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韩群凤溺死双胞胎脑瘫儿子涉嫌故意杀人案,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特地对此案进行了全程微博直播。十三年照顾双胞胎脑瘫儿子的坚守为何在一念之间选择决绝放弃?近千人签名的“求情书”能否成为减轻这个母亲罪责的依据?对于这起举国关注的母亲溺死脑瘫双胞胎案,法庭将择日作出一审判决。
同情,悲痛,感慨万千。本是最亲最爱的孩子,绝望的母亲却将他们亲手杀死,世间最为残忍的情节莫过于此。也正是这最为残忍的情节,将脑瘫儿父母的绝望放大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根本无法真切体会那种绝望,但我们的心仍禁不住要为之颤抖。有评论说得好,法不容情,法亦融情。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欲哭无泪的案子,相信法律一定能够作出合法又合情的公正判决。
千人签名的求情书也好,如潮涌动的网友留言也罢,大家对于该案的关注中心,都在于拿什么拯救溺死亲生脑瘫儿的母亲;然而,更为重要的关注视角,其实恰恰应该是:拿什么告慰被母亲溺死的脑瘫儿?
一方面,相比值得同情和关爱的母亲,已经失去生命的脑瘫儿,才最应该获得社会同情与关注。另一方面,杀死自己的孩子,服毒自杀却被救活,韩群凤心灵所受的煎熬远大于将要受到的刑事处罚,因此无论怎样的判决对韩群凤来说都根本谈不上“拯救”。即便是在社会意义上,仅仅一纸判决,要想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也几乎是一种奢望,除非这一纸判决能够让那些同样深陷绝望困境之中的脑瘫儿家庭脱离绝望,给他们带去死亡以外的更好出路,让无力者有力,让无助者有助,让悲观者前行,让绝望者站立……
如此,我想:用什么告慰死去的脑瘫儿,让他们不至于死了白死,就像从未到过我们的世界一样。显然,最可告慰他们的是:他们的死换来别的脑瘫儿更好的生。否则,他们可以原谅自己的母亲,但是他们的母亲无法原谅自己,我们的社会同样无法原谅自己。
这位悲剧的母亲在法庭上说:“我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如果还可以重新选择,我不会做这样的傻事,我会让社会来帮助我,我不会做这么极端的事。”可是扪心自问,再碰到这样不幸的家庭,当绝望的母亲伸手“让社会来帮助我”,我们真能帮助到她吗?
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看,韩群凤家所能享受到的全部社会救助是:月均两百元的补助,节日两百元到五百元的慰问金,如果当事人申请,还可以给予每次一千元的临时救助金。试问,对于脑瘫儿家庭来说,如此杯水车薪的社会救助能帮助到那些绝望的父母吗?再从社会志愿服务的角度看,我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社团组织,也没有专业的义工服务可以提供,有的只是冷漠和歧视。倘若不是母亲溺死脑瘫儿的“惨点”,还能够刺痛人们“审悲疲劳”的神经,这样的脑瘫儿家庭除了让人避之不及,根本就无人帮助。
天堂里的双胞胎脑瘫儿,等待着我们用行动去告慰他们的亡灵。
【原载2011年6月7日《三晋都
市报·剑走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