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面前失败者的自述(外一篇)

2011-04-29 00:44
海外星云 2011年5期
关键词:战歌虎妈失败者

尤记首读“虎妈战歌”的介绍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刚看完了报章头版,一家4口正要吃午饭,翻开内页,“虎妈”和女儿的照片显现眼前,文章中间的小方块内写上了“不让女儿在朋友家过夜”、不得这样只可那样的字句。

老大、老二和老婆3人顿时放下吃了一半的面包,一口气把文章看完。虽不能说目瞪口呆,但可以肯定的是,4个人没发一声。

一家人是几天后才开始认真谈这本“震动”全球的著作的。为何等了几天?现在终于想通了原因:与成就彰然的“虎妈”一家比较,我们肯定是失败者。

我家没有任何管教规条。老大、老二上的也不是名列榜首的“名校”。家里没有孩子比赛获奖的奖杯,也欠缺为人父者一脸满足的照片。由此看来,与身当名校教授的“虎妈”一家相比,我们不是“失败”是什么?

不过,我家也没有女儿反对妈妈的规条的抗争场面。

老大、老二想学音乐,不管是钢琴、小提琴或单簧管,只要能说明喜爱原因,能保证辛勤练习,为人父母者都乐于点头。家里没有补习课,更没有必修科;想选修任何科目,只要是有能力应付、是平衡教育的一部分,均无任欢迎。唯一的标准是,孩子自己挑的科目,自己必须尽力,以求学有所成。

我绝不能说我家两小在无涯的学海已经诞登彼岸,但我乐见她们俩独立求知的过程,也享受与老大谈古今历史,论量子物理平衡宇宙的机会。老二闲来拿出针线,在破袜上打补丁、将之改缝为卡通人物也为寒舍增添不少笑声。

我不是教育家,写就此文,并非挑战“虎妈”,只求分享经验。阅读“虎妈战歌”的摘要,难免感到两位女儿的成就为母亲带来了骄傲。不过,抚养后代、教育儿女是否只有上佳成绩,能够在著名殿堂演出才能引以为荣?

忆当年中学4年级暑假闲来无事,与同学帮助一位退休老师收拾藏书。过程中,在一叠一叠线装书中发现一个破纸皮包。年少无知,好奇心驱使我俩悄悄打开,赫然发现一张斯坦福大学和一张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证书。只有十几岁的我顿时对这位素来独来独往、只穿破旧衣裳的老师肃然起敬,急问为何不好好保存。他笑道,一纸文凭、功名利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承传。老师的藏书现在已经保存在美国一家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他老也已撒手尘寰,但其教诲仍言犹在耳。

诚然,能见子女登大雅之堂,演奏名家作品,实乃不少家长所盼所慕,但是,我得承认,更令我钦佩的,是那些远在中国大陆穷乡僻壤、物质条件远不如我,但仍艰辛培育子女成才的父母;是那些在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饱经战乱动荡地区,在温饱不保的情况下仍竭力让孩子上学的家长。我向这些无私的长辈致意。(玄冬)

猜你喜欢
战歌虎妈失败者
强军战歌
虎妈
三斗虎妈
边关战歌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强军战歌最嘹亮
西部战区战歌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不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