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荣,张艳芳,徐 盈,陈国兵,李 波,钟 玲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 650032)
重症病毒性肺炎病情进展快,治疗棘手。2008年 1月 ~2010年 6月,我们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 3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 33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男 20例,女 13例;年龄 22~53岁,平均 37.6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1999年制订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发热 33例,咳嗽、咳痰 31例,X线片见两肺点片状阴影,呼吸频率 >30次/min,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30例;Ⅰ型呼吸衰竭 24例,Ⅱ型呼吸衰竭 10例,单纯巨细胞病毒(CMV)肺炎12例,混合感染21例。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8例和对照组 1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两组均予常规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同时调节免疫抑制剂、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机械通气等。观察组加用丙种免疫球蛋白10~20 g,1次/d,连续应用 5 d。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发热、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5 d后复查,肺部啰音消失,体温、呼吸音、血气分析正常,X线胸片两肺点片状阴影吸收为显效;肺部啰音大部分消失,体温等正常,X线胸片两肺点片阴影好转为有效;上述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或死亡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显效 7例、有效 10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4.4%,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未发现肾衰、肝损害、脑梗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重症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趋势。随着环境的变化及人员流动性的增加,CMV感染的比率相应增大(近50%),且多见于年轻人[2]。CMV是一种双链DNA结构的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入体内,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CMV可引起严重感染[3]。本组单纯 CMV感染 12例,混合感染 21例,故早期联用多重抗感染措施十分必要;在抗感染基础上,还应关注机体的被动免疫。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中纯化出的血液制品,但近年来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由95%左右IgG抗体组成,其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作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可迅速使血液 IgG浓度提高 3~6倍,从而影响机体的被动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对机体的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病毒性重症肺炎疗效确切。但因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可引起即刻过敏反应[4],故使用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201.
[2]王建宁,门同义,李广云,等.巨细胞病毒DNA动态监测在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7):462-466.
[3]柏宏伟,石炳毅,钱叶勇,等.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效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3):179-182.
[4]孙微微,张玉萌,辛海丽,等.丙种球蛋白的不良反应[J].药物与临床,2003,18(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