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 霞
B超室所接触的患者,疾病种类复杂,感染危险因素较多。①环境因素:患者在B超检查时,医护人员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窗帘遮光,窗户封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就诊人员多、病种复杂、出入频繁,空气易被污染;②检查床单元:床单、枕套及B超操作者的衣袖极易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③超声探头:刘丽红等报道采样检测228份超声探头标本,结果标本带菌阳性率为63.16%,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及多株常见菌、多重耐药菌。
预防措施:①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强化对B超室工作人员的感控意识,对可能有潜在污染的患者,可先对其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后,再检查,检查后立即对探头进行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②空气消毒:B超室应配备高效灭菌灯或紫外线灯,室内紫外线消毒1 h/d,上、下午接诊患者后,开窗通风10~20 min,或安装排风扇,保证空气流通;③床单元清洁:床单每日更换,对传染患者应尽量固定诊室、仪器,没有条件的可安排在每天的最后时间集中检查,接诊后应立即更换床单,有关物品严格消毒,工作人员手消毒,手套、鞋套、窥器、臀垫一人一用一更换,其它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每周定期用含氯消毒液对地面、桌面、床头、床尾、门把手等物品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消除感染危险因素;④超声探头消毒:根据不同用途和需要,在每日工作完毕后,用含有皂液或75%酒精的软布擦拭对超声探头;遇到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立即消毒;阴道探头必须严格消毒后套上无菌安全套再检查,结束后,再对探头彻底消毒;⑤监测:定期对B超室的空气、探头进行细菌培养,掌控感染危险因素;B超室每日用过的医疗手套、皮肤擦纸、臀垫等,进行收集、分类放置医疗垃圾桶内,加盖管理,及时收送,防止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