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展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 01 28)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及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对很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 “就业困难”,不如说是 “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此,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有关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人们的思考[1]。笔者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就资源环境类学生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于有针对性及更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7级全体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实际发放问卷172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7.67%。从总体情况看,被调查者具有农业高校资源环境类大学生的代表性。
被调查毕业生中男生85人,占50.60%,女生83人,占 49.40%。城市来源学生99人,占58.93%;农村来源学生69人,占41.07%。从专业上看,环境工程专业70人,占41.67%;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41人,占24.40%;土地资源管理专业57人,占33.93%。
学生对就业准备是否充分对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对毕业生准备就业的开始时间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91.07%的学生都是在大三结束或者更晚的时间才开始着手准备就业,在这其中有18.45%的同学选择了毕业前2个月或更晚。调查中仅有15人选择了在大一大二开始准备就业,仅占总人数的8.90%。
在调查对目前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是否了解、是否有明确的择业目标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目前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不够了解、对自己的择业目标不够明确。调查结果表明,有23.22%的学生了解或非常了解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只有26.79%的学生择业目标明确 (表1)。
在问及毕业生是否有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是否了解时,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即将毕业时才会考虑就业问题,由于平时准备不足,缺乏就业意识和经验,80.36%没有或仅有模糊的规划,表2显示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不太了解或不了解的达到51.20%。这种现象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就业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学校就业指导还需要加强,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就业规划。
表1 对就业准备时间、就业环境和政策是否了解及是否有明确择业目标的调查情况
在调查在校期间对就业最有帮助的课程或实践经验时,基础、专业课的学习被认为对就业最有帮助。36.9%的被调查者认为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对其就业的成功最具正面效应,得到了最多高校毕业生的承认,值得肯定。通过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检验,可见目前高校的教学总体还是符合学生就业要求的。与重视组织协调能力对就业成功的影响一致,23.21%接受调查者把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组织科技、学生活动认定为对其就业成功最具影响的因素,在他们看来,担任学生干部,提升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方法,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图1)。可见,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完全是象牙塔里的书生,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也非常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寻求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 。
表2 对是否有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及对想从事的职业是否了解的调查情况
针对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学生本人就业前景的看法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有一定信心的达59.52%,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20.83%学生对就业持乐观态度,但仍有15.47%的对就业态度悲观或不清楚,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心态,这需要学校及时正确引导,帮其度过茫然时期 (表3)。
图1 在校期间对就业最有帮助的课程或实践经验的调查情况
表3 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对本人就业前景的调查情况
面对就业压力,被调查者选择倾诉对象更多偏向选择朋友 (47.62%),而家人、老师及心理咨询机构分别只有30.95%、4.17%、1.79%。朋友是学生迈入校门、远离家人后的一个心灵归宿。而老师只能提出一些指导,但具体的问题还是要靠一些朋友来解开心结、释放就业的巨大压力。不可忽视的是仍有15.48%的学生选择了 “自己承受”的方式,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图2)。
据调查,69.05%的毕业生选择先考硕士研究生。跨专业考研的仅10.34%,毕业首选去向为升学且升学的专业还是以本科所学专业为主。在谈及就业与专业之间关系时,超过半数学生(60.12%)有意向从事与专业相挂钩的工作 (图3(a))。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读硕士研究生还是参加工作,资源环境类毕业生基本上还是立足于本专业,有较重的专业意识。在打算工作的毕业生当中,初次就业准备有32.14%会考公务员,加上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共有79.16%,去民营企业的少得可怜仅有16.07%。从数据可看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他们就业去向还是以稳定为主。与此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图3(b))。
图2 面对就业压力、选择倾诉的对象调查情况
图3 工作与专业的关系、初次工作准备的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有47.02%的毕业生将在外省就业,这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选择就业首选去向时,地域观念相对突出,择业地点过度集中化,选择到中等以上城市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达到76.19%。到县城、乡镇基层和西部工作的学生偏少,特别是选择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只占8.93%(表4),表明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想法比较普遍。
其次,下定决心到基层就业的少得可怜,持观望态度、选 “政策好有可能去基层”和 “暂没考虑”的占到77.38%,这些选择显示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的态度是不确定的、是有前提条件的,关键要看在基层的工作情况,政策好的情况会加以考虑。由此进一步分析,如果在中等以上城市有合适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去基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资源分布不均,在城市与基层的差距仍然过大的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大量流向城市,使城市大学生供给过剩、需求饱和,去往基层工作的人才则少得可怜。人才流动的这种地区差异是造成现在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人才的这种不合理配置会加大地区间的差距,与此同时,农业大国的农业高校毕业生不去基层就业更加值得堪忧,无疑这最终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在基层政策的不断放宽和一些优惠条件的出台有一部分学生会重新考虑到基层工作。但目前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和条件明显不到位,并未引起毕业生的普遍兴趣 (表4)[2]。
根据资源环境类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为了提高就业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当前整个社会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紧迫。就业准备是否充分、对就业形势是否清楚,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成败。但是根据调查数据,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准备的时间较晚、学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对于就业在思想认识上仍不是很重视,就业心态不够积极。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时就要重点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并让学生本人认识到高中与高校、传统观念的高校与新时期高校的区别,让学生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期知识学习和假期技能学习,并在大学不同时期对其规划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在各种与学生打交道的活动、交流机会中应涉及这种规划的思想。其次,应根据用人单位用人要求来调整、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和职业目标,从而更有方向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选择的主要倾诉对象为 “朋友”、“家人”、“自己承受”,一方面学校应及时正确的引导,从大一开始就跟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让学生认可、接纳,让学生敞开心扉,找到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一旦学生对老师有感情、对学校有感情,在平时就业准备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才会听、才会配合;另一方面学校 “心理咨询”的工作任重道远,将毕业生 “心理咨询”工作开展起来,帮助他们度过茫然时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变[2]。
当今企业的竞争也过渡到科技的竞争,迫切需要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七成考研调查数据、往年考研结果及全国农业高校资源环境类兄弟院校考研情况,资源环境类学生考研氛围浓厚,已成为该学科门类就业的一种特色。在就业压力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针对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之路,学院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加强学风建设,加大对在校学生培育力度,做好考研过程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合理评价自己,准确找到定位,在保持原有研究生录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升学质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竞争力[3]。根据国务院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不难看出,资源环境类专业都有涉及,又针对大部分学生立足本专业就业的现状,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技、学生活动,积极在学生干部岗位上锻炼。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与专业挂钩、与三农挂钩的社会实践,通过与农业局、环保局、烟草公司、化肥生产公司等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联系,不仅为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才招聘搭起了广泛的交流平台,而且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对专业知识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从而缩短他们从求学到工作的转换时间。通过这种在不同性质单位或企业的专业性很强的锻炼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发展前景、对自己就业能力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采取理性的选择。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愿去基层工作,身为农业大国的农业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去基层工作的意愿是万万不行的。因此高校方面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基层,让他们知道身为农大学子的重担、知道基层做些什么、知道基层工作的远大前景,切实转变毕业生的观念,否则学生不了解是不会有去基层工作的意愿的。而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需求。如在创业优惠、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生活补贴、公务员录用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去就业。与此同时,应确保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所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地落到实处,增强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吸引力。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够,高等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让学生在竞争中具备自立自强、创造业绩的本领,特别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卓越的社会合作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但多数大学生创业的失败教训,给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反思。所以必须要给学生树立一种创业新观念:大学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倡导和鼓励毕业离校就去创办企业或公司,而等到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后去创办企业或公司,其成功率更大。大学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其宗旨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与此同时,应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日趋理性,不再是盲目地教育学生创业,局限于课堂理论,而是通过案例研究和思考等多种手段,增强对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指导。
[1]罗会举.对我国大中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53-53.
[2]史孔仕,李伯锵.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调查研究 [J].中国农业教育,2006,(6):48-49.
[3]余 展,吴 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就业形势利好原因分析[J].中国商界,2010,(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