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票房的中国表情

2011-04-20 02:06王腾飞
民生周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电影票房阿凡达票价

□ 本刊记者 王腾飞

百亿票房的中国表情

□ 本刊记者 王腾飞

1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正式通报了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各项数据,其中,2010年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的统计结果尤为引人注目。这意味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在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9.5亿元的基础上起步,历经8年努力,终于突破百亿票房大关。

利好消息还有很多:2010年,中国电影国产片17部票房过亿,进口片10部过亿,国产影片票房总额为57.34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6.3%。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幅达到63.9%,不仅延续了2009年电影票房增长42.96%的强势表现,也使产业化改革以来年均增幅超过35%。此外,国产片单片票房达到1亿美元(《唐山大地震》)、进口片单片票房超过2亿美元(《阿凡达》),都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消息一出,坊间议论如潮。附议者固然欢欣鼓舞,认为中国电影非但没有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反而呈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电影产业持续好调,前景乐观。异议者则委婉表示,百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其意义也颇有不同。言下之意,百亿本应是一个基点,中国电影可以在其支撑下稳健前行;而非一个高标,努力登顶,然后就可烘托气氛,引导市场追高。

淡定:票房还可以更高

同样是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才刚达到创纪录的62.06亿元,仅仅时隔一年,该记录就被大幅刷新,而且一举突破百亿大关。对于2010年度电影市场火箭般蹿升的行情,业内人士表现得相当平静。

“正常的话,去年的票房应该是90亿。”北京新影联电影院线总经理黄群飞表示,这也是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因为引进了《阿凡达》,它多出来14个亿。所以去年过百亿,主要是《阿凡达》的功劳。”

光线影业总裁张昭则认为,除《阿凡达》、《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等现象型影片之外,全年500多部国产电影中有17部票房过亿、59部票房超千万,呈现一种全面开花的格局;与此同时,国外一些中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市场表现欠佳。据此而论,2010年的票房成绩应该是国产电影的集体荣誉。

不过,对于百亿这样一个业内人士都坦言超出年初预期的数字,仍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比实际票房还要略低。因为在二级市场(包括社区、学校、厂矿、军队等实体内能够放映电影的礼堂、俱乐部),新片发行一般不采取票房分账的方式,而是通过租片的形式完成,这部分票房有可能被遗漏。农村市场统计手段比较落后,统计结果不尽完善。还有就是,在三、四线市场或者说市、县一级的影院,“偷漏瞒报”票房已经成为它们化解自身生存危机的重要解决方案:根据相关规定,影院要将票房与片方分账,还要上缴5%的电影专项资金和3.3%的营业税,少报票房意味着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留为己用。

质疑:这么多人口,这么点票房

1月15日,演员孙海英在微博上放言:“关于电影票房过百亿,这是句笑话。算一下每人每票五十元,不过两千万人看;如平均四十元,也不过全北京人看。记住北京人口两千八百万,全国城市人口近四亿!”他不是质疑百亿的真实性,而是认为这个数字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前显得可笑。

网上最新得名“孙大炮”的孙海英,没有在计算中预设一个重要前提:观影人每年看十场电影。但他引用的数据和求出的结果却没有问题:电影平均票价在40到50元,光线影业总裁张昭又亲口证实,“(最近几年)看电影的永远在两三千万人里打转”。

观影人数徘徊不前,电影市场增容受限,票房成绩凭什么连年走高呢?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终于浮出水面:票价偏高。

《2010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5%,与发达国家0.5%的数据相比明显偏高。2010年年初,好莱坞大片《阿凡达》挟IMAX3D之威登陆中国,“巨幕”票价达到150元以上,暑期档推出《唐山大地震》的华谊兄弟,则直接号令最低票价上涨5元。两部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影片无形中托高了平均票价。

甚至在绝对数额上,境内观影花销也要高过境外。网友惊呼:在美国,《阿凡达》IMAX3D只要10美元!在台湾,《阿凡达》三人家庭套票只要100元人民币!

1985至1995的10年之间,中国电影票价曾经出现“N级跳”,从两三角钱涨到和目前价位大致相当的三五十元;而在低票价时代,中国电影市场有过今天的百亿票房也难以企及的辉煌表现:1991年电影票价仅为两元,当年的全国总票房却以23.6亿元报收,其中仅《周恩来》一片就获得2.7亿元的票房收入。

有分析认为,如果说票房成绩的突破是票价偏高所致,那么这个“一百亿”实不足喜。何况,高票价策略可能导致观影人群分化,部分人转向购买盗版光盘和进行非法网络下载,这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导演姜文在其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剧照。

期待:多建影院,少涨票价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解释高票价的成因:“票价高,主要是因为发展不足。”

对于所谓的“发展不足”,黄群飞的解读是“国务院专门发了文件。他们也意识到了,影院不足已经成了我们发展的一个瓶颈。”他表示,经常可以看到“好电影上映的时候,大家排队还买不上票。”

黄群飞对好莱坞市场做过多年的考察,据他介绍,美国目前保有的电影屏幕,确切数目是39717块,大约不到八千人就拥有一块。中美两国存在巨大的差距:2009年我国才有4700多块银幕、1600多家影院;平均下来每家影院不到3块银幕,显然这些单体影院有效银幕数太少。不过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前年年底北京市还只有375块大屏幕,去年年底就达到510块,“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还准备做到1000块。北京常住人口是2000万,这相当于每两万人就拥有一块大屏幕。“到了这个数量级,我们就可以改变目前向影院建设倾斜的产业政策,更多关注电影产品内涵的提升。电影行业毕竟是文化创意产业,永远都是内容为王的。”黄群飞满怀期待地表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并不像黄群飞一样,把影院的欠缺视为电影行业的“短板”,在他看来,影院的建设和电影品质的提升相辅相成,电影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但他同时也指出,2010年大规模的影院建设,对票房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无奈:票房约等于全部回报

票房总体看涨,但只有少数电影能够收回成本,多数入不敷出。陶虹主演的《米香》投资500万,全国票房不到10万;张瑜的复出之作《庐山恋2010》投资1000万,票房只有150万。

“从好莱坞的情况来看,只有十分之一的影片能够通过票房当年就收回成本,十分之四的影片,其投入要通过影院、家庭娱乐、电视等各种渠道组织营销之后才能收回。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片库,片库滚动着赚钱:电影发行之后,它还可以卖录像版权、电视版权,卖DVD和网络视频的版权。一部影片的著作权长达七十年,在这个期间不断地出卖版权,电影就会不断地增值。但中国的问题在于,后续市场太小,收回成本几乎全靠影院票房,这对影院的压力就很大。”黄群飞多少有些无奈地表示。

张昭更把目光延伸到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上。在他看来,电影可以拉动电子读物、游戏甚至主题公园的消费,电影产品价值的开发绝非制作VCD、DVD这么狭隘。据介绍,美国电影产业每年有70亿美元的产出,国内票房的份额仅占27%,电影后产品则占到73%。经典电影《狮子王》的制作成本是5000万美元,票房收入也不过1亿美元,电影后产品的销售额却高达6亿美元。张昭表示,目前国内电影业还很少有人涉足电影后产品的产业化,但后者却是值得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电影票房阿凡达票价
重返阿凡达
巧算票价
新年新气象,元旦来带头 2021年1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0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意料之中,整体表现平淡 2020年9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暑期档继续“遇冷”2019年7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用替换法求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