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件生,周顺元,龚榜初
(1.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兰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兰溪 32110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枣树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曹件生1,周顺元2,龚榜初3
(1.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兰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兰溪 32110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摘要:研究了施肥、花期避雨、树枝环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摘心控梢等措施对枣树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施基肥时增施复合肥,有利于树体营养元素的积累,能明显促进枣树第二年的结果;花期避雨栽培产量明显高于露天栽培;对枣树结果枝进行1/6 ~ 1/5或者1 cm左右环剥,能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结实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在枣树初花期和生理落果之前,喷施10 mg/kg GA3,同时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能提高枣树产量;经过枣头摘心、二次枝控梢、抹梢处理后,能明显提高平均单果重、平均结实数、产量。
关键词:枣树;栽培;技术
枣(Ziziphus jujube)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植物,是我国的特产果树[1],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总量的98%以上。浙江省是南方枣区的主产省份之一,且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鲜食正逐渐成为枣果消费的新时尚,名特优枣业发展迅速,枣果价格不菲,枣业正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但是,与其它枣区一样,长期存在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栽培技术不成熟,产量不稳定,年际间产量变化大等问题,影响了枣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
2002-2005年先后共建成试验基地29.4 hm2,分布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赤溪、永昌3个镇(乡、街道),属于兰溪市传统枣产区。大多分布于低丘缓坡,少量分布于低山、农田;土壤多为紫砂土(紫色土),部分为砂砾质红壤,冲积土和水稻土;pH值6 ~ 7,海拔多为70 ~ 90 m,最高海拔285 m;年均温17.6℃,5月平均温度为22.6 ~ 24.1℃(2003-2010年),年均降水量1 476.5 mm。
2.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主栽品种为鲁北冬枣(于2002年由兰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引成功),另外搭配少量的山西梨枣、鲁南冬枣、27#鲜食枣等品种。采取嫁接苗植苗和利用原有低产低效适龄枣园高接换种两种方式建园,其中嫁接苗建园25.1 hm2,高接换种建园4.3 hm2。
植苗建园密度大多为2 m×3 m,少数为4 m×2 m和3 m×3 m。坡地种植多为挖穴(0.7 m×0.7 m×0.7 m)种植,水稻土建园采取深沟高畦、挖浅穴、培土墩种植。
高接换种建园取树龄10年左右枣树为中间砧,每株高接头数与中间砧树龄相当,于萌芽期用皮接法嫁接。
2.2 试验方法
2.2.1 施肥试验 根据枣树营养元素循环规律[2]及果实生长发育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3],设计5个施肥处理试验(见表1),以2株为一小区,随机区组设计,5次重复,取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度及长势基本一致的二次枝测定其平均单果重,枣吊数、果实个数和产量、新梢生长量。
表1 施肥试验Table 1 Experiment of fertilization
2.2.2 设施栽培—花期避雨试验 用毛竹制成15 m×2 m×2.8 m平顶状大棚,顶上铺设透明聚乙稀薄膜,使其避雨而不影响光照,大棚外围不密封,以不影响透气和昆虫传粉。每个大棚以单株为处理单元,取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度及长势基本一致的二次枝测定其果吊比及单果重和产量,10次重复。以露天栽培为对照。
2.2.3 环剥试验 在花期或花后生理落果高峰前一段时间进行环剥,切断树干韧皮组织中养分向树下部的运转通道,使树上半部叶片合成的光产物不能下运而集中在树冠,充分供应开花、座果和幼果发育,以提高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设计5个环剥处理试验(见表2),以2株为一小区,随机区组设计,5次重复,取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度及长势基本一致的二次枝测定其平均单果重、枣吊数、果实个数和产量、新梢生长量。以不环剥为对照。
表2 环剥试验Table 2 Experiment of branch girdling
2.2.4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试验 根据果实生长期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在枣树初花期(开花量占花蕾总量20%以上)及生理落果期(雏形果期)进行喷施处理试验(见表3)。以2株为小区,随机区组设计,5次重复,取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度及长势基本一致的二次枝测定其平均单果重、枣吊数、果实个数和产量、新梢生长量。以喷清水为对照。
2.2.5 枣头、二次枝摘心控梢试验枣树萌芽后至采收前除了培养必要的更新枝组外,要及时对枣头、二次枝进行摘心、抹梢,以利于营养集中,促进座果。设计3个摘心控梢处理试验(见表4),2株为小区,随机区组设计,5次重复。取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长度及长势基本一致的二次枝测定其平均单果重、枣吊数、果实个数和产量。以不抹梢,枣头、二次枝均不摘心做对照。
表3 喷施微量元素试验Table 3 Experiment of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表4 摘心控梢试验Table 4 Experiment of top and secondary branch removal
3.1 施肥对枣树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果实、枣吊、平均单果重、产量、二次枝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5、表6。
表5 不同施肥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的方差分析Table 5 ANOVA o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表6 不同施肥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从表6可以看出,秋季施基肥时增施复合肥,有利于树体营养元素的积累,能促进枣树第二年的结果,且效果明显;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果实枣吊比、产量、二次枝生长量三个指标都随之增加,增施有机肥不仅能够促进树体的枝梢生物量,也能提高产量;果实生长期需P量较大,追施磷肥能提高果实产量;随着有机肥及速效肥施用量增加,树体所结果实个数增加。同时,会导致平均单果重下降,即果实品质下降,需及时通过疏果、摘心控梢控制树势等措施加以调节。
3.2 花期避雨对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果实、平均单果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7、表8。
表7 花期避雨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的方差分析Table 7 ANOVA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with and without rain shelter
从表8可以看出,花期避雨栽培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设施栽培对果实平均单果重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雨水自然打击会造成落花,从而影响产量。另一方面花期降雨过多导致花期低温,从而不能达到花粉管发芽和伸长的适温要求(本试验主栽品种鲁北冬枣以24℃上为最理想温度),抑制了花粉管的发芽和伸长,使得授粉受精不能顺利完成,从而影响了座果。另外,避雨栽培可以使土壤湿度保持稳定,从而减少了裂果和采前生理落果。以2010年为例,持续阴雨(6月3日进入初花期,6月5-23日连续阴雨天气)造成试验基地露天栽培产量只有设施栽培的52%。
表8 花期避雨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比较Table 8 Comparison of bearing fruit and yield of tree treated by rain shelter
3.3 环剥时间、宽度及部位对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果实、枣吊、平均单果重、产量、二次枝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9、表10。
表9 不同环剥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的方差分析Table 9 ANOVA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treated by branch girdling
表10 不同环剥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比较Table 10 Comparison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treated by branch girdling
从表10可以看出,枣树环剥能极显著的提高平均结果数、单果重及单位面积产量。环剥宽度应控制在主干的1/6 ~ 1/5或者1 cm左右,其产量明显高于1/8 ~ 1/10。究其原因,环剥宽度太小,愈合时间过早,不能有效的抑制树势,从而不能有效促进座果,而在北方其环剥宽度为1/8 ~ 1/10,究其原因由于南方水肥条件比北方充足,枝梢生长旺盛。环剥时间以枣树显蕾期环剥为最佳,因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上移环剥部位,即对结果主枝逐一进行环剥,其对平均单果重、结实数、产量的影响显著,且能保持持续结实所需的合理树势。而以温度和湿度来决定环剥时间,以2003-2010年为例,5月平均温度为22.6 ~ 24.1℃,由于其花期温度较低,故这一措施很难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在6月能达到要求气温在24℃以上,且能连续3 ~ 5 d以上,但物候期为末花期,再进行环剥效果并不明显,在南方枣区生产上无实际应用价值。
3.4 GA3不同喷施浓度及不同营养元素对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果实、枣吊、平均单果重、产量、二次枝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11、表12。
表11 GA3不同喷施浓度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的方差分析Table 11 ANOVA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sprayed with different micronutrients
表12 GA3不同喷施浓度处理枣树座果及产量比较Table 12 Comparison on fruit bearing and yield of trees sprayed with different micronutrients
从表12可以看出,初花期和生理落果之前,喷施GA3能明显提高座果率,但不同的浓度效果不一样,随着浓度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但达到10 mg/kg浓度后产量并不持续增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10 mg/kg浓度作为喷施值;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营养元素喷施又能进一步提高枣树产量。究其原因,花果期内需N量较大,叶面喷施在短期内改变了内源激素的平衡,促进了座果。
3.5 枣头、二次枝摘心及抹梢对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果实、枣吊、平均单果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13、表14。
从表14可以看出,经过枣头摘心、二次枝控梢、抹梢处理后,其平均单果重、平均结实数、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而仅对枣头摘心和枣头摘心后再对其二次枝摘心二个处理间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可以认为是随机因素造成的;及时抹去主干上萌发的多余的二次枝,并对枣头及其二次枝摘心控梢处理后对产量影响明显。究其原因,通过摘心、控梢、抹梢处理后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树体营养的损失,以利于营养集中,促进座果。
秋季施基肥时增施复合肥,有利于树体营养元素的积累,能明显促进枣树第二年的结果;花期避雨栽培产量明显高于露天栽培;对枣树结果枝进行1/6 ~ 1/5或者1 cm左右环剥,能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结实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在枣树初花期和生理落果之前,喷施10 mg/kg GA3,同时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营养元素能提高枣树产量;经过枣头摘心、二次枝控梢、抹梢处理后,能明显提高平均单果重、平均结实数、产量。
参考文献:
[1] 何方,胡芳名. 经济林栽培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74.
[2] 张彩红. 枣树营养元素循环规律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07(4):27-30.
[3] 胡芳名,谢碧霞,刘佳佳,等. 枣果生长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18(3):32-35.
[4] 王伟洲. 枣树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0(7):161-162.
[5] 马国萍. 枣树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8):302.
[6] 薛诺德,吕润生. 枣树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果蔬,2010(3):19-20.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776(2011)04-0021-06
收稿日期:2011-03-31;修回日期:2011-05-05
基金项目:浙江省林业厅一般林业科技项目“南方枣区枣树稳产栽培技术研究”(06A22)
作者简介:曹件生(1978-),男,湖南邵阳人,工程师,从事林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生产工作。
Experiment on Stable Yield Production of Ziziphus jujube
CAO Jian-sheng1,ZHOU Shun-yuan2,GONG Bang-chu3
(1. Zhejiang Forestry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Lanxi Forestry Institute of Zhejiang, Lanxi 321100, China; 3. Subtropical Forestry Institute of CAF, Fuyang 311400, China)
Abstract: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rain shelter during flower stage, branch girdling,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on leaf, top and secondary branch removal on fruit yield ofZiziphus jujub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dditional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fertilizer with base manure in Autumn could promote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 of the tree and could bear more jujubes for the next year. Trees with rain shelter could produce more fruits than that in the open air. Branch girdling of 1/6-1/5 or 1cm could evidently increase mean single fruit weight, bearing amount and unit area yield. Spraying 10mg/kg of GA3with urea and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during initial flowering stage and physiological abscission could increase fruit yield. Top and secondary branch removal could also augment mean single fruit weight, mean bearing amount and yield.
Key words:Ziziphus jujube; cultivation;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