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友谊滋养我的灵魂

2011-04-29 00:44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11期
关键词:德國國家勋章

许多國家设立奖项表彰那些为本國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國人,例如法國设立了荣誉军团勋章,德國设立了功绩勋章,英國设立了荣誉骑士勋章。这些奖项显示了这些國家对外國人士的慷慨和友好。

对我个人而言,荣誉勋章、功绩勋章、甚至骑士勋章等奖项肯定了个人成就,但就像老师给学生考试打分一样令人有距离感。而中國政府在评估和肯定我们这些外國专家在华工作成绩时,未采用有距离感的评价词,而是选择了表示友好关系的词语“友谊”,即“友谊奖”。

在中國生活这些年让我惊喜地感觉到,中國人很自然地就和我们这些外國专家成了朋友。无论老少、师生、店主或者保安,他们都张开双臂欢迎我们融入他们的圈子。

此外,我还有更深的感受。在过去的3年里,我一直在深圳工作和生活,帮助北京大学國际法学院培养跨文化律师。学院的多数课程由外教授课,这些教授绝大多数来自美國法学院。令人惊喜的是,每位访问教授在离开中國时都会问,是否可以再度来华任教。这充分证明他们在华期间与中國学生、行政人员以及整个环境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综上所述,中國政府自然就选择了“友谊”来肯定外國专家所作的贡献。对我而言,“友谊奖”更像是授予我们國际法学院集体的奖励,而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

我不由自主地问自己:这份情感和友谊对我人生颇为重要,我该多做些什么来巩固下去呢?

如果我问自己是否考虑要与一个人成为好朋友,我会考虑他或者她是否能够坚定地让我感到一种短期或者长期的知足感;我会考虑他或者她是否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帮助我;以及他或者她是否能够让我愿意启齿向他们求援;我还会考虑他或者她是否愿意用其所长帮助我进步;我也会考虑他或者她是否愿意接受我的友谊和帮助。

我希望中國能够一直感觉到我是她可以寻求帮助的人,并且我将竭尽所能帮助她。我热爱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我坚信法律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我启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和全新方式去观察世界。我希望我的这些自身经历和经验对中國会有所帮助。

最后,我希望我与中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情感能够一直滋养我的灵魂,滋养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摘编自北京大学國际法学院院长杰弗里•雷蒙在中國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英文版见60页)资讯

俄罗斯精英为何纷纷远走他乡

俄罗斯审计署署长斯杰帕申近日透露,最近3年来,已有125万俄罗斯公民移民海外,其中40%的移民受过高等教育。据悉,仅2010年一年之内,俄罗斯境内的私人企业主就从原来的461万人减少至411万人,约有50万商人选择了出國。

俄社会学家称,俄罗斯青年人移民海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求学,有45%的大学毕业生有出國的打算。据俄科学院工会主席卡利努什金透露,苏联解体以来,随着國家对科研投入的减少及科研人员工资的降低,已有50万到80万名科学家离开俄罗斯到國外寻求发展,流失人才以30岁至50岁的中坚力量为主,他们绝大多数去了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和德國等國,专业涉及航天、物理学、精细化工、计算机、微生物学、遗传学等。据悉,在國外的俄罗斯科学家平均月薪可达3000美元至7000美元,而國内科学家每月只有1000美元左右。

据全俄公众舆论调查中心8月初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有22%的俄罗斯公民想离开俄罗斯到外國定居。而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想到海外定居”的俄罗斯居民只占全國人口的5%。这表明,近20年来,想到國外定居的俄罗斯公民比例激增了3倍。

打算移民海外的俄罗斯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和身价不菲的中产阶级,他们带走的正是俄罗斯國家发展所急需的高科技和资金。因此,俄罗斯独立以来出现的此轮最大“移民潮”已引起了俄高层和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一些社会学者已开始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最近出版的俄罗斯《侧面》杂志通过对俄罗斯移民的采访总结出俄罗斯人想移民海外的五大原因:一、为了孩子的未来;二、为了待遇平等;三、为了财产安全;四、为了学业和就业;五、为了坚持理想。(来源:《中國周刊》2011年第9期)

德专家炮轰中國大学教材滞后

“每天都在技术更新的IT行业,大学里的教材却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德國大型企业落户中國后,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对员工的培训,因为这些新员工从大学出来,无法立刻上手。”9月20日,第三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德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上中外多名专家炮轰高校应用型学科的教材太滞后,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上进行革新。

来自德國的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约阿希姆•利兹称,中國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脱节”问题让人头疼。

“18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國给学生上了第一堂课,当时学生对于这种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上课方式很是兴奋。但是直到现在,我再来上课,他们还是不习惯在课堂上担当主动的角色。”约阿希姆•利兹告诉记者,“学生没有锻炼的机会去解决问题。他们学到的只是重复特别的解决方法,学习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角色。”

约阿希姆。利兹告诉记者,在德國,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且担任主动的角色。学生没有—本完整的教科书。所有知识都是教授在讲课时的内容,学生必须每时每刻地跟上老师,老师教学生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基础知识,而不是解决方法。学生自己首先要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教授才和学生一起讨论结果。在这个知识转换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来源:《扬子晚报》,2011年9月22日)

猜你喜欢
德國國家勋章
共和国勋章
金色的勋章
意外的勋章
勋章闪亮映初心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2
高斯解难题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节日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