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助推节能减排产业链

2011-04-20 08:51上海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薛飞
上海节能 2011年2期
关键词:能源技术研究所产业链

上海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薛飞

0 引言

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环境灾害是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发展低碳经济是克服资源有限性和保护环境的解决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经济系统向低碳模式转型本质上是建立在低碳能源基础上的产业链的转型,包括低碳能源资源开发,低碳能源转化和低碳能源消费。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基于三大背景。一是能源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在过去的十年间,“电荒”,“油荒”,“煤荒”屡屡出现;二是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三是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提出的短短六、七年时间内,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多项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等等,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旨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却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根据企业特点在产业链上寻找合适的定位是解决问题之道。

1 国内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一般而言,产业链的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专家学者对于产业链的研究表明,附加值更多体现在“微笑曲线”两端(图1所示),即设计和市场。产业链中的企业应致力于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即在左边加强技术创新,在右边加强以市场导向的营销与服务。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全球产业链分布格局中,“中国制造”往往是获得低廉的加工价值,而附加值高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仍然被发达国家控制。新兴的低碳经济产业链有着与传统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和分布相似的规律,因此借着产业兴起之际,中国企业应当加大对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的服务,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设备和工艺,并且发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提高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下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低碳能源技术作为创新的技术,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应遵循创新扩散的一般规律。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关于新技术的信息传播和扩散对于技术扩散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制约了当前低碳产业链的发展。

信息的缺乏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于节能环保技术的不了解,阻碍了低碳技术的采纳。以天然气分布式供能技术为例,该技术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热电联供技术,可以节约15%到30%的能源消费,初始投资在8年内收回。由于业主单位对技术的不了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虑,如工程施工是否会影响正常的企业运营,如何保证投资能够收回,如何操作运行等等,因此业主在做决策时偏向保守,阻碍了天然气分布式供能技术的推广。其次,信息的缺乏阻碍节能环保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大型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和设备制造商,资金密集度高,企业规模大,所有制多为国有企业,他们中多数是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金融机构对于这些传统能源技术比较了解,愿意为他们提供各种融资平台。与之相反,金融工作人员对于新兴的低碳技术和其应用模式不了解,对相关企业贷款的审核条件较为严苛,直接阻碍了产业发展。

尽管我们低碳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率先掌握低碳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占有领先优势;率先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国家,未来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能源资源定价等国际性政治经济议题中能够占有优势地位。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基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中船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在过去的十年间,在节能减排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形成完整产业链来解决发展面临的局部问题,将该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2 711研究所节能减排发展历程及经验

711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的船用柴油机研发机构,在船用柴油机和动力装置、舰船机舱自动化、动力系统集成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利用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711研究所在10年前开始进入节能环保产业,并且将其定位成为全所的战略发展方向。2002年,711研究所投资成立了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专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专项设备生产、低碳能源技术的系统集成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EPC)工程总包业务。2010年底,711研究所公司发起成立上海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专事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和运营业务。由此711研究所建立了从产品研发、设备生产、系统集成到工程实施和项目投资的完整产业链。在此发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从风电、光伏和生物质沼气发电等行业发展的经验看,缺少核心技术,或者核心设备在性能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这是我们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短处。我们越是发展自己低水平的“低碳经济”,越是拼掉了我们的宝贵资源,实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产业低碳化。

711研究所从一开始就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711研究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气机”,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利用热气机单机规模小、产品模块化、对燃料热值要求低、适合用于分布式发电的特点,重点对热气机的运用进行了拓展研究,目前已将热气机用于天然气热电联供、垃圾填埋气沼气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此外,711研究所还开发了填埋气回收处理技术、生物质废渣综合处置技术、污泥综合处理技术和电石炉尾气发电技术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

2.2 坚持系统集成应用

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运用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工程运用涉及电力、暖通、动力、控制、建筑等多领域的跨专业问题;二是其核心设备开发时间较新,设备集成的技术要求较高;三是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以保障用户的可靠运行。711研究所在注重核心动力装置的研发同时,意识到系统集成可以缩短先进的低碳技术与用户的距离,更好的帮助用户理解低碳技术,接受低碳技术和实施低碳技术。因此,711研究所为客户提供了节能减排技术实施的咨询服务,帮助用户分析热电冷负荷,优化系统设计。同时,在其服务客户的过程中,711研究所开发了方便运行管理的远程网络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通过远程监控和实时服务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系统集成服务。

2.3 坚持产业链整合

2010年711研究所和长江实业联合发展集团发起成立了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向客户提供节能和清洁能源服务的投资、运营公司。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的目的一是完善产业布局,二是整合产业链,借投资拉动相关上游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扩大工程总承包业务量。

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产业发展经验证明,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在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初期阶段,外国政府在中国实施了多个赠款项目和软贷款项目及技术扶持项目,帮助中国建设风力发电场,其目的之一是推动本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事实上,这些早期的市场开拓政策为他们本国的产业带来巨大收益。因此711研究所研究产业发展的态势,完善自身产业链,积极开拓市场,发挥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

上海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立足能源服务领域,以能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市场为基础,将重点开发城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大型工业废气/废热回收发电等项目。未来还将通过整合资源和业务延伸辐射太阳能热发电、污水污泥处置、高效生态农业等领域。结合目前的建设项目,下面对其主要业务领域做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3.1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业务

该业务领域是将小型高效的发电系统布置在用户附近,利用管道天然气为燃料发电,同时回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供用户采暖、卫生热水或制冷。三联供技术分为区域供能和楼宇供能两类,有稳定电、热、冷需求的场所是其目标客户,例如医院、宾馆、商务区等。该技术的采用可以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从35%提高到80%,与常规发电方式相比较在同样的用能品质下用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近一半。

3.2 沼气回收发电业务

根据沼气的来源该领域可以分成为垃圾填埋气发电、发酵工业沼气发电和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发电三类。基本原理都是有机物厌氧发酵后会产生沼气,沼气通过机械导排,经过脱硫、除湿、增压后可以作为燃料供发电机组发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此领域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3.3 工业余热利用业务

我国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石油、纺织等行业大量的余热、余压以及余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国家发改委把“余热余压的利用”列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以电石行业为例,烟气中粉尘含量高达100—150克/标准立方米,炉窑出口烟温高达600度,如果这些烟气能得以利用,将使这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单位产量降低电耗10%,并且大大降低烟尘污染。

4 小结

在政策支持和导向下,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低碳产业链正在中国逐渐形成。711研究所作为一家中央直属企业研究所,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发起成立了有不同业务侧重点的经营实体,专门从事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建设和项目投融资的业务,形成了从技术到实践,从投资到运营的完整节能减排产业链,具体业务涵盖了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生物质能回收发电和工业余热利用在内的多个领域。711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低碳产业链发展历程,作者愿借此文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专业人士分享企业发展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经验,共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能源技术研究所产业链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睡眠研究所·Arch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应用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