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热眼病的防治

2011-04-13 11:20尹宗华四川省会理县白鸡乡兽医站615112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龙胆草患畜针灸

尹宗华 (四川省会理县白鸡乡兽医站 615112)



动物肝热眼病的防治

尹宗华 (四川省会理县白鸡乡兽医站 615112)

动物肝热眼病即因各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积热,上传于眼而表现症状的一类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在干热地区,春冬季节也有少量发病。此病多发生于牛,其它畜种次之。此病因出现症状时大多已有一段病程了,多数患畜前期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及并发症,故不易引起重视。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轻者延长病程,增加治疗成本或造成患畜残疾,带来经济损失;重者可因惊恐造成人畜意外伤害或并发多系统感染引起死亡而导致重大损失。笔者从多年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些防治此病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作一介绍。

1 病因

此病多因季节、气温、饲养管理、不合理使役、外伤、畜体本身抗病力差等因素引起。(1)夏末秋初,气候干旱炎热,多吃暴晒过的草料、饮水不足、过度使役、畜舍闷热、长期曝晒等,日久内脏积热,肝火上传于眼而引发肝热传眼。(2)气候炎热,不分时间使役过度,受暑气熏蒸,外感风热入肝经,出汗多,饮水少,肾水亏虚,肝火上炎注于目而引发肝热外障眼。(3)夏天干热,暑气热风熏蒸,热邪侵入脏腑,热毒冲肝外传于眼可引起肝热内障眼。(4)暑湿高温,畜舍闷热,猛饮冷水,或极热时突然淋雨,水牛睡水突然受寒等,肝受寒热传于眼而发肝热眼下生瘀。

2 症状

2.1 肝热传眼 病初起时结膜潮红肿胀发痒,怕亮流泪,目闭难睁,日久则流油样眼屎,耳搭头低,强驱则行走不便,角膜逐渐混浊,起云翳或白膜,口臭,舌赤苔黄,脉弦而数。

2.2 肝热外障眼 患畜眼红肿流泪,生翳膜,痛痒剧烈,怕光,眼屎湖住眼难以睁开,大便干硬,小便黄而少,舌赤红,脉弦而数。

2.3 肝热内障眼 患眼混浊,瞳孔浑蒙,逐渐散大,色青微黄。视物不清,口色赤带青,脉象洪弦。

2.4 肝热眼下生瘀 俗称骨眼。属肝热眼病的危重者,如不及时治疗,急性的可导致死亡,慢性的可造成失明。患畜精神恍惚,头低眼闭,流泪难睁,由于视物不清易惊吓,眼眦溃烂,眼胞翻肿,内生瘀肉,胬肉翻睛。头抵地不安,眼部痛痒难当,用脚擦眼。口舌鲜红,脉象弦而数。

以上几种情况,症状都有相同之处,但细察就有区别,应仔细诊查,才能做到辨症施治,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

3 治疗

3.1 肝热传眼 治宜清热凉肝,滋阴退翳。方1: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青葙子、车前子、泽泻、密蒙花、草决明、木贼;方2:龙胆草、大黄、黄柏、生地、蒺藜子、玄参、赤芍、丹皮、茵陈、石膏、黄连。视患畜体况取合适剂量,研细开水冲服。针灸:用三棱针刺两边太阳穴1cm。外用药:氯霉素、红霉素等眼药点眼。用淡盐水淋洗眼睛。

3.2 肝热外障眼 治宜泻肝火,滋肾阴,清肝明目。方1:龙胆草、防风、黄芩、荆芥、青葙子、黄连、蝉蜕、草决明、菊花、知母、黄柏、石决明、木贼、甘草;方2:菊花、金银花、白芷、防风、生石膏、僵蚕、蝉蜕、大黄、黄柏、柴胡、茵陈、甘草,取适量研细开水冲加200~300g蜂蜜喂服。针灸:泪堂、太阳、耳尖。外用药:强的松 金霉素等眼药点眼,用续断泡盐水冲洗。

3.3 肝热内障眼 治宜清肝胆热,祛风补阴。方1:龙胆草、黄芩、大黄、栀子、青葙子、柴胡、玄参、生地、密蒙花、郁金;方2:青葙子、蒺藜子、防风、川芎、密蒙花、木贼、菊花、茯苓、白术、党参、山药;取适量研细开水冲服。针灸:放耳尖、太阳、胸膛。外用药:同肝热外障眼。

3.4 肝热眼下生瘀 治宜清肝散风,凉血祛瘀。方1:桃仁、当归、红花、龙胆草、黄连、芒硝、大黄、青葙子、黄芩、秋桑叶、生石膏、密蒙花、木贼;方2:青葙子、密蒙花、赤芍、丹皮、龙胆草、菊花、木贼、黄连、生石膏、当归、栀子;取适量研细开水冲候温加200~300g蜂蜜喂服。针灸:放耳尖、三江、胸膛血。急性的可挑破闪骨,并配合大量放血。外用药:可用冰硼散兑蒸馏水点眼。经常用盐水淋洗。

实例:本乡某饲养户1头7岁水牯牛,于2010年5月10日发病,病初左眼流泪难睁,怕光,畜主用自找草药煮水冲洗,也用眼药点眼,但无效果。5d后请求医治,经诊查,患眼已形成胬肉翻睛,眼眦溃烂,瞳生翳膜,视力全无。减食,大便燥结,尿赤量少,舌红紫,脉象弦而数。诊断为肝热传眼,症状严重且眼下生瘀。用上述(3.4)的2个方交替使用,1剂/d,外用盐水洗眼后,用冰硼散兑水点眼,数次/d,并配合针灸治疗,4d后闪骨瘀肉消失,减为2d 1剂,10d后眼翳退尽,视力逐渐恢复。停药后1个月完全恢复。

4 调理

安静休息,停止劳役,适当饮喂,不受寒热,注意外伤。

5 预防

暑热天不在烈日下曝晒,不喂日晒的草料,不要缺水,选择早晚适当使役,防止眼部外伤。畜舍应清凉通风,注意清洁。

6 小结

此病在气候炎热季节发病率高,特别是饲养粗放更易发病。发病后应及早治疗,只要仔细诊查,对症治疗,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平时应做好预防,只要做到精心管理,合理使役,就能大大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2010–12–30)

S853.33

B

1007-1733(2011)03-0033-02

猜你喜欢
龙胆草患畜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龙胆草山地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分析
绒山羊母羊乳腺炎的治疗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