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文化软实力成长的灯塔

2011-04-13 22:56邓清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地实力科学

邓清柯

(1.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湖南 长 沙 4 10000;2.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科学发展观是文化软实力成长的灯塔

邓清柯1,2

(1.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湖南 长 沙 4 10000;2.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科学发展观是照耀文化软实力成长的明亮灯塔,其本身也是一种强大文化软实力。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只有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本质,着力构建国家文化高地,坚定不移走“科学跨越”的文化之路,切实担负“以文化人”的历史使命,才能解决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么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从而开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

当今时代,世界正朝以文化软实力为发展目标、联结纽带和内在动力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水乳交融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的“肉搏战”逐步让位于现在的以文化软实力为内核的“精神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人们能够抵御武装入侵,但常常挡不住文化入侵。拥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比拥有先进武器的民族更有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节节攀高,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被誉为“美丽的神话”。但是,相对于“中国制造”的硬件优势,中国文化软实力缺乏相应的大国地位。如果说经济硬实力已是“百花齐放”,文化软实力则是“含苞待放”。应该看到,文化软实力滞后,是发展中的欠账,成长中的烦恼,不表明中国没有进步,倒正说明中国成长太快,有如一个迅速拉高的人体,只是筋肉组织变大了,而人的心智还没有跟着成熟。但是,长此以往,这不仅会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绊脚石”,而且会成为中国经济硬实力发展的“拦路虎”。先进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文化的“软实力”是发展的“硬功夫”,“软实力”硬起来,我们的发展才会更健康,更有后劲,也更持续。[2]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和强国,既要展示物质的中国,又要展示精神的中国,善于用文化软实力来感染世界。这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便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软实力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由文化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首先,文化软实力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是文化软实力得以科学发展的自身基础。作为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实现途径的文化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久远的“明天意义”。其次,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文化软实力得以科学发展的内在条件。科学发展观既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针,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大文化软实力。因而,它具有作为“探照灯”和“探照物”的双重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节约发展,节约作为一种美德,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就是软实力。科学发展观强调清洁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吸引力是无可争辩的软实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安全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越高,国家软实力就越强。再次,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发展说到底要靠道德伦理的支撑。这是文化软实力得以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发展,不是观念问题,而是道德问题。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绝不是方法欠缺的问题,而是由于利益蒙住人的眼睛而带来的道德真空问题。在“宁愿呛死,也不愿饿死”、“经济越发达地区,水越黑”等“破坏无罪,污染有理”的论调还有市场的社会,对道德星空的崇敬,无疑是文化软实力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文化软实力发展,既不能脱离这些基本内涵和要求,又不能把这些概念作为公式来生搬硬套,而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本质,来思考、谋划和推动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发展。如好字当头、快字为先、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针对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如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民生、重开发轻保护等,只有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本质,在战略上实现由停留文化低端向建设文化高地转变,在路径上实现由满足文化粗放发展向实行文化科学跨越转变,在目的上实现由偏重“以文化物”向注重“以文化人”转变,我们才能解决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发展和怎么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从而开创文化软实力发展新气象,进入文化软实力发展新境界。

从“文化低端”到“文化高地”

科学发展,好字当头。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不仅是排列组合的变化,更是发展理念的变革。中国文化软实力要科学发展,首先要在“好”字上做文章。求“好”,关键在于实现由停留文化低端向建设文化高地转变。文化高地是文化精品的“集聚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高端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能为文化软实力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战争年代,谁能最先抢占军事高地,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决定胜负的战略之举。和平时期,谁能积极抢占文化高地,谁就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这同样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之策。当今世界,美国学者波特的一个观点已被广泛认同: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正是看到了文化竞争的独特优势,通过构建国家文化高地来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已成为大国之间的共识和共为。为此,世界新一轮文化竞争开始展开,各国文化软实力出现一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中国要抓住机遇,在新一轮国际文化竞争中率先突围,改变文化软实力落后和滞后状况,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积极构建国家文化高地,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总体实力仍然偏弱。这与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格局中处于低端位置密切相关。“文化低端”的具体表现:一是“文化资源巨人”与“文化产业侏儒”并存。中国有多高?就文化资源而言,应该处于全球的顶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一座极具开采价值的富矿,但基本上处于“原生态”,没有形成产业的优势。从国内看,不少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善,效益低下,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和管理”的问题。从国际看,中国文化资源不仅没有成为中国人的“聚宝盆”,反而变成外国人生财有道的“摇钱树”。《三国志》、《西游记》等中国文化资源,日本人把它们开发成文化产品,反过来赚中国人的钱。这表明,如果传统文化资源不能对现实生产力产生影响,那么再美的花朵也会枯萎。二是“文化贸易大国”与“文化赤字大国”并存。中国有多高?联合国教科文一份资料显示,从规模上看,中国已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一同成为世界文化贸易五强国。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指出的中国人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1/2的数码相机和DVD播放机,2/3的复印机;加上欧美市场销售的60%体育用品和占全球市场75%以上的礼品玩具,这些都足以支撑文化贸易大国的说法。但是,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表明,中国难逃“文化赤字”大国的尴尬。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存在“小、弱、散”状况,大量存在贴牌生产的“纽扣现象”。在文化贸易中,过去我们收获了一连串漂亮的数字,真正的好处被国外赚去了。“人家吃肉,我们啃骨头;人家吃米,我们吃糠”,是文化贸易现状的真实写照。三是大众文化的流行与精英文化的缺位并存。中国有多高?如今中国是大众文化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天下。机械化复制、流水线生产、爆炸性成名、蒸发般淡忘,一切都速生速朽,这是消费时代娱乐文化、快餐文化的典型特征。应当说,大众文化的崛起,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象征。但是,在一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喧嚣与骚动之中,文化的“去精英化”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中国缺乏关注时代命运并且引起强烈反响的文化作品,缺乏反映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缺乏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中国形象的高端文化精品。”四是文化投入高与文化产出低并存。目前,很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作品只演出几场或10多场,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还处于低端位置,导致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严重文化“入超”现象,客观上廉价为西方国家培育了文化受众,制约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因此,扩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影响,必须推动低端文化走向高端文化的战略转变。

构建文化高地,必须把握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从时间方位看,要处理好历史文化高地与时代文化高地的关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马克思认为:“留恋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历史是曾经的时代,时代也将成为历史。中国有很多引以自豪的历史文化高地。从历史的源头看过去,它们或许都高耸云天。但是,从今天的时代高度俯瞰过去,历史文化高地又不过是人们脚下刚刚过去的山头。所以,构建文化高地,不是要向历史文化高地回归,而是要向时代文化高地进军。

从空间定位看,要处理好国家文化高地与世界文化高地的关系。没有国家文化高地的构建,不可能有世界文化高地的形成。但是,用国际视野来观察,国家文化高地不一定是世界文化高地。所以,构建文化高地,不是要向国家文化高地看齐,而是要向世界文化高地瞄准。

从内涵地位看,要处理好文化高原与文化高峰的关系。构建文化高地,首先要形成文化高原。为此,必须推动大众文化的觉醒和崛起,通过大众文化这座桥梁,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接通。大众文化是构建文化高原的基石和土壤,传统文化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指出:“如果我们一讲到弘扬中国文化,就只知道向国外派曲艺团体去演出,那能把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充分表达出来吗?显然不能,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大众文化的输出。”[3]然而,光有大众文化,而无精英文化,中国可能有文化高原,难有文化高峰。在一定程度上,靠注水堆起的大众文化泡沫是随风而逝的海市蜃楼,沉迷其中,只能留下历史的笑柄。只有那些思想意蕴、艺术价值和信息品质都非常优秀、不同凡响的文化经典,才能虽历经时世变迁仍然具有某种权威性和永恒影响力。作家冯骥才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应该有非常清晰的顶峰,这个顶峰彰显了国家或民族在当前所能达到的极致。国家在整个战略上要建设自己的高端文化,要有自己的时代经典、时代精华。[4]所以,构建文化高地,既要重视发展大众文化,打造文化高原,又要着力建设高端文化,形成文化高峰。

从发展走位看,要处理好“文化洼地”与“文化高地”的关系。文化洼地不是文化高地的对立面,而是通往文化高地的路径。文化洼地效应就在于它能够形成文化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合流,借船出海,为我所用。没有大量的文化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积聚,文化高地的形成只能是空中楼阁的幻想。所以,构建文化高地,需要文化洼地效应的支撑。这些都说明,只有把握了发展规律,处理好内在关系,国家文化高地建设才能顺势而为、顺利前进。

构建文化高地,必须立足文化软实力发展实践,努力探索加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构建社科理论高地。社科理论是文化高地的灵魂。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建设社科理论高地,关键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影响世界。

要大力构建新闻传媒高地。新闻传媒是文化高地的载体,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世界因传播而美丽”。一个国家传播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只要传媒做大做强了,中国的声音想不传播得更响、更远都不容易。

要切实建设思想道德高地。思想道德是文化高地的核心。文以载道,说明文化软实力包括思想道德水准。思想的威力,道德的魅力,是最能说服人、感染人的力量。

要着力建设文艺精品高地。文艺精品是文化高地的标志。马克思认为,精品是“不可企求的高峰”。毛泽东指出,只有真正的精品,才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文艺中的精品,承载着弘扬主旋律的使命,是时代的投影、精华的浓缩、质量的结晶,是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工程。

要突出构建文化产业高地。文化产业是文化高地的支撑。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建设,必须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必须选择高端发展路线,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尽管通往文化高地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只要我们多方努力、多管齐下,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就一定能像马克思所说的“到达光辉的顶点”。

从“粗放发展”到“科学跨越”

科学发展,重在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国家环保部长周生贤说:“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而科学发展,就是要求‘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叫节约资源,后者是环境友好,加起来就是又好又快。”中国文化软实力要达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要求,必须实现由“粗放发展”向“科学跨越”转变。“科学”体现“好”,“跨越”体现“快”。“科学跨越”就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跨越传统的粗放型的文化发展方式的一种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实质是避免走“高消耗低产出”、“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直接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文化软实力超常规发展。经验证明,越是“后发展”国家,越要走“科学跨越”的道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谁能抢先步入“科学跨越”的轨道,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反过来,一个国家越能掌握和顺应“科学跨越”的潮流和规律,在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进程中选择、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道路和方式,就越能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跨越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走“科学跨越”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实践也比中国起步早。同时,这些年,中国文化建设基本上是沿着粗放型的道路走到底,不仅没有获得与世界文化列强分庭抗礼的能力,而且与文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渐行渐远之势。面对西方文化软实力起步早、发展快的形势和优势,本来起步晚、发展慢的中国,要使文化软实力形成势如破竹的力量,必须有胸有成竹的谋划,像压缩饼干一样积累和追赶西方国家花上百年时间完成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文化发展进程,力争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缩短与文化发达国家的差距。否则,中国文化软实力就会永远步人后尘,“捡人家遗掉的麦穗”。时间的压缩,要求我们发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走“科学跨越”的文化之路。现在,中国经济迈开了“科学跨越”的成功步履。1978年至2009年,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的GDP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15倍,日本实现同样的倍数用了53年,美国用了70年。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跨越”还没有实质性飞跃,必须有所作为和突破。中国传媒大学齐勇锋教授认为,今后10年,要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此相应,发展战略应该是一个赶超战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实际上是一个振兴战略;“十二五”期间应该实施成长战略;到2020年以前,应该实施国际化战略,使中国文化产业全面走向世界。这不仅可以看成文化产业的实施赶超战略的“路线图”,而且可以当成文化软实力实施科学跨越战略的“任务书”。

中国文化软实力走“科学跨越”道路,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实现“科学跨越”。日益深入的全球化不仅打通了历史和现实的关节,而且冲破了地域和国界的樊篱,使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开辟了绿色通道。我们能够更快捷、更直接,以更低的成本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在竞争中去经历风雨,成长壮大。

第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科学跨越”。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起步晚,但是历史的包袱也比较轻。而轻装上阵比负重前行更有优势。毛泽东认为:“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表明,在新形势下,中国将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实现文化软实力的飞跃。

第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跨越”。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后发赶超,是所有后发国家的一致选择。中国博大丰富、多彩多姿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下的资本,也是实现科学跨越的财富。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否则,“如入宝山,空手而归”,我们就对不起列祖列宗。

第四,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运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科学跨越”。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现在,科技的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快,在一个平坦的世界,越是后发国家,越能直接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加快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然后卷土回返,取代和超越前一个还没有完成的阶段。

第五,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实现“科学跨越”。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应该是这样,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过去,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越是后发国家,越能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达到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少交学费的目的,实现文化软实力的“科学跨越”。

实践表明,只有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非凡的风度,更加蓬勃的朝气,实现“科学跨越”,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自由,才会有“驰骋天下”的力量。

从“以文化物”到“以文化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人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果发展是以牺牲人的生活幸福指数为代价,这种发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由偏重“以文化物”向注重“以文化人”转变。所谓“以文化人”,是要站在文化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高度,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帮助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括精神发展。现在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就是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以文化物”的功能,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忽略“以文化人”的效应,对文化本有的教育人、感化人、提高人的作用视而不见。其实,人的幸福程度不是依据享有多少物质财富来衡量,文化质量也是评价指数的重要方面。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来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而塑造人的心灵主要是帮助人培育价值观念、提高审美情趣、满足精神需求、丰富内心世界。正因为这样,人不仅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亦即“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为此,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文化战略是人类生存的战略。”文化应该以高尚的品质,成为温暖人心的灯火,使人类生活得更聪明和更有智慧,而不能成为麻醉大众的工具,使老百姓变得更傻。作家梁晓声认为:“人们一提到软实力,就想到外向的,希望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文化大国形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来,文化要成为一种力量,首先要化到本国人的心里去”[5]。这就是说,文化软实力本就是一种影响人心的力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应当增强文化建设中的人类意识,把涂画国人的精神图景、求解国人走出精神困境的良方为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不论是文化改革,还是文化发展,都不能“目中无人”,轻言牺牲,必须从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的高度,从人的境界全面升华的高度,谋求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福址。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的最高境界是“以文化人”。

中国自古不乏“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念。如果说西方文化价值注重“求真”,属于“科学型”,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更倾向“求善”,属于“人文型”。“人”与“文”因相互需求而如影相随,因彼此作用而相互关联。“人为万物之灵”,这是价值主体的诠释;“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价值取向的确立。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从正面说明了“以文化人”的道理。《孟子》早指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从反面揭示了无文化教养无以成人的道理。在儒家倡导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立德”是立人的基础,“立言”即以文教化天下。历史充分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要害在“以文化人”。文化不存,则魂不化;魂不化,则民不安;民不安,则国不泰。社会和谐,赖文以化之;文以化之,首在立人。文化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仅伴随人类过去,而且影响人类将来。

当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一些人的精神生活反而空虚,“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的现象大量存在。于是,在看似“经济绿洲”的背后,潜伏着“精神沙漠”。对金钱的狂热和膜拜,使一些人从过去的“政治人”演变成单向度的“经济人”,导致信仰、信心、信任危机,从而成为“身心不和谐”的人。作家叶兆培也指出:“今天的学人,没有前辈们活得那么纯粹。知识应该是一种积累,而在今天,知识常常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人们稍稍学了一点皮毛,就迫不急待地拿去换钱。”作家许知远甚至指出:当代中国“最大危机是人的贬值,人仅仅作为经济动物而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没有灵魂的时代。人会变成一种很浅薄和狂躁的动物,就像聊QQ一样,是一种即刻反映,想象力和专注力都在巨大丧失。”这些都是一些人出现“精神沙漠”现象的印证。之所以如此,文化在“化物”的过程中失去“化人”的社会担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利益的引诱对文化的崇高构成巨大消解,迫使文化成为迎合世俗生活情趣的俘虏。学者傅守祥认为:“同质性的‘文化工业’大有独霸世界的趋势,许多大众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文化工业’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6]有的人甚至把这种注水的文化,称为毒害人心的“精神三聚氰胺”。由此可见,一旦丧失品格、品质和品位,文化不仅会出现“经济赤字”,而且会产生“精神赤字”。“经济赤字”是显性的,“精神赤字”是隐性的;文化上的“经济赤字”可以在文化贸易中弥补,文化上的“精神赤字”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难以愈合的。华声在线网站曾经评出的“十大”网络金句之首的话是:“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乏的是原则和信念。”这就反映人们对树立理想信念、克服“精神赤字”的呼声和期盼。所以,坚守“以文化人”的底线,给人们的“精神沙漠”披上绿装,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文化软实力要担负起“以文化人”的使命,实施见物更见人的“文化植被”工程是明智的选择。所谓“文化植被”工程,就是借用生态学原理,把文化喻为绿色植物,在人的心灵的土壤上建设绿色文化的工作。在人类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地球需要自然植被的保护,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反映;同样,在人类精神生态受到破坏的当下,中国需要“文化植被”的覆盖,这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作为人们心灵的植被,比绿色植物之于地球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实施“文化植被”工程,是为了适应发展需求,提供灵魂安顿,绿化精神沙漠,实现以文化人。文化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之获得美好享受,为社会提供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文化以静水流深之势,深入人民之心,成为人类心底的那一抹绿,为硬实力提供血液般的内涵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丰富“文化植被”,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关键在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竞争力。现在,文化进入一个多元、多质、多样的时代。文化对群众心灵的影响,不是我们提倡什么文化,群众就一定能够接受什么,而是什么文化吸引人,群众就选择什么;群众选择什么文化,就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只有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竞争力,使文化成为启人心智的春风、催人奋进的时雨,给群众以“如坐春风之中,如沾时雨之化”的熏陶,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履行“以文化人”的责任。管理界有句名言:“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文化软实力入耳入脑入心了,人的素质和觉悟提高了,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所以,文化软实力不只是生产金钱的机器,也是润“人”无声的“细雨”。只有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中国文化软实力才有载舟之水的动力,才能走上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坦途。

[1]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求是,2008,(22):3-13.

[2]薄熙来.先进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主心骨[N].人民日报,2009-06-29.

[3]谢有顺.用文化感染世界[N].人民日报,2009-07-31.

[4]冯骥才.国家文化战略应清晰[N].人民日报,2009-03-13.

[5]梁晓声.文化不能使老百姓变傻[N].人民日报,2009-08-14.

[6]傅守祥.大众文化也需坚守人文精神[N].学习时报,2009-08-03.

Abstract: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lighthouse of the growth of cultural soft power.Cultureal soft power meet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most an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tself is a powerful cultural soft power.O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ath of culture soft power,we mus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a guideline.Only grasp the essence and natur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make efforts to build the gigh ground of national culture,and unswervingly follow the cultural road to“scientific leap”and effectively assume the“intellectuals”historical mission,can we resolve a series of fundamental issues such as what’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for,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to achieve and how to develop,thus creating a new developmental realm of cultural soft power.

Keywords: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cultural soft power;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ultural soft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校:文 一)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s the Lighthouse of the Growth of Cultural Soft Power

DENG Qing-ke
(1.Theory Department of Hu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Changsha,Hunan ,China;2.Hunan City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China;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D091

A

1000-2529(2011)02-0033-05

2010-1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研究”(08BZX016)

邓清柯(1963-),男,湖南衡南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湖南城市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高地实力科学
燕晗高地
软实力致胜
高地
实力抢镜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