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煤海荡清波
——记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综采队区长何清波
何清波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煤矿,十多年来一直在兖矿集团鲍店煤矿综采队从事一线采煤工作。2009年他所在的煤炭工作面回收率创出88%以上的好成绩,其中仅一个预产10万吨的边角煤,通过精采精放,实现产煤18万吨。2010年,超额20万吨完成生产任务,新开采的5304工作面从调试到正常生产仅用了5天。所在单位连续十五年杜绝了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事故,连续六年保持了兖矿集团“红旗六好区队”荣誉称号,连年保持了矿“四好领导班子”荣誉称号,成为矿井基层区队管理的一面旗帜。
何清波从加强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维护和设备改造入手,精心组织实施了大坡度工作面开采技术,顺利完成了鲍店煤矿最短的倾向长度50m工作面和倾向长度最长的246m扇形工作面的开采,掌握了特殊条件下综采放顶煤的开采技术。通过对运输机上下运动的有效调控,由何清波编制的《1307综放面作业规程》送报山东省安监局作为全省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样本,还作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代表参加了山东省安监局组织的关于作业规程编制标准的评审制定工作。另外,他积极参与了综放工作面的多项技术革新工作,主持参与了70多个科研项目,在矿小改小革、技术创新评比中荣获23项一等奖和16项二等奖,其中有11项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职工技术创新项目奖。创造经济价值400余万元。
何清波推行了“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这一文化创新理念,坚持以制度约束人,以文化引导人,积极探索追求和谐向上的区队管理文化,千方百计增进班子团结、职工团结,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实行了亲情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为职工群众作出表率。在工作遇到困难的特殊时期,如工作面搬家,过联络巷以及逢年过节等,他跟班盯岗,以区队为家,第一时间掌握和处理生产现场出现的多样问题。他和工区其他同志一起,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现场质量管理的办法,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考核方法,并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不断加以充实调整,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执行体系,形成了从工区管理人员到工长、验收员、组长层层把关、齐抓共管的局面,保证了现场工程质量的动态达标。
何清波制定了脱产培训和每周4小时的业余学习制度,包括不定期安排职工进设备生产厂家学习、不定期安排职工到兄弟矿学习、集中分析事故等等。其中,干部、职工互相学习是综采队提升、展示职工价值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习有条件、成才有机会,让许多综采队职工崭露头角。2010年,综采队检修班荣获山东省煤炭系统“金牌班组”。目前,综采队有高级技师7名,技师8名,6名集团公司技能人才,有75%以上的职工拥有两个以上的工种操作技能,有40多名干部职工获得了集团公司、省乃至全国的行业领域表彰,为生产积蓄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010年,他被评为兖矿集团“第三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山东省“十佳采煤队长”、山东省“杰出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