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绣与汴绣的盛衰演变

2011-04-14 10:34
丝绸 2011年2期
关键词:绣品针法刺绣

周 萍

(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论宋绣与汴绣的盛衰演变

周 萍

(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对宋绣与汴绣给予了界定,分析了宋绣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生、发展、盛行及衰落的原因,阐述了其针线细密,融会书画神韵的艺术形态,受到各阶层人们喜爱的程度及在中国绣品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论述了汴绣作为历史见证,体现了鲜活的地域历史背景,在继承宋绣技艺的基础上,其技法创新和发展的多彩性,题材形式的艺术取向性。

宋绣;汴绣;针法;题材

“宋绣”是后人对北宋时期以都城“汴梁(汴京)”为代表刺绣品的统称。“汴绣”是当代人在延续宋绣技艺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挖掘、创新和汲取姊妹艺术与当地民间文化而形成的当代中国一种绣品,同时为了区别苏、湘、蜀、粤四大绣品,把原称为“汴梁(汴京)”开封的刺绣品命名为“汴绣”。

1 宋 绣

1.1 宋绣的产生

北宋初年,天下大定,百业俱兴。在平定后蜀时,得锦工200人,太祖五年在东京设立了绫锦院来安置锦工进行生产。随之,又不断在绫锦院增加一些浙江、四川、湖州的绫锦工人。随着绫锦院规模不断扩大,工匠艺人不断增加,在东京就有400多张织机的大型手工作坊[1],在其他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中小型作坊。据宋史记载:“宋承前代之制……其纤丽之物,则在京有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2]”有了织锦,就需要进行裁缝之事。“裁造坊”也就顺势而生,丝锦织造有了一定规模,而刺绣之需仍不能解决。康坊《宋会要•职官•裁造院》载:“刺绣,而官工不足,往往求索于民间。”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规定“自今承节指挥及百姓绣户支工钱令绣造……”宋朝统治者依然把“衣画而裳绣”作为昭彰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标示,但宫廷里没有绣工,刺绣之需时,“裁造院”就在社会上招集和雇佣民间绣工,上至帝王妃嫔朝服,下至诸侯常服,所有绣品由百姓绣户和寺院的绣姑来做,并按其刺绣档次支发工钱。到了常宁三年,按照改革后的章服制度,朝廷官员绣服有了程式的要求,所需刺绣工序相当繁杂,所以在民间招绣工300人,成立了“文绣院”,又在全国选聘善绣工匠在文绣院授艺。《宋会要•职官•文绣院》记载:“今朝廷自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而有司无篡绣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间巷市井妇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焉。令锻炼织、纫缝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绣独无,欲乞置绣院一所,招刺绣300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人,以为工师,侯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有了“文绣院”,把全国最优秀绣工聚集于此,东京官营丝织刺绣业如虎添翼。绣工的集中,技艺不断提高,针法不断改进,绣品的质量和效率飞速提升。

1.2 宋绣的盛行

1.2.1 在宫廷盛行

宋代建国后,经历了几次章服改革,但帝王权贵对刺绣饰品的崇尚依然没改,特别是到北宋中后期,权贵身边的绣饰品到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地步,帝王妃嫔的服饰上、居饰中及随行的服饰,甚至所乘坐的车马上都要用刺绣绸缎进行装饰,皇家卫队戎装也是“素衣朱绣”,真是“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宋史•舆服志》载:“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及为卤簿,又炽以旗帜,华以绣衣。”帝王吉服都可不用珠玉点缀,保存节俭风尚,但帝王用华丽的刺绣服饰作为仪仗队军装,来标志和荣耀仪仗队的军容。

皇室大量使用刺绣品,使当时刺绣品供需不平衡,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为了缓解矛盾,宋朝王室出台了一些制度。据宋史载:“宋朝之制,诸王聘礼……羊、酒各加十,茗百斤,头(须巾)巾段、绫、绢三十匹……用金器百两、彩千匹、钱五十万、锦绮、绫、罗、绢各三百匹,销金绣画衣十袭……”王侯纳妃时的聃礼除赠送牲畜、酒、茶、头饰、金属器具、绫罗绢锦外,还可赠送十套刺绣的服装。聘礼都要规定赠送刺绣服装的数量与品级,刺绣品在当时盛行程度可想而知。

1.2.2 在民间盛行

上流社会对刺绣的喜好,也成为一种时尚,这种风气扩展到民间。在民间商贾店铺招牌上及平民婚丧嫁娶的服饰上,甚至刚出生孩子的服饰上都用刺绣。《东京梦华录》记载:“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丽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钱……”

北宋东京楼栏繁多,有“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3]之说。楼栏上的女子为了抒发相思愁苦的情感,常常把刺绣作为日常消遣或寄托情思的一种方式,念奴娇《全宋词》道:“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深居楼栏女子的绣品又称为“闺阁绣”,后人给予“闺阁绣”极高评价。明代学者屠隆在《画笺》中道:“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线。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闺阁绣”以绘画图案作绣稿,所绣的绣品比画稿更丰满,更有立体感,比绣稿更有欣赏价值。有一幅在绫上绣有56页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真是巧夺天工,字字珠玉。

刺绣在民间极为普遍,无论是酒店、货铺,还是妓院等公众场所,皆用刺绣装饰招牌。刺绣招牌标示了铺面的档次和经商内容[2]。《东京梦华录》里描述刺绣的还有:“次有紫衣、裹脚子向后曲折幞头者……用黄绣龙合衣笼罩,左手携一红罗绣巾……五楼相向……珠帘绣额……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最是官巷花作,…冠梳及锦绣罗帛,销金衣裙,描画领抹,极其工巧,前所罕有者悉皆有之。”

“文绣院”绣工的刺绣速度远远小于权贵们华丽而繁杂服饰更新的速度,也随之民间尚绣的风靡,公众性的绣工应运而生。京师产生固定的刺绣交易场所和固定的交易日期。《东京梦华录•寺东门街巷》中载:“相国寺东门外有一绣巷,皆师姑绣作所居住”“近佛殿占两廊皆绣姑卖绣作”“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花则桃、杏、荷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一景’”“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近佛殿……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绦线之类。”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绣品交易市场,相国寺东门外可谓一个专业刺绣区,绣品各式各样。北宋中后期,东京绣品交易市场出现了书画刺绣品,即装饰性刺绣品。

1.3 宋绣产生的影响

宋绣在唐代宫廷绣和民间日用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绣品生产遍布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从宋代开始刺绣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培训、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并研究创新了多种刺绣针法,如绣品中大量应用的套针、擞和针、戗针、缠针、滚针、齐针、接针、正戗针、铺针、钉线、网绣、打籽、平金、戳纱等针法[4]。宋绣体现了宋之前刺绣的最高水平。宋代刺绣还改良工具和材料,使用精制钢针和发细丝线[5]。工具和材料的改良,针法的创新,题材的拓展,使宋绣锦上添花。杭州慧光塔出土的北宋时期罗绣经袱残片上,清晰可见绣有对鸟和花朵,绣片绣线针迹长短相嵌,和色相套,参差运针,绣出的纹理自然;鸟的毛绒逼真,鸟眼与花蕊用环籽绣法,环状的粒粒结子,绣纹突立,光彩夺目;对鸟的花纹采用了双面绣,这也是双面绣的开始。绣纹放射状由外而内顺势的排列,其繁缛的色丝依次运用,绣线根据不同色彩、运用到不同部位,并自然过渡晕色。据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备精妙,光彩夺目,山水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情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绰约的咳之态,佳者较画更甚。”

宋朝的绣品从质量、形制、题材和针法上较前期都有了长足发展,冲破隋唐五代时期费工费时满底实绣的风格,题材上从佛像、佛经、服饰观赏性刺绣和加固性实用绣,转入摹仿书画,特别是花鸟、山水、人物、浮云及器具画的刺绣,题材的广泛性,符合当时人们审美情趣和处世哲学,开拓装饰性刺绣与观赏性剌绣、实用性刺绣同步发展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装饰性刺绣推动了观赏性刺绣和实用性刺绣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宋画繁荣。宋绣是艺术、技术与商业联姻的典范[6],所以说宋代装饰性刺绣的成熟与独立,是中国刺绣的成熟与独立,在中国刺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而全国各地各派刺绣无一不或多或少地受到北宋宫廷绣的冲击和影响。

1.4 宋绣的衰落

随着北宋政权的南迁,部分优秀绣工被带到了南方,加之“汴京”(开封)屡次的水灾和战乱,宋绣技师流散到全国各地,宋绣也随之衰散到民间。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刺绣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局面,失去了北宋时期皇室垄断的格局。

2 汴 绣

2.1 汴绣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为了复苏宋绣这一优秀传统产业,于1954年冬在开封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刺绣合作组。原开封市统战部长贾子云建议,以开封及周边地区为代表的刺绣品命名为“汴绣”[7],“汴绣”一名由此正始采用。1956年合作组转化为合作社,1958年第一家汴绣国有企业——开封汴绣厂正式成立。据记载:1958年河南省工艺美术局邀请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老师到豫传授技艺,历时一年半,帮助河南省培训27名技术骨干充实各厂,为提高全省的刺绣工艺水平起到了较大作用。

2.2 汴绣的发展

1959年9月29日,第一幅大型汴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被送往北京,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这幅宏伟浩繁的历史风俗画卷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作品展览时,中外客人无不叹服[8]。文革期间的绣品以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肖像为代表作品。20世纪80年代汴绣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大量开发了仿古长卷、装饰画、皮影画等题材。工艺上和其他绣种一样把历史上的双面绣发展为双面异色绣和双面三异绣,其代表作品,如异色绣《洛阳牡丹》;三异绣《中日友好》《嫦娥奔月与天女散花》等。同时汴绣也引起了法国、日本、瑞士、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关注[9]。198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汴绣被评为湘、苏、粤、蜀之后的第五大绣品。1992年,文莱国王绣像研制成功,是汴绣工艺的一项突破,此件精品的创新针法和大型肖像绣品工艺技术成果,填补了汴绣的一项技术空白。1994年,邓小平同志大幅绣像绣成,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幅人物绣像,而且在刺绣工艺上又是一次大的突破。

199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扩建,需要代表中原优秀文化《清明上河图》和《天香富贵》牡丹图的汴绣精品来装饰。《清明上河图》由原来的6幅合并成2幅,均高2.4 m(绣卷自身高1.6 m)、长6.6 m的通景屏。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定王素花等人为传承人。2007年1月开封市汴绣行业协会成立,给汴绣产业发展与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2008年6月,汴绣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项目[10]。

汴绣进一步体现河南名片的作用。2006年3月22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佛教圣地少林寺,开封汴绣厂专门为其选题量身定做了汴绣《少林习武图》。还有早期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及夫人刺绣肖像可谓代表作品,国民党主席连战来豫期间,汴绣也被作为礼品赠送。北京奥运会期间,汴绣被指定为特许商品,限量绣制了99件体育题材的绣品。汴绣曾多次荣获省“优质奖”“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台争相报道。

2.3 汴绣针法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汴绣继承宋绣针法仅有14种,新老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录踪探微,博采众家之长,反复试验,1958年通过学习借鉴了苏绣、湘绣针法5种,创新针法10种,已发展针法至29种。其中创新针法有:蒙针绣、悠针、云针绣、双合针绣、羊毛绣、席蔑绣、包针绣、锁边绣、麦子绣、接针绣[11]。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使汴绣在竞争中标新立异,在河南民间搜集一些刺绣针法,如适合绣制动物皮毛的“叠彩绣”等;同时加强了针法的改良与创新研究,如散针、乱针、滚针、水纹蒙针:双面绣、洒线绣、反枪绣、辫子股绣、盘金绣、盘银绣、席篾绣、打籽绣、编绣、发绣、小乱针绣、大乱针绣、垫绣,以及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12]。

汴绣继承了宋代闺绣画的题材、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尤其善于绣制古代名作、历史长卷作品,特别是把西洋画引入汴绣工艺的领地,是汴绣技艺杰出的创举。汴绣对人物风景擅长,其色彩搭配较其他绣种明快,奔放,而且在透明上采用夸张的手法,层次错落有致,跨度较大,其针法细腻,构图新颖,在明暗接序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表达光影效果的新针法,如乱针绣的应运而生,打破了常规无序的针法表现油画中的笔触,把光影色彩效果中的微妙关系表现得极为逼真[13]。汴绣既有苏绣雅洁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汴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物象质感强、形象逼真的特点。正如汴绣研究所副所长魏吉安总结“汴绣讲究平、齐、光、亮、和、顺、应、象,即绣面的平整,边缘整齐,画面光亮、色彩柔和,丝理顺畅,应物象形”。

2.4 汴绣题材特点

2.4.1 历史性

以反映历史画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特征题材。选择历史画卷为题材,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等;选择历史事件为题材,其代表作品为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阎立本的《步替图》等;选择历史性的人物为题材,其代表作品有刘少奇诞辰95周年的绣像等。

2.4.2 传承性

汴绣选题注重表现传统文化。一是神灵崇拜题材,其代表绣品有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二是祈福纳吉向往寿康的题材,其代表绣品有唐代韩晃的《五牛图》;三是追求功名利禄人生事业的题材,其代表作品有元代任仁发的《二马图》、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等。

2.4.3 开放性

汴绣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以影响力较强的国际性图画为特征的题材。一是以西方油画为摹本的作品,如《蒙娜丽莎》《向日葵》《拾穗者》《牧羊女》等;二是人物绣制肖像的题材,如文莱国王苏丹刺绣肖像、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及夫人的刺绣肖像等。

2.4.4 地域性

选择反映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物产为题材的。地域文化代表性题材的作品,如《龙门石窟》《朱仙镇年画》《殷墟甲骨文》《太极拳图》等;特色物产为题材的作品,如《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

3 结 语

宋绣是在北宋政治、商业、文化相互渗透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成长和成熟,直至走向装饰绣、观赏绣和实用绣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艺术、技术与商业联姻的典范。汴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而促使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走向辉煌。

[1]吴自牧.梦梁录[M].张社国,符均,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65.

[2]屈春山,张鸿声.老开封:汴梁旧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60-61.

[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梦华录序[M].邓之诚,注.上海:中华书局,1982:4.

[4]李英华.论我国古代的观赏性织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7):33.

[5]贝虹.我国刺绣工艺的发展[J].丝绸,2006(10):51-52.

[6]周东海.汴京(开封)刺绣画散论[J].美术,2003(12):127.

[7]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11.

[8]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3-37.

[9]芷君.汴绣奇葩——邓小平绣像制作成功[J].旅游,1994(10):35.

[10]开封市第二轻工业局/集体工业联社工业志编辑室.开封市手工业(二轻)发展史资料汇编[G].开封:开封市第二轻工业局,1985(3):5.

[11]陈茁.我省28人入选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EB/OL].(2007-01-09)[2010-08-20].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07/01/09/010019370.shtml.

[12]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68.

[13]潘嘉来.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7-34.

Study on rise and fall of evolution about Song embroidery and Bian embroidery

ZHOU Ping
(College of Art,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The author gives definition to Song embroidery and Bian embroidery firstly,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decline about Song embroidered in specific historical environment,describes its sewing fine, art forms blended with painting charm, popular degree by every class and position and impact in China's embroidery. As historical testimony, Bian embroidery reflects the lively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Song embroidery ski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lorful nature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techniques and the art orientation of themes form.

Song embroidery; Bian embroidery; Acupuncture; Theme

TS935.1

B

1001-7003(2011)02-0053-04

2010-09-05;

2010-11-24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10A54000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B174)

周萍(1961― ),女,教授,主要从事服饰文化及服装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绣品针法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刺绣新生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