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璇
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告诉《财经》记者,表面上埃及反政府游行是要把穆巴拉克赶下台的夺权革命,但现在并没有出现示威者叫嚷上台的情况;相反,各派在积蓄力量的同时,互相妥协,想把局面维持到9月大选,让选票决定谁来领导这个国家。
三势力绸缪大选
目前,外界猜测副总统苏莱曼为首的亲穆巴拉克派、草根出身的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以及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M.El Baradei)为代表的亲西方改革派,将成为角逐9月总统选举的三大力量。
过渡政府能否顺利调处各派纷争,获取民众信任,是其角逐总统宝座的重要前提。不过,在接受美国ABC电台采访时,苏莱曼表示他本人无意参选,但殷罡认为不排除届时苏莱曼改变主意的可能。
从1980年开始,穆斯林兄弟会试图通过结盟其他政党进入主流政坛,2005年其代表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获得人民议会(即议会下院)20%的议席,这迫使穆巴拉克修改《宪法》,禁止以宗教为基础的政党参加选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高祖贵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的穆斯林兄弟会已经不是一个宗教极端组织,而是一个有政治诉求和力量的政党;他们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在埃及社会长期存在,代表了普通穆斯林和草根阶层。
“埃及的盟友美国,最怕看到政权倒向穆斯林兄弟会一边。”高祖贵告诉《财经》记者。穆斯林兄弟会与伊斯兰教势力保持距离,也正是為了消除美国等西方国家对 “原教旨主义”的忧虑。
高祖贵说,从政治理念来看,穆斯林兄弟会如果上台可能会用《古兰经》里的原则来治理社会,但会不会像伊朗那样搞政教合一,现在不好判断。
在示威发生后回国的IAEA前总干事巴拉迪,也被看作可能的总统候选人之一。但在殷罡看来,巴拉迪并无太多胜算。“1月25日游行,27日他才回来;他二十几岁便当了外交官,搞‘洋务,为西方媒体熟悉,但没有选民基础和军队的支持。”
埃及阿尔-阿赫拉姆(Al-Ahram)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的分析师奥卡沙(Said Okasha)对媒体表示,埃及军队有一个特殊的文化传统,他们只尊重行伍出身的领导,军队很难接受一个平民出身的总统。
避免颠覆性变化
哈佛大学对中东革命史颇有研究的教授阿米特奇(David Armitage)对《财经》记者表示,“也许埃及政府认为自己的社会结构比突尼斯好很多,也许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机器非常自信。而美国政府也完全没有针对反政府游行的预案,他们满脑子都是中东的战争与和平,还有以色列。”
游行爆发后,尽管面临道义上的指责,美国最初并不愿意穆巴拉克立即下台。埃及《宪法》规定,总统下台后必须在未来60天内选出继任者,美国担心士气正旺的穆斯林兄弟会捷足先登。
此外,美国媒体也一片悲观。美国学者哈迪克(Robert Haddick)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称,不管穆巴拉克下台后谁将执政,美国要和埃及继续保持盟友状态,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田文林对《财经》记者分析说,游行一开始让美国为难的是,穆巴拉克是其在中东的长期盟友,如果倒穆,谁来替代他才能保障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公司在2月2日至5日进行了一项调查,让美国人评选“哪个国家发生的事对美国最重要”,结果显示,45%的美国民众认为埃及发生的事对美国“至关重要”,34%的人认为重要,18%的人认为无所谓,综合排名第9位,排在中国、朝鲜和伊朗等国之后。
美国国会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埃及对美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历史经验表明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埃及的社会、政治、军事往往是他国的标杆;第二,埃及在阿拉伯国家里立场最中立,让它游走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和美国之间最为合适;第三,埃及1979年和以色列签订的《埃以和平条约》对中东局势贡献显著,需要埃及继续维护;最后,美埃军事合作在1991年科威特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让美国获益匪浅。
据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除了有战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2001年至2008年,美国对外提供的经济援助里,以色列和埃及是最大受惠国。
但美国从一开始就并非毫无保留地支持穆巴拉克。去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华盛顿会晤了埃及外长盖特(Ahmed Aboul Gheit)。当时,埃及正在举行每五年一届的人民议会选举。美国官员对埃及政府无视他们要求派驻国际投票监督员的请求非常恼火。
经过一周酝酿,美国政府的态度从开始的暧昧、逐渐谨慎转向了对民众运动的支持。1月31日,白宫发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表示:只要穆斯林兄弟会放弃暴力、支持民主,美国将接受他们出现在新政府中。
田文林说,目前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是各派妥协,通过民主程序形成一个政府,把代表草根的穆斯林兄弟会和代表“海归”的改革派都吸纳进来,继续保持埃及的稳定。
(摘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