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加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2011-04-19 00:48:42袁心亿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图情院系学科知识

袁心亿

(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杭州 310027)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既面临着各种内外挑战,又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其责任使命、功能作用、发展建设等方面正经历着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因此,大力加强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尤其是加速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上乘的学科馆员队伍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 加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困难与不足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困难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地位作用、人员素质、工作水平及管理方法方面:

1.1 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地位作用未得到确立

高校图书馆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教学科研辅助单位及辅助人员的定位,其学术性、发展性、能动性、创新性未能得到较好尊重与体现。高校上下对其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落后于形势发展与实际变化,与其应有的地位及承担的重任不相适应,从而使专业人员或学科馆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受到制约。

1.2 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比较欠缺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比较匮乏。尽管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开始在学历结构上呈现高层次化趋势,在学科结构上呈现出配套化趋势,在职称结构上呈现出合理化趋势,但与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相比仍有不少距离,非图情或信息管理学科的毕业生缺乏图情或信息管理学科知识及技能,图情或信息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则缺乏其他学科背景知识及技能,更谈不上将学科知识及技能、图情知识及技能、英语、信息技术等融会贯通。这样就很难担当起学科馆员的重任。

1.3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水准还停留在第一代层面上

当今英美国家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水准早已发展到第二代层面,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水准还停留在第一代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服务面比较狭窄,服务水平为低层次重复,很难为对口院系、对口学科提供高效、精准、快速的各种信息服务,更难与高校中那些站在学科前沿的教授、博导、院士对等交流、共享信息。

1.4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与管理方式存在缺陷

一是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中,对学科馆员或类似人员都未设有专门机构管理,而是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业务岗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优化、高效管理。二是人才的流动机制、引入机制、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使学科馆员职位缺乏竞争力与吸引力。三是与相关院系的联系及合作方面缺乏相应制度保障,容易处于被动应付或名存实亡状态。

2 加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加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应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共同愿景,又因校制宜、切实可行。

2.1 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保障机制

一是应提高认识,全校上下都应充分认识到加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这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面性、挑战性、创新性及长期性的工作,意义重大,利泽久远。二是应加强领导,无论学校还是图书馆都应将这项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加以保障。三是应制定规划,包括长期规划、短期计划及年度方案,实现引进、培训、使用、发展与管理的一体化,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 进一步建立健全培训保障机制

一是分对象或类别培训。对已有的学科馆员应加强继续教育,通过组织其参加骨干高级研修班、高级访问学者等,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科、图情、研究并举的学术带头人;对新引进并具有学科馆员潜质者更应加强培训,通过组织其参加专题研修班或系统学历学位进修(获取第二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等,逐步成长为业务精湛、素质综合的学科馆员。二是分形式培训。在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的基础上,通过脱产进修、集中培训、远程教育、自主学习、岗位帮带、课题研究、下院系参与相关教学科研活动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三是按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分内容培训,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的放矢地设置培训主题或培训内容,如图情或信息管理学科知识及技能、其他学科知识及技能、英语或信息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综合素养等,使其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学科馆员与相关院系合作的三个渐进递升式阶段

2.3 进一步建立健全合作保障机制

一是应普遍加强校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校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国内外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合作,同时应充分发挥天、地、人等多种网络、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事半功倍的良好局面。二是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重点加强学科馆员与相关院系的联系合作,通过初级探索阶段、成熟提高阶段、发展深化阶段等多个渐进递升式阶段(具体见表),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的学术性机构。[1]

当然在部分高校也可采取“学科馆员—图情教授”的协作运行模式。学科馆员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背景、熟练检索技能及科技查新资质等,帮助相关院系师生采集、组织、传递和管理各种文献资源;相关院系推选出既热心于图书信息事业又全面了解院系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资深教授作为图情教授,负责向学科馆员提供重点研究方向、科研课题进展、新增专业设置、学科教材建设等信息需求,两者协同运作,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形成符合国情校情馆情的特色学科馆员体系。[2]

2.4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保障机制

一是应加强集中管理,特别是对条件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的学科馆员队伍,将其相对集中在馆内参考咨询部等工作部门统一管理,以有利于统筹协调、稳定连续与改革创新。对条件还不够成熟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学科馆员队伍,这些学科馆员一般分散在馆内不同的工作部门,对其进行人事上的分散管理和业务上的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和效用。二是应强化考核制度,制定符合校情、馆情的学科馆员考核制度或奖惩制度,对学科馆员的德、勤、能、绩、研等进行年度考核和周期评定,实行引进、培养、使用、成长等一体化、动态化管理,不断促进学科馆员的周期性提升与长期性发展。三是应引入激励机制,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学科馆员的地位待遇,如在课题申报、学术研修中优先考虑,做到事业吸引人;在职称评聘、晋职晋级中予以倾斜,做到信任鼓舞人;在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中体现优劳优酬,做到待遇留住人。

[1]李亚洲,张莲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DB/OL].(2010-01-25).http://www.lwlib.com/html/guan lilunwen/gonggongguanli/2010/0125/187466.html.2010-8-30.

[2]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编辑:傅 正)

猜你喜欢
图情院系学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品读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图书与情报(2020年6期)2020-04-06 03:25:19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图书与情报(2019年6期)2019-11-12 20:20:00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及展望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大学生(2016年7期)2016-04-29 10:12:06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