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黄岛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胡利伟 刘洪成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266000)
为推动黄岛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解决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推进具有本区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找准目标、科学定位。今年,全局加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养殖场户、农贸市场、超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等联系沟通,并深入到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就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发展方向、措施等进行了全面调研。
截至2011年6月底,全区生猪存栏10331头、牛 197头、羊859只、家禽72706只,共计84093头(只)。共建成青岛绿环生态园有限公司、德聚源标准化养殖场、鑫汇源生态猪养殖基地等9家生态养殖园区。拥有武夷山市场、晨光园市场、利群超市、佳世客、家佳园、麦凯乐等12个农贸市场、超市。饲料生产企业有青岛和美(友和)饲料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通过兽药GSP企业2家,动物诊疗机构5个。
通过调研,全区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发展中也存在许多困难,亟待解决。
2.1 畜禽养殖土地越来越少 随着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项目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能用于畜禽养殖的土地越来越少,所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好标准化畜禽养殖业、抓好动物产品安全、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本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畜禽养殖业存在散、乱、小现象 经过细致的调查,全区猪存栏50头以下、牛5头以下、羊100只以下、家禽1000只以下的养殖户有1430户,虽然相关部门设定了禁养区和控养区,但往往是农民自行选址建设,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且建设布局不合理,许多都建在城市近郊、房前屋后或水源地保护区内,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并且遇到拆迁改造时,纠纷较多,易触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2011年以来,全区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存在“三大堆”问题进行了整顿,部分违章建设的养殖场户进行了取缔,但养殖场户散、乱、小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其它原因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清理完毕。
2.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目前全区仅有绿环养殖等9家较大养殖场,青岛和美(友和)饲料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2家饲料生产企业,没有畜产品加工企业,且养殖企业养殖量也比较小。全区虽然建设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等优良条件,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优势,缺乏政府对畜牧业的重视,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畜牧业特色化的亮点建设。
2010年,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全区制定了“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今年又是“十二五”起始之年,随着“桥隧”的贯通,本区现代畜牧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到南方(上海、苏州、无锡)的学习,特别是对台湾特色农业经济管理和经营模式等内容的考察学习,收获颇丰,启发很大。
3.1 上海等地现代畜牧业特点 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主要为都市型近郊型现代畜牧业,主要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都市圈和近郊区域中,依托都市在科技、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畜牧业有效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链条,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的日益融合,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台湾地区现代畜牧业特点 台湾地区人多地少,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劳动力成本高昂,与其他地区相比没有优势,传统的劳作模式效率低下,效益差,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为此,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农委)通过土地政策、经营制度、品种、农业机械自动化、生物科技等创新,按照“健康、效率、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大力发展精致、多样化畜牧业,实施“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依托农会组织,政府多方位服务,走精品、优质、休闲、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观光园、体验园、休闲园、娱乐园,大大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促进了畜牧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本区实际,笔者认为在本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学习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做到规划先行、园区建设,以特色为依托、以适度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保障,建设具有本区特色现代畜牧业。
4.1 规划先行,与区划相衔接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域城市化和农业特色化是本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这其中,大力发展符合区情的现代畜牧业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赴上海等地学习考察,体会最深的就是规划的严谨性、实用性和先行性。本区畜牧业规划要根据管委(区政府)提出的全域城市化的方向和“五大板块”建设部署,以“桥隧”贯通为依托,紧跟青岛市一体化的步伐,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对本区“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予以调整,对禁养区、控养区进行细致划分并予以公告,主动采取“有进有退”战略,实施“退户入园”,做到与区划相衔接。
4.2 养殖园区要以本区特色为依托,实施多样化转变 与台湾相比,本区的畜牧养殖业也存在着畜禽养殖土地越来越少、标准化规模化不高的特点,虽不断向园区建设推进,但投资者和农户获利少,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区畜牧养殖园区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化建设,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突出特色,建立本土化畜禽产品品牌,适度规模养殖,特别是随着“桥隧”的开通,大量游客进入本区,畜牧业养殖园区向多样化转变,可以充分利用北部和西部区域,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与农业、种植业相结合,利用本区经济发展较快、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利条件以及与青岛相衔接的优势,建设休闲、观光、娱乐畜牧养殖园区,建设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让市民体验农耕、亲身养殖、休憩健身、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场所,促进农业多样化功能的有机融合,使养殖园区产业链拉长,使园区能够引人、留人、留钱、留心,做到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
4.3 以适度规模为基础,更加注重生态化 台湾省、县、镇三级都成立了农会组织,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农会是一种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只要象征性地交一点会费,就可成为会员,农会提供农业推广、供销经营、金融保险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农民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是推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重要公益性社会团体。在农会的指导下,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适度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产业的集聚效应,有利于打造品牌,科技研发和产、供、销体系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议价权和利润率。目前本区现有养殖量不大,但养殖园区较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在现有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类似台湾农会之类的社团组织,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把部分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转移到合作社中,减轻政府行政成本,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好帮手。单打独斗、小家小院类型的畜牧业不是现代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现代畜牧业进而提高效益才是未来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正确处理好项目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开发区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保持产业均衡、阶梯发展。
4.4 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保障 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各镇市农会、合作农场、农产品贸易市场均有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在果蔬方面推行GAP(吉园圃)、CAS(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有机蔬菜的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ISO、HACCP、GMP认证。四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台湾的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若经确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者,供应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相关的法律责任,重者可被判刑。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这样在产品检测发现有质量问题后,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检测在屠宰场内进行,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入市。五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质量意识较强。通过考察发现,现在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普遍较强,他们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总之,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通过“寻标、对标、达标、夺标”之旅,为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今后,相关部门将结合全区实际,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调整本区畜牧业发展规划,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具有本区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
(2011–08–07)
S8-9
C
1007-1733(2011)12-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