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道同
(滨海县八滩中学江苏滨海22454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仇道同
(滨海县八滩中学江苏滨海224541)
针对目前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践情况,谈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现状;开发利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课堂教学又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指出: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能否全面实现,要求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还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应用,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学会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利用校外资源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它具有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化学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和发展智能,让学生通过直接经验活动积极建构自身内部经验结构,发展科学素养、能力和情感的交往实践过程。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化学课外活动,并且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的情况来看,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是不敢恭维。新课程的教材,没有明确区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那是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更多的开设学生实验,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实验开设不到位,有时,不是说没条件,也就是说仪器、药品、实验室都不缺,缺的是老师们的观念。现在农村中学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能不做尽量不做,很少有主动挖掘教材,主动做实验的。无机实验做的多,有机实验做的少,因为有机实验往往会耽误时间,只放一下视频而已,再提出几个问题跟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作业都来不及处理,也就不敢再“耽误”时间。高中化学课程设计,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需要,更好的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计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从我省模块选择的情况来看,选择选修6《实验化学》模块的人就很少,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二是尽管现在高考注重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哪怕平时注重实验教学,也不一定拿到满分,主要是由于一些实验试题情景设计不够严密,甚至实验程序难以在实验室中实施等现象,使得许多教师产生了消极情绪。于是人们不自觉的就产生一个共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这样学生就成了关在“笼”中的一只“小鸟”。从而也使得实验室的利用率很低,造成优质教学资源的闲置。
在课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如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很淡漠;在社区学习资源利用方面,也是考虑耽误不起时间,至于能提高多少成绩,就很难说了,似乎有得不偿失之感。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不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而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的人,就必须注重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结合目前教育教学现状,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开动脑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我校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和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
1.挖掘校本课程,服务化学教学
积极开发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不仅提高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也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如我校组织全校化学学科核心组成员编写了《漫步化学科技园》,深受学生的喜爱,有的学生看后很激动,说我几乎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真的使我大开眼界。
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同学们多思考、多合作、多探究,过去教学中老师演示实验多,而学生实验少。教师教学时大多按“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共同分析→学生记结论”这种模式教学,这样学生学会了应试,但学生的能力却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可以设计以下学生实验操作流程:“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反应原理→学生选择器材药品→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得出结论”。实验中对有些学生实验失败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查找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严密的研究问题态度。通过科学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体验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除了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我校还充分利用课余、周末时间,开放实验室,对化学有学习兴趣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化学探究实验,如在学习苏教版《化学2》教材第5页“活动与探究”钠、镁、铝金属性的比较时,尽管实验没有设计铝与水反应,就有一同学在下面问了一句:铝与水是否反应?其他同学就笑话他,如果铝能与水反应,那铝锅还能用吗?我充分肯定了提问同学的表现,我说铝锅不与水反应这是肯定的,但这就能说明铝就不与水反应吗?要求兴趣小组的同学带着这样的问题,利用时间到实验室做一下实验,到下周日的晚上,这个同学很兴奋的告诉我,他们的实验成功了。原来在我的启发下,他们找来一小块铝片,设法将其表面的氧化膜出去,先是用砂子打磨,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又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用水洗净后,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加热,结果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会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和乐趣,同时还使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得以升华,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3.举办化学晚会,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利用迎接或庆祝节日之际,面向全体学生,每学年举办一次化学晚会,由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演出形式向同学汇报成绩。内容:魔棒点灯;空瓶取烟;烧不坏的手帕;不安分的樟脑丸;鲜花变色;会游泳的鸡蛋;引蛇出洞等等。也可以搞化学专题节目:如“氮、磷专题晚会”,内容:萤光显字;揭穿“鬼火”的秘密;粉笔炸弹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化学知识的教育。
4.举办化学讲座,丰富学习内容
在准备讲座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普遍性及时间的阶段性,使学生听有所识、听有所获。主讲人一般由化学教师担任,或聘请校外的有关科技人员担任。讲座内容涉及比较广泛,诸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军事等等。我校曾先后举办过“氢能源与新能源”、“化学与人类的生存”、“揭开化妆品的神秘外衣”、“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深受同学们的好评,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扩大学生们的视野。
5.组织外出参观,激发学习热情
组织外出参观是加强化学与生活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积极性,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化学课。我们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向社会学习的机会,我校将“五醍浆”酒厂、油化厂、化工园区作为我校学生实习基地,并定期组织参观,并在此过程中恰当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化学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通过社会生活真实情景下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世界观。
6.开展特色活动,实现知识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小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旨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水平稍高的科技活动,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智力开发,能力提高。如分析贝壳、蛋壳、古币成份,分析水样、土样成份及其受污染情况;怎样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怎样从废电池中制取二氧化锰;如何识别真假农药、化肥,如何确定毛料、化纤的品类等,如何自制水电解器,如何自制汽水、冰糖、皮蛋等等。这些活动一般先由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后交教师审批再付诸实施,并定期评比,激励上进。从学生们的活动成果来看,他们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我们还常开展化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黑板报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化学研讨会、辩论赛等形式,促进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思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对疑惑的、有争议的问题学会查阅资料,做调查和参观,撰写化学小论文,提高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认知途径和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中核心和关键部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都有所体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赵小敏等.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活动学习[J].化学教育,2009,(4):8-10
1008-0546(2011)04-0038-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