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2010年10月,在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的评审程序,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最终评选出95个资助项目。为了更好地促进基金管理,日前,基金办对2010年度资助项目作了进一步调研、分析。现就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2010年度,共有527个项目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经过专家评审并报基金委审批,共有95个项目获得资助,占申报项目总数的18%,总淘汰率为82%。
(一) 从出版形式看,图书85项,占89.5%;音像制品6项,电子出版物1项,多媒体出版3项,共占10.5%。
(二) 从项目内容看,社科类34项,占35.8%;科技类24项,占25.3%;文学艺术类21项,占22.1%;工具书类11项,占11.6%;少儿类2项,占2.1%;民文类2项,占2.1%;古籍类1项,占1%。
(三) 从资助额度来看, 500万元以上的12项,占12.6%;100万元至500万元的39项,占41.1%;100万元以下的44项,占46.3%。
(四) 从获得资助的出版单位看,中央各主管部门所报项目获得资助的共50项,占52.6%;由地方主管部门组织申报获得资助的共45项,占47.3%。各省(区、市)资助项目分布情况如下:黑龙江5项、湖北4项、上海4项、河南3项、湖南3项、陕西3项、四川3项、天津3项、福建2项、广东2项、江西2项、辽宁2项、山东2项、安徽1项、甘肃1项、贵州1项、内蒙古1项、宁夏1项、山西1项、新疆1项。
2010年度资助项目基本符合国家出版基金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宗旨,以及公益性、重大性、精品性和传世性的要求,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出版规模可观,选题意义重大。
从项目规模来看,本年度95个资助项目中,出版规模超过500万字的有34项,占35.8%。其中,1000万字以上的18项,占获得资助项目的18.9%;20卷以上的26项,占27.4%。
从项目选题来看,本年度95个资助项目中,或为前世没有,或为当世急需,或为文化传承,均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大众化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选题22项,占获得资助项目的近四分之一,在巩固和发展我国意识形态、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具有重大导向作用;《江泽民文选》(外文版)、《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中英文版)等选题,在推动中国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纳米科学与技术》、《汶川地震地图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型环境教育系列片》、《辞源》(修订本)等选题,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国国家图书馆寄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籍善本全编》、《喀什噶尔系列丛书》等史料整理选题,在加强文化积累、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二) 主创队伍严整,内容质量较高。
从著作者队伍来看,本年度95个资助项目多由所属领域代表国家一流水平的各方面专家学者组成。尤其是一些大的项目,名家云集,精英荟萃,保障了项目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奠定了项目的精品基础。如《中华“五大汉”医学大辞典系列》集中了医学界一大批院士和专家,代表了我国医学科学的一流水平;《中国京剧大典》以精确性和权威性铸造经典性;《中国建筑之道:“有”与“无”》是我国建筑历史与理论领域著名学者的经典力作;《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辛亥革命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突破现有文学史结构与叙述方式,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扎实的史料基础。
(三) 创新价值突出,形式手段多样。
从项目内容来看,本年度资助项目中有近五分之一的项目为研究成果专著,大多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价值。如《中国自然灾害通史》是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灾害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广东地产药材研究》是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的“三角草的基础研究”、“昆藻调脂制剂治疗脂肪肝的机制与临床研究”等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中药天然产物及其活性组分研究》是建立在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重大科研转向“SIRC/TCM中药化学信息系统研究”、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方法学初探”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药天然产物及其活性组分作出的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展示。
从项目载体形式来看,本年度资助项目既有表现形式的创新,也有传播手段的创新。在表现形式方面,《陈洪绶全集》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古代画家个案的全集;《中国儿童立体百科全书》把立体情景插图引入百科类图书中,这在国内外儿童百科全书的编纂中尚属首创;《星火燎原连环画》将红色经典与连环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载体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传播手段方面,或是以纸质图书为蓝本,制作音像电子或者数字版,如《红色经典系列故事》;或是将其他载体形式的内容制作成图书,如《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或是将纸质产品与数字产品同步开发、中英文版本同步开发,如《绵竹年画》的数字版、《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的中英文版等。
(四) 前期基础较好,项目成熟度高。
从项目进度来看,本年度95个资助项目,有26项已全部完稿并进入出版流程,其他项目也都提供了样稿和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项目启动早,内容扎实。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的译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陆续翻译出来的,所有译稿50卷2500万字全部完成,涵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全部重要经典文献。二是长期规划,形成了品牌。如《中华民国史》启动至今已近40年,20世纪80年代起出版的部分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认可。《中国书法全集》自1991年以来已出版64卷,引起了国内外书法界的高度关注。《竺可桢全集》自2004年以来已有17卷面世,受到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好评。三是组织得力,质量有保障。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是中央军委1997年11月赋予军事科学院的一项重大科研任务,专门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领导小组。在历时10余年的编撰修改过程中,先后组织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集体统稿和修改,使书稿质量不断提高。
总体来说,201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基本达到了传承中华文明、体现国家水准的要求,但传世精品分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从长远看,国家出版基金管理还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突出导向性和示范性。柳斌杰同志在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出版基金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前所未有、国家急需、惠及当代、传之后世的精品力作,突出重点,宁缺毋滥。就目前来看,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和评审方式还有待丰富,特别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站在战略高度和国家利益的角度,集中各方面智慧,策划重大选题,展开联合攻关,力争打造一大批具有导向、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传世力作。
二是规模与质量相结合,突出重大性和精品性。国家出版基金强调重大性,但其根本在于打造传世精品。本年度95个资助项目,有近四分之一规模较大,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项目,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如何处理好重大性与精品性的关系,实现规模之“大”与质量之“重”的有机结合,是今后项目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关乎国家出版基金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是积累与创新相结合,突出传世性和创新性。国家出版基金以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为宗旨,但就目前资助项目看,资料整理方面的项目较多,内容创新的项目较少;从出版价值来看,集成性项目较多,自主创新性项目较少。今后应进一步妥善处理传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在有效引导文化积累的同时,力求在内容创新和出版创新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四是大众和小众相结合,突出公益性和公共性。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版基金特别强调公益性,既要资助服务大众的公共文化产品,也要资助服务小众的公共文化产品。其最终目的是,国家花钱,一定要让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