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忠利
1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运动员在赛前变化最大的就是在心理方面即情绪为主的不同心理状态。在赛前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种,其主要症状为精神过度紧张、焦虑、自我怀疑、信心不足、注意力涣散、情绪低沉、急躁心慌等。造成赛前有不同心理反应的原因有:对体育竞技重要性的不同认识,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对竞赛结果的把握不大等。过多地考虑比赛的胜负,运动员把比赛的结果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看得过重,所以在比赛失利时,便焦虑不安,产生过度紧张;把领导教练及队友们对自己的希望为队里争光,想赢怕输等想法变成了负担,引起过度紧张情绪;对应付困难所做准备不够,赛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赛前考虑顺利的方面多,忽略了困难的存在,缺乏对困难的充分准备,在比赛前遇到困难局面时,束手无策不能及时调整,这样带来很多局面造成紧张心理。
2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
2.1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反应程度对比赛影响最大的两种心理状态分为:自信状态、过度紧张和焦虑状态两个方面。
参加比赛并取得成绩的运动员自信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过度紧张和焦虑状态的运动员,从而说明参加比赛并取得成绩的运动员比参加比赛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强。
不管是参加比赛并取得成绩的运动员还是参加比赛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赛前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反应,因此,还是必须加强赛前心理的自我调节和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的优异成绩。
2.2摔跤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每个运动员都存在多种心理状态,即赛前过度紧张和焦虑状态、赛前自信状态、赛前冷漠心理状态、赛前受伤心理状态。某种心理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占优势时,对比赛影响较大的两种心理状态因素,即自信状态和焦虑状态。相对来讲,摔跤运动员处于自信状态时,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自己最佳成绩;处于焦虑状态时,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患得患失,发挥经常失误,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最好能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
通过对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根据查阅文献资料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归纳得出以下3种心理训练方法以供参考。主要是靠运动员自己在不断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不断适应而慢慢降低运动员的赛前的过度紧张焦虑状态等,最后达到正常心理状态或自信状态。
3.1模拟训练法
摔跤运动员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在比赛中的对手,根据对手经常使用的技术动作、技战术等使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防守进攻等反应进行想象模拟对抗。或在双人对抗练习中首先由一名运动员模拟另一名运动员比赛中的对手,模拟一方的运动员要充分了解所模拟运动员擅长的技术、战术等。根据摔跤运动员特点,在模拟训练中,教练员运用设置比赛场地、比赛环境、模拟裁判、模拟比赛中的观众等,模拟观众大声呼喊、喝倒彩、笑骂等,给运动员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从而产生赛前焦虑状态,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时很好地调整心理状态,减少应激反应,发挥出正常水平。
3.2暗示调节训练法
摔跤运动员暗示调节训练是指通过言语暗示来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在摔跤竞赛之前,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尽量用积极的语言分析对手情况,以及制定战术,树立信心,避免使用消极的词语。暗示调节训练的程序有以下主要步骤:①使摔跤运动员理解认识暗示调节及表现形式;②确定摔跤运动员赛前经常出现的消极想法;③使摔跤运动员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④使摔跤运动员确定取代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
3.3情志转移训练法
摔跤运动员在情绪过度紧张时,应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把注意力从应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旅途跋涉、异地风光、社交活动、各种信息量的增加,所有的这些对运动员来说都是新异刺激。如何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使他们摆脱干扰,许多教练员都有各自的方法,有经验的运动员往往也有一些适合自己特点且有效的措施。赛前做自己喜欢做和最感兴趣的事情,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注意得到转移,精神上得到放松。
4 结论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实际情况中,运动员的个性和身体条件不一,出现的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赛前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运动员的自身原因和外在因素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制约。
教练员应针对摔跤运动员的不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改变运动员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发展积极的心理素质,创造适宜的赛前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运动员具有控制自己心理稳定性的能力,在比赛中发挥自己应有技术训练水平,争取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