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关键环节提升服务能力构筑坚强有力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2011-04-14 13:40海林市水务局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12期
关键词:水务服务体系水利

□ 海林市水务局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中国虎乡”、“中国猴头菇之乡”美称,是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和牺牲的地方。行政区域面积8 7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万亩,辖8镇、112个村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可持续城市计划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黑龙江省“十强县”第6位。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 005元。

我市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始终坚持统一管理的水务一体化模式,局机关设置灌区水库管理站,8个乡(镇)分设水务站,属水务局派出机构,人、财、物垂直管理。我市坚持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从关键环节入手,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解决安全饮水、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先后荣获了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先进集体、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市等称号。市水务部门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体制改革,强化水利服务保障

为适应“三农”工作发展需要,我市以水管体制改革为突破,不断强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市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组织、人事、劳动、审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水管体制改革,纳入目标管理,摆上重要日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究等方式,制定了《海林市水管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理顺海林市水务局直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通知》,完成了河道堤防站、水资源管理站、设计队等3个市直属事业单位、8个乡镇水管单位和1个基层总站改革,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将“两费”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灌区管理总站被破格提升为副科级管理单位,解决了制约水务发展的根本问题,提高了防汛抗旱、工程管理、资源合理使用等方面的保障能力。2003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市没有把基层水务站作为包袱,将“三权”下放给乡镇,而是将水务站“提格”,作为水务局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加强管理职能,做到了灌区管理专业化、服务队伍正规化、资源调配科学化、工程管理规范化。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当初的“坚持”,为全市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安全饮水、水资源合理使用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效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抓服务质量,提高水利服务能力

我市紧紧围绕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根本,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实施精细服务,强化细节管理,树立了“严谨、高效、为民”的海林水务人良好形象。乡镇水管体制改革后,各项管理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基层水务站始终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在高质量完成防汛抗旱、生态治理、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被誉为“三农”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骨干队伍。海林镇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是村屯最多、耕地面积最大、地形地貌最复杂、村镇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水利服务覆盖广、要求高。为更好的服务海林镇发展,海林镇水务站内部建立包村、包地、包人的责任制,与全镇32个村、74个自然屯建立了诚信服务联系机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为新农村建设、维稳创安等工作出力、献策,哪里需要,哪里就能看到水务站工作人员的身影。水务站的工作人员被乡镇领导视为“自家人”,被群众当作“贴心人”,称为“抗旱及时雨”,“水务110”。多年来,8个基层水务站充分发挥了基层水务站的工作职能,在乡镇行风测评中始终名列前茅。

三、抓基层建设,夯实水利服务基础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末梢,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关系最紧密。为确保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高效运行,我市对8个基层水务站和一个基层管理总站的人员、物资、办公场所建设给予最大支持。为各基层水务站建设了办公楼,购置了通讯、办公设备,配齐配强了技术服务人员。聘请专家、教授,多次举办各种理论与专业培训班,使职工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目前,基层水务站实现了标准化办公,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达到60%以上。改革前,收取灌溉水费、供水水费等相关费用,远远不能满足经费支出,更谈不上工程养护投入,导致职工不积极、农民有怨气。现在,不仅保证了经费,有的站还能在收入节余中拿出资金投入到工程养护,夯实了水务服务基础。在此基础上,水务站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单位水土资源优势,开展水利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为水利更好地服务“三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职能升级,完善水利服务体系

按照构建职能健全、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现代水利服务体系要求,我市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合力,鼓励支持水务市场化建设,不断完善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式加以推进,将基层水务站作为水务局与乡镇、村屯之间的双重服务联系人和直接参与者,把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调配、农村饮水安全的服务职能全部划拨给基层水务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能力。在水田面积较大的乡镇,如新安镇、海林镇、长汀镇、山市镇等万亩以上的灌区乡镇,水务站又充当灌区的服务单位,与乡镇、村屯共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在水田面积较小、具有城镇供水职能的乡镇,如柴河镇、横道镇、二道镇、三道镇,水务站又充当供水管理单位,为民生工程建设做好服务。

五、抓管理创新,提高水利服务成效

各基层水务站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针对高峰时段用水紧张的矛盾,采取“总量控制、计划管理”、“配水到灌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缓解用水矛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好务。针对种植结构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连片种植、以水定播,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业用水。特别是新安镇水务站,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三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制定了下乡办事回执制度,每次下乡时,由村委会在下乡回执单上注明各小组的工作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服务的意见、建议等情况,并且由村委会签字盖章,增强了下乡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透明度。同时,将全站工作人员分成3个小组,与辖区内村屯进行对接、联系,成立水利工程包保小组,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程安全完整,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目前,新安镇新增水田面积0.6万亩,增产3 117吨,增收840万元。

猜你喜欢
水务服务体系水利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