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梅
(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 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486mm,水资源总量13.35亿m3,人均水资源量629m3,亩均水资源量345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低于全国及全省的平均水平。全市现有各类供水工程4.4万座。有水库2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6座,总库容 4.94亿m3,死库容 0.69亿m3,已淤库容2.13亿m3。全市总用水量2.35亿m3,其中:工业用水6198万m3,农业用水7750万m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1823万m3,城镇公共用水861万m3,林牧渔业用水4122万m3,生态环境用水334万m3,缺水 2463万m3。
(1)用水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全市工业特别是石油、煤炭等用水量较大且增速快,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40%,自来水供水管网输水损失率均在20%以上,生活用水综合定额平均较低,农业灌溉输水损失大,平均渠系利用系数不足0.5。有效的节水运行与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水的浪费与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2)蓄水工程少,供水设施不足,缺水矛盾突出。
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6月~9月份降水量可占到年降水量的70%,且控制性蓄水调节工程很少,全市已有各类水工程多为小微型工程。现有的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不断减少,效益难以发挥。
(3)水污染形势严峻。
近年来,由于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采以及工业、城镇废污水的大量排放,全市河流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87万km2,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000t/km2。延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水资源相当紧缺,始终是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1)节水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延安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煤炭、石油矿产资源,“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延安将发挥油、煤等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两基地两园区”,将陆续有一批有影响的工业项目在境内建设投产,且已被列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而基地建设很大程度上受水资源条件限制,水资源先天不足对延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提出了十分紧迫的要求,抓好节约用水将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用水量,增加水的有效供给,符合国家能源建设政策要求,因此保障基地顺利建设用水必须要开展节水工作。
(2)水资源短缺是延安市的基本情况,节水是缓解当前各行业水供需矛盾的长期有效措施。
延安市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各行业用水量急速增加,使得延安市水资源的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缓解各行业严重的缺水矛盾,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取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杜绝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严格实行节约用水。
(3)节水能减少排污,优化环境。
范坚强从办公桌上拿出一个塑料盒,取出金鱼饲料,往鱼缸里抛了几颗,慢条斯理地说:“不错,一开始就是为了谄害你,而且,我特地选择苦根作为牺牲者,你知道为什么吗?”
节水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浪费、减少污水排放量。节水可以减少排污,净化环境,有利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
根据延安市实际情况,制定严格实行节水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标准,依法节水。建立可操作性的奖罚措施,采取有力措施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施新建项目的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用水计量、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对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产品和设备进行淘汰制度。建立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不予核准,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等制度。制定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等多项制度和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和配置水资源。编制《延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延安市节水型社会规划》,在客观评价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科学预测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需水量,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整体配置方案。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实施地表水、地下水水源的统一调配。在用水方面,加强了不同生产行业用水的合理配置。二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再生水回用。加大了污水收集处理投资力度,延安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万t,规划将新建污水处理厂,以保证污水基本上都能得到处理。延安市规定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企业及成片开发的工业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中水设施。
一是农业节水。将大部分水稻种植面积调整为水浇地和经济作物,到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全部调整为经济作物。规划到2010年全市29.3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中喷滴灌3.68万亩,微灌5.72万亩,低压灌溉7.55万亩,其他节水灌溉面积12.37万亩,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5;到2015年全市41.7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中喷滴灌5.22万亩,微灌8.43万亩,低压灌溉10.58万亩,其他节水灌溉面积17.48万亩,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9。
二是工业和城市节水。通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火电工业水冷机组到2010年全部改为空冷机组。2010年,一般工业用水提高重复利用率,由3%~20%提高到20%~35%,2015年达到35%~45%;减少输水损失,由11%~16%降至7%~12%,2015年降至5%~10%;减小城市管网漏损,由12%~18%降至10%~15%,2015年降至8%~12%;通过改造旧管网,到2010年全市城镇自来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2%以下,2015年降至10%以下;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到2010年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25%以上,2015年提高到40%以上。
利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普及节约用水的科学知识,组织各界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要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宣传周”集中开展大规模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要加强舆论监督,设置节水监督电话,对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行为公开曝光,树立人人节水、自觉节水的社会风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水的良性运行的供水水价体系,各级物价主管部门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供水水价,逐步使水价到位。改革供用水管理体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水费计收的透明度,全面实行按水量计收水费的办法,提高水费的实收率。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的用水实行差别水价,使水价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节水法制建设,尽快制定节水法规,建立和完善各项节约用水的制度,建立有利于节水工程的良性运营机制。根据防洪、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等水事务需要,建立城市水事务管理体制。
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指导、监督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水土保持局,作为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起“拟定节水政策、编制节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监督全社会节水工作”的职能。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负总责,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尽快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门人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站在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层层落实各项任务,抓紧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确保全市节水目标顺利实现。
建立市、县(区)二级节水发展基金,增加各级财政对节水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积极拓展和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各级融资渠道,为实现节水目标提供资金保证。
积极争取把节水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列入本地区的科技发展计划。在节水发展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换。促进节水技术中介、咨询、设计及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科技人员从事各类节水技术服务。
总之,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延安市水资源量少是客观条件,社会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是终极目标,这就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始终存在,为保证发展,必须把节水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来推行。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