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住出版安全的五大节点

2011-04-16 07:53巢会平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供热稿件

□巢会平

(江城晚报,吉林 吉林 132002)

把住出版安全的五大节点

□巢会平

(江城晚报,吉林 吉林 132002)

保证出版安全是所有报刊生存的根本,是编务工作的头等大事。现实当中,有无数惨痛的教训能证明这一点,促使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能不谨慎。

无论是值班总编辑、编委还是编辑部主任、编辑,每天面对纷繁芜杂的出版事务,要有效地保证少出错,不出大错,必须工作起来胸有成竹,有明确路数和精准靶点。这促使我们在精通基本业务的同时要很好地进行梳理,找到抓手。总结实践经验,把握以下五大节点,对保证出版安全至关重要。

对重要时政经济类稿件要予以特别关注

重要的时政经济新闻是所有报刊的主菜,最吸引受众的眼球,也最受报道对象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关注。原因在于,这类稿件往往有领导活动,有重要的政策或经济数据等。不出纰漏,皆大欢喜;稍有不慎,麻烦很大。

概括来说,此类新闻容易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重要领导的姓名、职务、排序;特定人物的工作单位、年龄、履历;党委、政府重大方针和政策的提法;重大事件中的关键时间表述;重要经济新闻中的敏感数据;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微观和宏观的措施要结合起来:

编校岗位的人员和职责范围应定期调整。这有助于编校人员把工作兴奋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解决思想懈怠和差错防范意识降低的问题。同时,业务范围的拓展,也有助于编校人员能力的提高,解决“专”而不“通”、适应性差的情况。

根据岗位的不同,每个人的工作重心要分清,权力和责任要尽可能详细的明确。只有各自守土有责,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版面和稿件中隐藏的问题才会无所遁形。

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的树立和深化,需要培养教育,更需要制度强力的保障。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大家熟读熟记。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出现差错后处罚不手软,明确标示红线。

对言论和人物专访的一些提法要把好关

时下,很多报刊特别是都市类报刊对新闻时评等言论稿件很重视,希望借助它传达某些声音,增强刊物的思想性,提高战斗力。但是,正确把握这类稿件的观点阐释和整体导向不是很容易,有时搞不好就会出问题。

稍早前,有作者写了一篇言论,指出惩处公款出国旅游,关键是激活外部监督。在列举论据时,说“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公款出国旅游案件165件。全国有3000多个县级以上地方行政区域,在公款出国旅游成为一种变相福利的当下,实发的案件肯定多于165件。”这明显是无具体数据的想当然,论证不能严丝合缝。

国产“嗡嗡祖拉”打进了南非世界杯。有文章谈及这一现象时说: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希望,包括足球在内的许多经济社会领域,都应当寄托于以“家庭作坊”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这个立论就失之偏颇了,甚至可以说带有“方向性”的错误。

再比如,有的文章提出“关系是企业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也引起极大争议。

同样,编辑人物专访稿件时,对属于个人观点的东西也要分外留意。

一次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说:“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象始终得不到缓解,根本原因在于铁路票价太低。”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令刊发该报道的媒体相当尴尬。

所以,编辑在面对言论和人物专访稿件时,头脑中一定要多设一道防线,充分认识到事物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千万草率不得。实践中,有四个指标对评判该类稿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要看文章给出的论据是不是论点的充分必要条件,以此衡量文章整体导向的中正与偏颇。二要看文章所说是否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只有贴近社会,贴近群众,文章的实际功能才能显现出来。超出这个范围,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还是好的,搞不好会引起误会,引发其他的问题。三要看文章与社会情势的融洽程度。很多事情,事实摆在那,道理也简单,但社会情势的发展很敏感,暂时不适合说。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就会费力不讨好。四要看文章摆出的事实、论据和推导的结论是否符合当下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人们当下的生活规范和社会运行规则总是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如果文章所说的事实与列出的观点与之冲突,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就不是现实所能接纳的。

对法制稿件的编辑要体现专业和逻辑概念

关于法制新闻的报道和法制稿件的编辑,一直受媒体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应该说研究得比较深,总结了很多经验。现在,法律常识类的差错在报刊上很少见了。但是,对稍微复杂一点的法律问题、法律逻辑,有的编辑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刊发的稿件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2004年11月,吉林省某报报道,“备受关注的磐石‘9·29’抢劫运钞车的凶犯杨超、孙锋被磐石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死刑”。很多读者给报社打电话指出一个问题:磐石市只是一个县级市,而县级人民法院是没有死刑判决权的。经过查证,编辑发现,实际情况是,判决书是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法官在磐石市人民法院宣读的。采访、出版环节都稀里糊涂就把稿件“放”出去了。

再举一例。

2007年10月,某报一篇报道中写到,“日前,我市一名城管协管员在执法时被恶意报复,头部和手臂受刀伤”。初一看,像没什么问题,可仔细琢磨,读者会有疑问:城管协管员有执法权吗?直接说其执法妥当吗?事实上,按照有关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参加统一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取得省人民政府统一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不在行政执法岗位的人员以及合同工、临时工不得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可见,该稿确有瑕疵。

法制新闻稿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很值得专门研究。要有效杜绝差错,从出版环节来看,编辑提高法律素养是根本途径。一些报刊社的经验具有推广的价值:从科班出身的记者中选拔法制版编辑,将一些问题在初始环节就予以解决,保证稿件的安全性;重要稿件、专业性强的稿件,编辑审完后,及时送交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把关;安排专人负责问题稿件的集纳、总结,及时公布警讯,尽量不犯类似错误。

编辑舆论监督稿件要做到严丝合缝

实践中,舆论监督稿件的选题、研究、采写等一系列过程都是群策群力。一般来说,事实性差错极少出现。那么,编辑接到稿件后该做什么呢?我们的经验是:从头开始全方位审查。通过细致入微的思考、核对、调整,使稿件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在北方城市,冬季供热质量投诉一直是热点。供热期内,媒体常围绕用户投诉做一些调查报道,从而对供热单位实施监督。一些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照片:用户手指温度计,对温度不达标义愤填膺。记者据此跟踪追击,对供热不达标予以定性。操作如此“轻车熟路”,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自以为用户拿起温度计,我们就掌握了证据,就可以对供热质量评点一番。但是,当供热企业不再沉默,跟我们认真理论,我们会理性地发现,其实很多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室温不达标,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与房屋质量和保温效果等都有关,能简单地断定就是供热质量不好吗?另外,测温的说道极多:是否由权威部门进行?是否有科学仪器?是否遵循严格的测量方法?等等。如果较起真来,我们的一些说法、写法还真是有漏洞。

另外,一些舆论监督稿件中常有“记者踏查发现情况属实”的话,这也是不妥当的。基于媒体的职责及专业调查的特定要求,记者无权下这样的结论。

总的来说,编辑在审阅舆论监督稿件时,有三大功课务必做好:

一是要注意时间、地点、人名、职务及相关规定的正确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舆论监督稿件对“5W”的要求比一般新闻稿件更为严格。模糊的时间、地点,不完整的人名、职务,叙事上的要素缺失,必须要核查。二是稿件中所说的每一个事实,要查是否有清楚出处:要么是记者看到的,要么是某个具体的人物介绍的。同时,一方所述,要与另一方印证,并要有相关证据支撑。三是要特别注意舆论监督稿件所体现的程序正当性问题。编辑除了要审核事实,也要看采访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有打“擦边球”的问题,以免让人揪住辫子,造成自己被动。

对敏感内容稿件的编辑要严守规矩

新闻报道中,通常会涉及很多敏感内容,比如民族、宗教、军事、国家历史、边疆地理、港澳台、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方面的问题。在面对具体稿件时,编辑一定要绷紧神经,调动一切所学知识,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相关法律规定。这是处理此类稿件的不二法门。具体操作时,有两条经验值得强调:

坚决实行敏感内容稿件送审制度。对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请示。对确实存疑的、拿不准的,一律不发。

有相同内容电稿的,要与之对照使用。特别是要参照国家级权威媒体的稿件,以免横生枝节。

总之,对一名出版岗位的工作者来说,遵守有关制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模式,无疑是保证出版安全的根本之道。

(本栏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供热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