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勋,李玉庆,周立兵
(乐陵市人民医院,山东乐陵253600)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双额叶脑挫伤患者40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性8例。年龄18~67岁。致伤原因为车祸29例,钝器伤3例,坠落伤8例。枕顶部着力32例,额面部着力8例。均行头颅CT平扫证实双额叶脑挫裂伤,其中合并颅骨骨折20例,合并颅内血肿包括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8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就诊时神志清楚6例,嗜睡8例,昏迷22例,脑疝4例。
本组患者受伤时皆有原发性昏迷史,6例有颈项强直,4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体征,34例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呕吐29例,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者4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32例,6~8分5例,3~5分3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颅脑CT均示双额叶点片状混杂密度,部分脑室额角受压,基底池变小或消失,但中线结构多无移位。
治疗方法:行非手术治疗13例。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补液、抗应激性溃疡及神经营养药物;同时镇静降温,控制血糖,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保持大小便通畅,给予静脉及肠道营养,床头抬高15°~30°。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静滴,若患者无应激性溃疡及高血糖,可将甘露醇与糖皮质激素配伍,中间辅以速尿或甘油果糖做到持续降压,必要时加用人血白蛋白;由于双侧额叶均有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脱水剂不宜撤得过早,以免脑疝发生。保守治疗期间需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在做好术前准备的情况下,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绝对卧床休息。
行手术治疗27例。手术均采用冠状切口,清除双额血肿、挫伤脑组织,去除骨瓣,充分减压;对部分颅压仍高、脑组织膨出者,需切除部分额极行内减压。
结果:痊愈25例,轻残10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
讨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大多由枕叶减速性损伤造成额叶对冲伤所致,易合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脑组织肿胀、局限性脑水肿,多见于车祸伤和坠落伤。部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较轻,无手术指征,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进行性恶化,甚至死亡。本组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死亡,其原因可能为:①部分患者意识清楚,CT检查未见明显中线移位,诊断时忽略了中央疝。②额叶尤其是额底、额极位于脑功能“哑区”,且在幕上,原发性脑挫裂伤及局部血肿、水肿不至于快速引起明显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颅内高压、脑疝,临床上常会造成平静假象;随着局部血肿及水肿范围的扩大与加重,造成颅内压进行性增高、脑灌注压减低、脑内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逐渐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基底池及脑室受压形成急性脑积水,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或其供血动脉形成脑疝,可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昏迷、瞳孔散大,甚至可因呼吸突然停止、双侧瞳孔散大而失去救治机会。笔者认为临床工作者应对此类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定期、及时复查颅脑CT。有下列情况者应立即复查头颅CT:①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后仍头痛剧烈或呕吐频繁;②伤后意识清楚,住院期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逐渐加深;③出现尿失禁及颈项强直;④眼底检查较快出现视神经盘水肿等变化;⑤出现癫痫发作、瞳孔改变。若双额叶脑挫伤占位效应明显、额角受压致额角间夹角超过120°、中线移位超过0.5cm,环池、鞍上池明显变小甚至闭塞,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即有手术指征,应行额部冠状切口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取额部冠状切口,注意保留两侧额骨瓣间矢状窦上的骨桥。②对挫伤严重的失活脑组织的清除一定要彻底。③尽可能使颅内压相对平衡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