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药物流产145例临床观察

2011-04-13 13:16
山东医药 2011年25期
关键词:胎囊哺乳期B超

王 娟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医院,山东东营256606)

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们对145例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采用药物流产,流产成功率为70.4%。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行药物流产孕妇291例,年龄18~40岁,孕期≤49 d,孕囊直径≤2.5 cm,均经 B超检查准确定位,排除孕囊种植在子宫切口处,有心、肺、肝、肾等全身疾病,以及青光眼、癫痫等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禁忌者。其中哺乳期瘢痕子宫(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145例(观察组),正常孕妇146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用药方法:两组均在清晨空腹或进食2 h后口服米非司酮25 mg,早晚各1次,共服3 d;第4天早8:00到医院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在门诊观察8 h,若无胎囊排出即行刮宫术。胎囊排出15 d后到门诊随诊,阴道持续流血及B超检查疑有残留物者,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术中记录出血量(1次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的2倍为出血过多)、胎囊排出时间及排出情况;记录流产后14、30 d阴道出血量及持续流血时间。

流产结果判定:①完全流产:胚胎组织完全排出,阴道B超检查证实宫内孕囊消失,出血自然停止,未经人工及手术干预自然复潮。②不全流产:胚胎组织未完全排出,阴道B超检查证实宫内有残留物,出血量多或出血时间超过15 d需行清宫术,宫内刮出物有蜕膜或绒毛组织。③流产失败:用药后8 h未见胚囊排出,阴道B超检查证实宫内有胚胎组织。对两组胎囊排出、阴道出血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胎囊排出情况:用药<4、4~8、8 h后,观察组胎囊排出者分别为 35(24.1%)、67(46.2%)、43 例(29.7%),对照组分别为 81(55.5%)、52(35.2%)、13(8.9%)例。两组不同时间胎囊排出率比较P<0.05或<0.01。②出血量:观察组出血过多 91例(62.8%),出血时间过长 101例(69.7%);对照组分别为 69(47.3%)、59 例(40.4%)。两组比较 P均 <0.01。③流产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40例(27.6%),不完全流产 62 例(42.5%),流产失败 43 例(29.5%),流产成功率为71.9%;对照组分别为 96(65.8%)、37(25.3%)、13 例(8.9%),流产成功率为 91.1%。两组流产成功率比较 P <0.01。

讨论:研究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成功率超过90%,且安全有效。与相同孕周非哺乳期孕妇比较,哺乳期孕妇的子宫软、壁薄脆;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子宫壁较软、较薄,尤其是瘢痕处宫壁更薄且收缩不良,采用吸宫术流产可能发生子宫穿孔;而其采用药物流产则无此弊端。本研究表明,观察组药物流产失败率及不全流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其流产成功率为70.4%。提示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可行药物流产,但流产后要严格观察胎囊排出及出血情况,对胎囊排出晚及出血较多者应立即行清宫术;即使药物流产失败,因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使宫口软化、扩张,妊娠物与子宫壁粘连疏松,有的已经剥脱,故如及时手术不需扩张宫口,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30 ml),可降低直接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值得提出的是,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行药物流产前,必须先经B超检查准确定位,排除孕囊种植在子宫切口处,以免药物流产致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马素芬等曾报道1例因药物流产失败行吸宫术时发生阴道大出血,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发现胚囊在剖宫产切口处着床、侵入肌层。另外,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必须在具有急救措施的医疗单位,并在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随时做好清宫术准备,以保证哺乳期瘢痕子宫孕妇行药物流产时的安全。

猜你喜欢
胎囊哺乳期B超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128例胎囊型与非胎囊型异位妊娠的比较分析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