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出栏率影响因素初探
——以西藏4地市为例

2011-04-25 10:02白玛卓嘎其米旺姆魏学红
草业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牧区家畜农牧民

孙 磊,白玛卓嘎,其米旺姆,魏学红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牧业省区之一,草地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1]。青藏高原由于其地势高、幅员广、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土地珍贵而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是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生态区域。如果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两大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对高原藏族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形成了藏族关于宇宙、自然、人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千百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藏族生态伦理意识,并影响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行为规范[2]。

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3-5]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在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藏族生态文化更注重保护。保护整体环境,保护一切生物,是藏族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因此他们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局部的、有限的,以维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并不鼓励高消费。在对消费生活的选择上,藏族更注重节制消费。简单的食物、简陋的住所、简朴的衣物,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与追求精神生活的需要,除此之外,一切过量的生产与消费都是不必要的[2]。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但也不利于提高牛羊的出栏率和宰杀率,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草地的压力。如那曲地区,人口和家畜比40年前分别增加了3.7和3.0倍,草地在人口、家畜与不合理利用多重压力下,不堪重负,退化日益加剧,全区2 533万hm2可利用草地,已退化1 200万hm2,每年还以5%的速度进一步扩大,近15年来草地产量平均下降20%~40%[6]。由于草地产量和质量下降,家畜大多数时间吃不饱、吃不好,冬春季节天寒草枯,饥寒交迫,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西藏牲畜单体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牦牛胴体质量平均减少近50%,酥油产量平均减少近5 kg,绵羊产毛精品减少近0.25 kg。20世纪60年代,羊的平均胴体质量为20~30 kg,然而,到90年代,羊的平均胴体质量仅为15~20 kg[7]。草地与家畜两败俱伤,生产与生态双受其害。

藏族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卖或禁卖家畜的习惯,以减少罪恶[8]。以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发展草地畜牧业、提高家畜出栏率有很大负面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影响西藏牧区、半农半牧区家畜出栏率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农牧民、农牧区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9-10],从家畜饲养者的角度了解影响家畜出栏率的因素,以期为提高家畜出栏率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区域和对象 调查区域为那曲地区那曲县、山南地区扎囊县、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部分地区。调查方法参考文献[11]。调查对象为1)乡镇附近的农牧民,每县(区)调查10~16户[12],共调查64户;2)调查那曲、山南、日喀则和阿里地区农牧民家庭在校大学生,调查人数除阿里地区只有4人外,其余地区均为10人,共34人。

1.2调查方式 对农牧民的调查采用问卷记录法(根据调查问卷内容边调查边记录);对学生采取随机法抽取在校草业科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受访者基本情况包括受访农牧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家畜基本情况包括家畜数量、性别数量、各年龄段数量、年出售数量(包括出售的性别、年龄、原因)、年宰杀数量(包括宰杀的性别、年龄、原因);农牧民提高出栏率意愿情况包括家庭收入、财产观念、宰杀家畜的方式、不出售老弱龄家畜的原因、种植“冬圈夏草”的意愿等。

2 调查结果

2.1受访者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 把受访者的年龄按照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分为4个年龄组[11]。根据调查情况,学生组全在30岁以下,农牧民组40岁以下占60%以上(图1)。把受访者各年龄结构按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4个部分。从表1 可以看出,除在校学生全部为大学生外,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农牧民占受访者的3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46%,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占20%。

图1 受访农牧民年龄结构

从表1还可看出,50岁以上的农牧民受访者没有一名受过教育,从受教育程度上看,那曲、山南和日喀则较好,这也间接反映出这些地方交通和经济状况;阿里由于地方偏僻,交通较差,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也较差。

表1 受访者文化水平结构 人

2.2家畜基本情况 对4地市家畜基本情况调查如表2,其中那曲、阿里地区为纯牧区,山南、日喀则地区为半农半牧区。

2.3农牧民提高出栏率的意愿 对农牧民提高出栏率意愿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收入、财产观念、宰杀家畜的方式、不出售老弱龄家畜的原因、提高出栏率的意愿、种植“冬圈夏草”的意愿等(表3)。

虽然各地略有差异,特别是在家庭收入和种植“冬圈夏草”的意愿方面;但在财产观念、宰杀家畜的方式、不出售老弱家畜的原因和不愿提高出栏率方面却基本一致。从在校大学生调查情况看,他们的财富观和普通农牧民的有很大差异,他们不再将家畜作为主要财产,在提高出栏率的意愿和种植“冬圈夏草”方面也比较积极(表3)。

3 讨论

3.1人为因素对家畜出栏率的影响 在农牧区调查时可以发现,年轻人在家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较少,多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牧业的农牧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阿里地区,因地处偏远,50岁以上的农牧民不但没受过最基本的教育,而且无法用汉语交流,这部分农牧民深受“畜多为富”、“惜杀惜售”传统思想[13]的影响。他们认为家畜是最“耀眼”财富的象征,是最直接的储蓄方式,这些传统思想严重影响出栏率的提高以及整个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阻碍农牧区由传统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过渡的步伐。虽然国家对当地农牧民出栏家畜有补贴,但补贴额度较低。农牧民在出售家畜时常因急需用钱或家畜受伤、生病,否则即使家畜再多也不会卖掉。在藏族人眼里,宰杀家畜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人从事的工作,一般农牧民都不会自己宰杀家畜,否者就犯了杀生大罪;不但如此,很多农牧民也不愿把家畜卖给回族人宰杀,认为他们手段较残忍,相当于自己杀生;有些富裕民众有买羊一直养到死,以修德行的习惯。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家畜的出售。

表2 家畜基本调查情况 %

表3 农牧民提高出栏率意愿

年轻的农牧民多受过初等教育,和在校学生一样,接受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知识,能够接受新思想,对出售家畜提高出栏率持较开明的态度。由于对人工饲草不了解,除在校学生外,农牧民对买草种种草比较抵触,半农半牧区的农牧民基本不予考虑,牧区的牧民在免费提供草种的情况下,同意在牛羊圈夏季种草。本次调查基本在交通便利的乡镇附近开展的,经济情况相对较好,出栏率和商品率可能较实际情况为高。

3.2自然条件对家畜结构的影响 畜群结构决定着一个生产周期内畜产品产量和再生产能力[13],对提高出栏潜力有着重要影响。目前,西藏自治区家畜结构在所调查的4地市均有所差别,但所有地区母畜均比公畜多。

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西藏各地,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家畜繁殖力比较弱。这既是家畜适应环境的体现,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天然草地的压力。本研究表明,那曲、阿里纯牧区绵羊数量稍高于牦牛数量,二者在幼畜比例上相差不大,这与2个地区自然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阿里、那曲平均海拔均在4 500 m以上,年平均温度都在0 ℃以下,恶劣的生存环境对家畜繁殖影响较大,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家畜繁殖力下降[14]。山南、日喀则为半农半牧区,除秸秆饲料外,优良天然饲草较少。表现出牦牛数量较少,绵羊数量较多。两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平均在3 600 m左右,年均温也在0 ℃以上,有利于高原家畜繁殖,表2也反映出两地区幼畜比例较阿里、那曲为高。

3.3影响家畜出栏率和商品率的因素 提高家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一方面能够加快家畜的周转,减轻草地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农牧民收入,实现价值社会化、商品化。本研究表明,半农半牧区家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均较牧区高,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放牧地和农区生产实际限制,不利于大规模养殖家畜;二是半农半牧区饲养家畜的总量相对要少,出售同样多的牲畜比例明显高。那曲和阿里两地区家畜出栏状况与当地经济状况有关,那曲在青藏线上,交通便利,牧民相对富裕且可以得到较多的植物性商品,宰杀家畜的比例稍低,为7%;阿里比较偏远,运输困难,宰杀家畜的比例稍高,为9%。

但从整体看,半农半牧区商品率和出栏率均较牧区高,但在宰杀率上不如牧区,这也反映出二者食物的构成不同。西藏自治区的畜牧业主要是满足农牧民自己日常需要,农牧民对肉产品的需求甚至不如酥油更强烈,这从各地农贸市场中肉产品数量和酥油的数量也能看出来。

4 小结

目前,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西藏自治区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更落后的是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在财富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双重制约下,短期内很难显著提高出栏率。但年轻一辈的农牧民思想较为开放,能够接受新事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为他们解释提高出栏率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国内外对藏族生活和宗教习惯对提高家畜出栏率影响的研究较少,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1]何劲.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J].西藏科技,2007,10(5):51-53.

[2]贾秀兰.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17-21.

[3]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J].草业科学,2010,27(12):5-10.

[4]任继周,胥刚.传统农耕文化在黄土高原上的困境与机遇[J].草业科学,2010,27(3):3-8.

[5]任继周.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J].草业学报,2010,19(1):1-5.

[6]张自和.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和发展建议[J].草业科学,2001,12(6):1-5.

[7]罗绒战堆.藏族地区“惜杀惜售”问题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13-17.

[8]东嘎·洛桑赤烈. 藏族禁忌[EB/OL].(2004)[2010-10-18]. http://uniondownpaper.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10055546.

[9]马骅,吕永龙,邢颖,等.农户对禁牧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策勒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29(6):902-908.

[10]樊胜岳,周立华,马永欢.宁夏盐池县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124-128.

[11]张黎,龙瑞军,邓波,等.内蒙古阿拉善盟3个旗牧民草地生态观比较分析[J].草地学报,2009,17(6):740-744.

[12]李克昌,王顺霞,栗贵生,等.宁夏农牧民对草原封育禁牧政策的认知与响应[J].草原与草坪,2009(2):68-72.

[13]达久.如何提高牧区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J].牧业论坛,2006(5):13-14.

[14]马毅,牛锋.影响牦牛繁殖力的因素[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53-55.

猜你喜欢
牧区家畜农牧民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