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交口灌区发展新局面

2011-04-14 21:29田建民
陕西水利 2011年3期
关键词:抗旱水利发展

◎田建民

2011年新年伊始,水利人迎来了两个春天,一是大自然赋予的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给予水利发展的春天。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一号文件原文及有关评论,学习贯彻省水利厅两个会议精神,对中央一号文件有了比较浅薄的认识,并结合交口灌区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一号文件形成了初步的思路。

一、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水利改革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洪旱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正处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还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都迫切需要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都迫切需要深化水利各个领域改革,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英明决策,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重视。

二、一号文件对水利改革与发展定位准确、体系完善、重点突出。

战略地位定位准。连续七年的一号文件无疑是全党、全国的风向标、指挥棒,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一号文件与以往七个一号文件有所不同,它显得更具体、更细致。它科学地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方位决定方略,定位决定摆位。毋庸置疑,一号文件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位置。首先定位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其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第三是农业的命脉,第四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第五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

体系建设针对性强,科学完善。无论是战略定位,还是突出位置,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障。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文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和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四大体系。四个体系中目标明确、指标量化、任务具体。特别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等更为具体。这些措施是面对水利建设薄弱环节和政策不完善或滞后而制定的,针对性强,科学完善,也体现了党和国家认识问题、不回避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必将很快解决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滞后与发展需要的问题。

突出了工作重点。一号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薄弱环节建设。二是全面加快大江大河治理、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起一套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是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水利发展体制机制。这五大任务中有解决最薄弱问题,有解决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有保障投资问题,有制度建设问题,有体制机制问题,是水利改革与发展指导思想及体系建设的落脚,是实现水利改革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今后水利工作的目标。

通过这些部署,把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具体化;使水利工作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特别是一号文件的具体性和细节性,对于我们基层水利工作者来讲,更便于理解、便于落实。

三、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思路和措施

一号文件为灌区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交口灌区来讲:灌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的政策性支撑更加牢靠,灌区水源调蓄工程及恢复扩大灌溉面积工程有望立项,田间工程建设投资得到落实,斗以下工程管理主体更加明确,续配项目和改造项目力度将继续加大。一号文件更为我们带来了压力和责任,如何学习好、贯彻好和落实好文件精神和将要出台的《陕西省贯彻落实意见》,是今后灌区工作的主要任务。

交口灌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水利发展新机遇,积极贯彻全省新的治水思路,以抗旱灌溉为中心,突出项目建设和体制改革两个重点,着力谋划灌区水源调蓄工程、灌区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工程和灌区排涝工程三件大事,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交口灌区事业新局面。

抗旱灌溉是交口灌区立局之本、生存之基。因此,以抗旱灌溉为中心,努力打赢抗旱灌溉总体仗,确保灌区粮食安全,保持灌区和谐稳定,是我们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的首要任务。一是要继续强化抗旱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和理念,落实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大灌区在我省抗旱减灾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要坚持“快抢、灵活、结实、安全”的用水指导方针,牢固树立防旱抗旱的思想,科学制定灌区抗旱预案和旱情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工作抓早动快,供水适时偏早,服务优质规范,使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三要认真落实“水价公示、终端水价、开票到户”三项制度,使国家农灌水价政策执行到位。四要投资建设水质监测设施,实施水源水质监测,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突出项目建设和体制改革两项重点。从中央到地方对水利建设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幅度之大,历史罕见,省委、省政府又把今年确定为水利建设年,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至上、项目为先”的思想,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抓好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夯实灌区发展的基础。在项目建设上,当前要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个是抓好以节水续建项目和泵站改造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骨干工程建设,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建设干支渠道的衬砌加固任务和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另一个是按照省上“三费”质押贷款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按照“西扩内改周边恢复”的思路,认真做好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的实施计划。重点做好灌区40万亩改善工程、28万亩恢复工程以及6万亩扩大工程的立项和实施工作,彻底解决灌区供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灌区灌溉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进一步提高灌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能力。在体制改革上,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落实双补政策。按照上级的总体安排,认真做好水价补偿和高扬程抽水电价财政补贴政策的调研、摸底、测算工作,加大汇报力度,争取双补政策早日出台实施,以从根本上解决灌区多年存在的政策性亏损问题,为灌区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础,让灌区群众和全局职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渠以上继续落实和完善职工段长的管理责任,斗以下积极推行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力争在五年内使农民用水协会覆盖全灌区,并以斗为单位组建浇地专业队,送水到田间,服务到农户,真正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富有交口特色的基层用水管理模式。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在全省事业单位有关管理办法出台后,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突出效益”的原则,积极实施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拉开薪酬差距,打破平均主义,使干事的人有回报、有突出贡献的人有重奖,全面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全局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氛围和导向,推动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从长远发展考虑,谋划灌区水源调蓄工程是关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我们设想并经过充分论证,计划在石川河入渭处,修建一座库容600~80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以有效解决灌区在渭河来水不足、含沙超限和水质超标期间的灌溉问题,进一步提高灌区的供水保证率。调蓄工程我们计划上半年拿出可研报告,在组织专家咨询后上报省厅审查。交口灌区不但承担126万亩的灌溉供水任务,同时又承担117万亩的排涝任务,多年来排水渠系工程由地方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工程毁坏淤积严重,2003年和2011年因地下水位上升,内涝和土壤盐渍化灾害泛滥,直接影响灌区粮食生产安全。为此,我们要和地方政府一起,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计划对76万亩地下水埋深在0~5米范围内的排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以从根本上解除灌区的内涝隐患。

思路以明晰,目标已确立,关键在落实。我们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在省水利厅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统筹交口改革与发展,整体推进交口灌区水利事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抗旱水利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