缘。大会报告,小组讨论,对坐谈判,围桌论证,无一不靠摇唇鼓舌。世间可有全不开腔说话之会议欤?真话、实话、亮话、佳话;仗义执言,逆耳忠言,盛世危言,治国良言,多从唇舌流泻。套话、废话、大话、假话;整人谗言,拍马谀言,专制狂言,河汉斯言,也从唇舌吐露。故而唇舌之善恶两重性,牵涉会议之是非多元化。开会诸君有舌,隔墙百姓有耳。听其言,观其行,广大群众岂无舌耶?堂内舌尖如何龙蛇绕,堂外舌端自有月旦评。凡以深圳座谈为范例之大小会议,必然口碑载道,唇舌流芳。反之,庐山悲剧,“文革”痛史,腐败黑幕,反贪过场,即使动用现代最新科技,也造不出钳口封舌之锁。古有常山、孝孺之舌,近有彭德怀、张志新之舌,将来还有多少饶舌之徒?喉舌可断,舆论不止。哲人辩证法曰:防民之口甚于防洪决堤,堵塞言路不如疏导论潮!

1997年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会址座谈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邵建萍
参观八七会议会址
参观礼州会议会址
主席团会议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目击
倾听学生的声音
“座谈”期末考试
关于“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座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