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拮抗肌侧腧穴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2011-05-06 04:59:48李红星罗利敏刘东坡周红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中风针刺

李红星,罗利敏,刘东坡,周红芳

(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河南 458000)

针刺拮抗肌侧腧穴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李红星,罗利敏,刘东坡,周红芳

(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河南 458000)

【关键词】中风;针刺;康复;肢体痉挛;日常生活能力

痉挛是中风瘫痪患者最常见的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因素之一,也是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以针刺拮抗肌的方法来治疗中风后的肢体痉挛4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于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40例中风偏瘫伴有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康复训练组)20例,对照组(康复训练组) 2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符合脑卒中诊断的患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病程在1年以内;③年龄小于85岁;④其痉挛确为脑卒中后遗症,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模式。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85岁以上者;②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③关节挛缩患者;④患者及家属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康复方法同对照组)。上肢屈肌痉挛,针刺肩髎、曲池、支沟、外关、合谷、八邪穴;下肢伸肌痉挛,针刺环跳、承扶、足三里、悬钟、足临泣、解溪穴。八邪穴针刺向腕关节,余穴直刺,不超过0.5寸。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每10 min行针一次,每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bobath训练技术)。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翻身起坐训练,转移训练,痉挛肌牵张,起坐训练,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和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脱衣服、进食、如厕等方面。

3 治疗效果

3.1 治疗评价

用修订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2]。每例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做一次评定,所有评定由同一人进行。

3.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对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差异进行方差分析。

3.3 结果

两组治疗前MA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S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M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和Barthel指数分值变化(±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和Barthel指数分值变化(±s,分)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1,3)P<0.05

组别 n 时间 MA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4.80±1.29 26.17±13.88治疗组20治疗后 2.45±1.201)2)34.83±13.801)3)治疗前4.20±0.87 27.00±8.16对照组20治疗后 2.30±0.951)32.80±38.581)

4 讨论

痉挛是指在肢体运动中肌肉对被动牵张的阻抗增高,产生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典型的表现是上肢肌张力高,常处于屈曲姿势,下肢伸肌张力高,常处于伸展姿势。痉挛属于中医学“痉证”、“转筋”等范畴,《景岳全书》:“痉之为病……其病在筋脉。”“阳虚则阴盛,阳缓而阴急。”针刺采用轻度的浅刺补法能激发阳经经气[3,4],抑制阴经亢进,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现代研究证实,针刺拮抗肌腧穴,兴奋拮抗肌肌梭,冲动经感觉神经纤维传至脊髓,兴奋支配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拮抗肌兴奋收缩,通过交互抑制原理[5](交互抑制指原动肌兴奋收缩时,伴随拮抗肌松弛),使痉挛肌松弛。经本次研究证实,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18,336.

[3]王银平,王彩虹,杨华元,等.针刺手法刺激量定量化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47-50.

[4]袁宜勤,王泽涛,彭金明.窦汉卿的刺法学术成就探要[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9-30.

[5]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04.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04.252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李红星(1976 - ),男,主治医师,硕士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中风针刺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23:58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0期)2016-06-15 23:23:33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