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编者按

2011-04-13 20:33:03
关键词:两极国粹虚无主义

■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编者按

在本专栏中,尚杰、张祥龙、王树人三位先生之文,虽然题目和角度不同,但却具有内在联系和相同的目标。这就是,作者都怀有忧患意识,都试图从不同层面求索解决当代文化危机问题。文章千古事,三文之试论,细读下去可见原创之意。

尚杰之文讨论思维问题。人类进入文明以来,思维的发展一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对于思维本身的复杂性,人们的认识虽然有所知解,但至今仍不甚了了。形式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创生以来,在统治西方近两千年后才有所突破,如产生数理逻辑、模糊逻辑等。而这一切都围绕科学主义的主轴运行,归结为理性主义这个大范畴。然而,若问这个理性主义大范畴的思维逻辑,它的基础为何,或它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尚杰之文所作的阐发,以其语言之简练,分析之精妙,内容之新奇,给人以很大冲击。如其所言:一切确定性都是以不确定性作为基础的,理性依赖“不理性”的直觉。抽象思维更是一种多层次的思维,并通过“纯粹虚构”把科学尺度赋予事物,而事物的实际过程“什么都不是”。实际上,我们的思维过程之变化多端,如果给它充分自由,其结果往往出乎人们所料,云天彩霞,风景无限。特别是作为非概念化理性非逻辑思维,处在自由状态,总是奇思妙想不断。如老子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但人们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而沉溺于老一套的思维传统或习惯。

张祥龙之文,其浓浓的忧患意识贯穿始终。近现代儒学在中国惨烈遭难的命运,也折射出中国人自身的命运。自近现代以来,正是国人两极思想模式,使中国文化在两极回转中裹足不前。所谓两极,就是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和“国粹主义”。前一极产生的行动,乃是至今仍然不衰的“拿来主义”,后一极产生的行动,乃是固守传统,不思吸纳和进取。今天的“新国粹主义”,用附会和简单类比,竟然认为西方之先进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有之,只是未来得及发展出来。此说何以服人?不难看出,两极的共同点,都在于缺乏反思、批判、扬弃的精神,因而都缺乏创造和创新的精神。张祥龙文最值得重视的观点,是在批判“国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的基础上,对儒学自身的不足,不仅做出深入反思而且提出了如何融会西方先进思想进而扬弃儒学的创见。对此,文章是这样概括的:“儒学在21世纪的复活和复兴,要靠思想方式的复原和时中化,既拒绝西方中心论,又要在与当代西方哲理对话中再激活自身之长,批判高科技生存形态的非人-仁倾向,开发儒家六艺的哲理潜能,应对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挑战,做出不失自家本性的调整,以求在全球化格局中的独立生存和适时发展。”其实,孔子本身虽怀古并不泥古,他提出类似“扬弃”的“损益”思想,就很突出。他最看重的礼,在他看来也是一代代变化发展,如从夏到殷,从殷到周,都有所“损益”。可知,儒学自身也不乏可接纳新思以扬弃和发展的内趋力。

王树人之文,直指最高价值失落的精神危机。回首人类文明发展,人之欲望和追求都是主要推动力。但这种欲望和追求的正确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精神的约束和指引。这种约束指引的精神,就是最高价值。今日最高价值危机的实质,在西方首先由尼采揭示出来。即由“自行废黜”最高价值,所谓“上帝死了”,而导致“虚无主义”之盛行。尼采称“虚无主义”为“最可怕的客人”。尼采揭示西方这种精神大地震,在自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海德格尔那里,被进一步深化,他看到了“虚无主义”正在使世人发疯。而在中国,最高价值的失落,则表现为,同“圣与仁”的“彻底决裂”,将一切神圣和敬畏都踏在脚下。这种“虚无主义”在中国也让人发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文化大革命,那种肆意侮辱人,甚至随意杀戳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重塑最高价值?作者这样指出:“无论西方‘上帝死了’,还是中国同‘圣与仁’的彻底决裂,都是对自己最高价值理念的‘自行废黜’。在失去精神家园后,人们陷入‘虚无主义’,也就失去最高的精神约束力、激发力与归宿。以至人们变得为所欲为。随之,战争、犯罪、道德堕落等恶行,在世界上就丛生而不断。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只能是与传统价值血脉接通,经过扬弃传统,建构新的最高价值理念,以便在人们心中能重新筑起以道‘为安’‘为得’的精神家园。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最高价值都表现为至善的理想,或‘大爱’的理想。用这种至善或大爱精神引导世人,以避免人间大难频发,虽然路途坎坷,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出路。”

猜你喜欢
两极国粹虚无主义
中国国粹——京剧
大灰狼画报(2022年1期)2022-05-23 12:53:38
动物“萌主”在两极
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34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地球的两极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学与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18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走进国粹脸谱大本营
学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