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

2011-04-14 22:41王勇强
山西水利 2011年6期
关键词:汾河干流排放量

王勇强

(晋中市水利局,山西 晋中 030600)

1 流域概况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水土严重流失区,黄河干流经山西省段的长度755km,面积9.71万km2。汾河属黄河水系的一级支流,全省流域面积3.947万km2,干流全长716km。按流经地形地貌,将流域分成上、中、下游3段。晋中盆地处于汾河中游段,干流流经晋中段的长度为128km,流域面积8519km2。该段由祁县马家堡入境,至灵石县石柜村出境,进入汾河下游灵霍山区,境内中途汇入汾河的较大支流有潇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文峪河、静升河、段纯河等,但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在这些河流上有中小型水库23座,总库容8000余万m3。汾河流域在晋中境内涉及的县市行政区有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 7个县(区),其中干流涉及祁县、平遥、介休、灵石4个县(市),共24个乡镇159个自然村,居住人口29.8万人,耕地面积2.87万hm2。干流沿岸企业224户,是工业集中区域。

2 水环境现状

2.1 水资源特征

晋中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525mm,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集中在7—9月,河川径流量的65%集中在汛期6—9月,其他时期几乎无径流,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汾河流域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由于长时间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进一步恶化。而且河道干流断流天数逐年延长,从兰村水文站到义棠水文站160km河段,在非灌溉引水期基本处于断流状态。其中兰村水文站从2001年起每年断流天数一直在250d以上,汾河二坝和义棠水文站的断流天数超过140d。由于晋中汾河干流段自然径流量明显小于汾河下游有泉水补给的晋南盆地,河流对废水污染物的稀释和自净能力很小,加之河流上游兴建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剧了河流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分配的不平衡,对河道生态需水的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外,流域内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47m3,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与此同时,近年来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日趋严重,漏斗范围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据统计,汾河流域煤矿开采年矿坑水产出量约1.3亿t,直接破坏水资源总量约4.1亿t。汾河流域1980—2000年平均地表水利用消耗率64.8%,同期年平均汇入黄河的水量为5.85亿m3。从1997—2006年10年间年平均汇入黄河的水量仅3.02亿m3,汾河地表水利用率高达80%以上,远超过40%的合理利用限度。

2.2 水污染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域内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污水处理矛盾日益突出。流域内城镇人口约60万,日排污量1300万t,而目前境内流域7个县(区)中仅有2家建有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市政水处理工程的滞后性与水处理需要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突出。汾河流域的7县(区)是晋中市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26.4万hm2,工矿企业68家,而沿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退水渠后汇入汾河。由于农田灌溉水的严重短缺,当地农民只有利用这些污水来补给,同时,这些污水经干渠下渗断流,对当地的农作物、土壤及浅层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汾河作为晋中市最主要、最重要的河流,同时也成为近10年来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范围最广、污染项目最多的河流。从祁县马家堡进入至灵石南关出境,其干流上布设6处监测断面,从近几年检测结果看,均为超Ⅴ类水体。河流内除汛期有洪水外,其余时间均为污水,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

据统计,汾河全流域年均废水排放量4.37亿t,占全省废水排放量的42.3%,其中:排放生活污水2.7亿t,工业废水1.67亿t。受太原废水排放的影响,晋中段断面以上年废水排放量2.3亿t。主要指标COD(化学耗氧量)排放量16249t,入河量12187t,其中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占主导地位。

3 生态修复与保护目标

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防污措施相结合,坚持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保护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兴水战略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加快赶超发展、实现惠民富民目标相结合,通过对流域河道疏浚整治,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防护能力,提高汾河干流的自然功能;通过对流域沿河污染源的关停、淘汰、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依法关闭违法排污口,实现生活和工业污废水闭路回用或零排放;通过建设一批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通过修复植被和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汾河流域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整体跃升。

4 治理前后效果对比

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虽然汾河干流晋中段仍为污染最严重、水质最差的河段,沿程所设监测断面水质均为超Ⅴ类水体,但水质出现了明显好转,污染物含量大幅下降。以污染最严重的义棠水文站监测断面为例,2009年氨氮平均含量59.8mg/L,与2006年的209mg/L相比呈大幅下降趋势;2009年COD平均含量81.7mg/L,与2006年的286mg/L相比呈大幅下降趋势;2009年氟化物平均含量1.5mg/L,比2006年下降2.31mg/L,下降幅度74.8%。

5 防治措施

第一,健全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制定流域管理法规,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水环境质量,防治水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河流水体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必须在各级政府、工矿企业内部设立水资源保护机构,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水环境质量目标和流域管理法规,管理和监督水环境质量。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配合环保、水资源等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发现一处,处理一处,治理一处。

第二,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并将城市排水管网逐步实行分流制,规划建设废水回用工程。城市生活污水作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重点来抓,要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有效发挥其净化效益,加大对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回收。依据水环境功能用途要求和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建立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优先保护好生活用水水源,使其不受污染。

第三,以水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和调整工业结构,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乡镇企业污染防治法规,使新增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针对重点污染源推行污染物总量核定制度,逐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据统计,汾河流域现有大型排污企业35家。作为重工业生产基地的组成部分,粗放的生产工艺和随意排放成为工业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核定其排放标准,控制其COD排放量。同时在生产工艺流程上,积极引进和开发无废或少废、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业技术,研究适合流域工业特色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废水处理利用和资源化技术,推行清洁生产,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坚决杜绝重生产、轻管理、忽视污染的思想,确实控制水资源浪费和废水排放量。

第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潜力产品的同时,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由高耗水农业向节水农业转变,在全流域内建设生态农业县市,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减少河流入渗量。同时,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布局,科学调节调度水资源水量,使水资源的环境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

6 结语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污染问题愈加凸显。因此,应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对水环境的需求出发,确定社会和环境可承受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产业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综合利用力度,发展高型产业技术,真正改善汾河水环境,使汾河水长流常清。

猜你喜欢
汾河干流排放量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汾河水韵
新疆额敏河干流防洪工程施工分析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甘肃黑河干流中游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