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新泰市人民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目前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发病原因不明,治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肢体致残性损伤。1998~2009年,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RSD患者1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RSD患者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38~70岁、平均44岁;发病部位:腕关节4例,肩关节2例,膝关节3例,踝关节2例;其中2例为腕关节松解术后,2例为克雷氏骨折保守治疗后,2例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1例为髌骨骨折术后,1例为膝部软组织损伤后,1例为膝关节置换术后,2例为踝关节骨折石膏固定后。伤后诊断RSD的时间为17~88 d。
治疗方法:①自由基清除剂:20%甘露醇500 ml、谷胱甘肽800 mg、维生素C 3 g静滴,1次/d,共7 d。②血管扩张剂:如维拉帕米240 mg/次口服,2次/d;利血平0.2 g/次口服,2次/d。③消炎止痛药物:芬必得0.3 g/次,2次/d;必要时给予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剂0.1 g/次口服,2次/d;或得宝松4 mg局部注射1次/d。④局部封闭:用利多卡因2 ml加利血平5 mg局部封闭,必要时可以用布比卡因5 mg椎管或臂丛阻滞;⑤心理治疗:请心理科医生会诊,给予抗抑郁药物百忧解,并行心理暗示疗法,使患者正确对待本病;⑥中药疗法:补阳还五汤和五岭散加减,1剂/d,水煎分2~3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骨折者加续断10 g、自然铜30 g。外用烫洗方,每次敷20~30 min,2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⑦理疗:红外线灯照射,冷温浴疗法及液体石蜡疗法,注意不要温度太高烫伤皮肤。并给予适当正确的按摩,1次/d,连续多日应用。注意RSD患者皮肤营养不良容易损伤,手法要轻柔。
疗效评定标准:疼痛症状评定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进行测评,包括感觉类、情感类和疼痛总分。显效:疼痛完全缓解,肢体肿胀明显消退或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皮肤色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减轻可耐受,肢体肿胀减轻,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肢体循环不良和皮肤营养不良好转。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肢体肿胀、关节功能僵直等无改善。
结果:本组11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
讨论:RSD病理生理涉及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等多方面,针对RSD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目前的各种发病学说,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①自由基在体内可介导多种炎症反应损害组织,并可直接引起疼痛,应用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去除自由基引起的损伤。②非类固醇性抗生药及激素药物可抑制该部位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炎症。③给予血管扩张剂如利血平以扩张发病部位的毛细血管,促进该部位的循环和能量代谢,并可消肿止痛,利于关节的活动。④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阻断疼痛反应弧,虽然不直接针对疾病但可止痛,利于关节的功能锻炼,减少疾病的致残率。对于疼痛剧烈一般止痛药物无效者可局部应用麻醉药物及椎管或臂丛麻醉,阻断外周的神经传导。但麻醉药物不可反复应用,避免引起并发症。⑤RSD属中医“痹症”范畴,认为损伤早期经脉受损,血溢脉外,气滞血瘀,致使血气运行不畅,符合中医的不通则痛。气虚不通则肿胀不消,卫阳不足则怕冷且营养障碍。治疗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养经通脉。补阳还五汤和五岭散具有养肾补气、活经通脉的作用。应用烫洗方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化瘢痕,通过熏洗达到止痛、消肿、促进软组织愈合和功能恢复的目的。⑥物理疗法是给予按摩、红外线照射、液体石蜡疗法以及冷热浴等,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此外,RSD是诊断不明、发病机理不清楚的一种综合征,多种学说支持本病有心理因素,给予适当的药物及心理暗示疗法可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RSD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的一种综合征,常常造成肢体致残性功能障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功能障碍的发生。RSD单一疗法很难奏效,要采用各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起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