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源头水资源保护与开化县经济发展研究

2011-04-14 23:27兰章宣
陕西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开化县林地污水

兰章宣

(浙江省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1 开化县生态环境概况

1.1 开化县主要河流概况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发源地,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南北长66km,东西宽59.2km。县境东北连淳安县,东南接常山县,西和正南与江西婺源、德兴、玉山县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236.6km2,其中山地面积1893km2,占总面积的85%,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开化县境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属钱塘江水系的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马尪溪,流域面积2092.11km2,其中开化境内1947.16km2,四溪均在华埠镇附近汇合。

1.2 开化县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质情况

1.2.1 开化县水资源量分布情况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上游,境内四条主要支流除池淮溪发源于浙赣边界外,其余河流均发源于本县,所以入境水量不多,总计1.76亿m3,其中马金溪 1.09亿m3、池淮溪0.08亿m3、龙山溪0.59亿m3。境内除马金溪、马尪溪流域有少部分面积的水量流入县境外,出境水量主要包括两部分:饶河流域的苏庄、下庄溪流经江西注入婺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98亿m3;境内绝大部分水量均经华埠镇由常山港入常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4.5亿m3。

1.2.2 开化县流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开化县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据环保部门监测,就COD、总氮、总磷而言,农村农业面源的污染在全县总体污染负荷已超过了工业企业,且从发展趋势看,农业面源由于其面广且分散,难于集中治理。全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华埠镇和马金镇,废污水经各溪流最终全部纳入常山港。目前开化县还没有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河道,使开化县水环境受到了污染。

1.2.3 开化县流域内水质变化情况

开化县的地面水总体情况基本良好,而且水质比较稳定,但目前尚无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无法集中处理,沿河两岸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致使县城下游河段水质变差。特别是枯水期,呈加重趋势。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和整治措施,水质将进一步恶化,面积将逐渐扩大,使目前水质较好的水体也将面临着受到污染的威胁。

2 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对开化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对林区农户的影响

(1)林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户收入降低。

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林区农户收入明显减少,导致许多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如子女教育的费用、养老的费用、看病的费用等。农户普遍认为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缺乏资金、技术落后、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度。

(2)失去了传统的务工机会,社会问题突出。

水资源保护工程前,农户可以在林业的生产、管理、木材加工与运输等环节获得务工机会。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农户丧失了这些务工机会。为了生存与发展,农户不得不考虑另谋出路,所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就成为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2.2 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工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封山育林,木材的禁伐和限伐。而木材产量下降对地方政府形成的财政收入减少和支出的增加两难矛盾。一方面是财政收入的减少。木材收入是林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禁伐和限伐致地方政府税费收入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增加。比如,政府安置林业下岗职工的费用,水资源保护工程地方配套资金的费用等。

3 水资源保护与开化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建立受水区对水源区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开化县是浙江省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本着“谁受益、谁付费”,“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进行补偿。将生态补偿纳入省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水资源费征收返还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开化县财政较困难,解决水资源保护工程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难题,确保工程地方配套资金能实数如期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水资源保护工程主体的积极性。

3.2 完善林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建立林地使用权二级市场,实行林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开化县通过实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进行林地使用权评估与抵押,一方面使广大林地经营者获得小额贷款,解决林地经营与发展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盘活水资源保护工程区域内的森林和林地资产。但是实际运作中也存在着环节过多,流转成本过高,后续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此,政府应该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林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减少流转环节,降低流转成本,增强服务意识。

3.3 坚持走生态资源经济化道路

(1)非木材产品类型经济化道路模式。

开化县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茶叶、竹笋、野生菌类、森林蔬菜、野生中药材等,其品质高,质量好,是农民主要副业收入来源。因此,可选择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资源品种,选择适宜的发展项目,通过政府引导、以森林经营者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具当地特色的非木材产品类型经济。

(2)森林旅游类型经济化道路模式。

开化县拥有1025年的建县历史,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是浙西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然存在着旅游项目散、乱、差的问题。为此,政府对全县旅游项目做出系统的规划,通过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短板。同时,处理好投资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让当地居民尽量参与到旅游关联产业的中去,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找到新的经济生活来源。

3.4 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是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水泥、小造纸、小化工、小砖瓦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发展两硅、糖醇产业等优质项目腾出环境空间。二是确立项目引进的绿色门槛。立足钱江源头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环保底线,把好项目的选址、审批、验收三个环节。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对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附加值。比如两硅产业,目前,全县共有10家有机硅企业成功利用有机硅单体废料开发有机硅下游产品,这既有效利用了资源,节约了生产成本,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2)注重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

开化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拥有承接资本输出型产业转移的资源优势,开化县政府紧紧围绕“产业集群”的布局,坚持产业集聚和要素集约利用相统一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招商工作。如重点加强与“两硅”等产业集群相关的项目引进。加强项目策划,对招商项目进行了梳理,从政策、市场、行业、生产要素、交通、资源等方面着手,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强化督查,确保项目如期履约,如期建设,如期投产。

4 结论

开化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执政理念,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各项措施,实行产业转型,以“经济发展,环境优先”引资理念把好项目的绿色门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以两硅产业为主导,以产业集聚和要素集约利用相统一原则,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将工业园区作为城乡对接的关键节点,通过工业发展,解决林业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符合开化县情和浙江省情的水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的路子。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开化县林地污水
处理污水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