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2011-04-13 08:28:02林晓玮于晓芳
山东医药 2011年37期
关键词:查体咽痛咽部

林晓玮,于晓芳

(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000)

患儿男,4岁。因发热、咽痛5 d,于2011年3月28日在当地镇医院就诊,查体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并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静滴治疗5 d,患儿仍有低热、咽痛,伴有恶心、腹部不适。血常规:WBC 16.67 × 109/L,N 0.41,L 0.59;肝功能:ALT 236 U/L,AST 171 U/L,TBIL 34 mmol/L,TP 68 g/L,A 40 g/L。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8.0 ℃,P 90 次/min,R 21 次/min,Bp 105/70 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覆有少许白色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右上腹轻度触痛,肝大、肋下1cm,质柔软,脾脏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13.7 ×109/L,N 0.17,L 0.63,E 0.01,M 0.04,异常淋巴细胞占 15%,即予查血嗜异性凝集试验(-),抗-EBV IgM(+),抗-EBV IgG(-),抗-CMV IgM(-),抗-CMV IgG(-),血清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肝太乐、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以及退热、支持治疗,6 d后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缓解,肝脏回缩。发病第21天肝功能正常。发病1个月复查周围血WBC 6.8×109/L,N 0.50,L 0.40,E 0.02,M 0.06,异常淋巴细胞占 2%。

讨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小儿多见,病原主要为EB病毒。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毒进入口腔先在咽部、涎腺的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继而侵入血循环而致病毒血症,并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因B细胞表面有EB病毒的受体(CD21),故先受累。急性期每100个B淋巴细胞就有1个感染病毒,恢复期降至1/100万。有资料显示,记忆B淋巴细胞尚可长期携带病毒,可能与病毒的潜伏感染有关。病毒侵入B细胞后导致其抗原性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后者可直接对抗被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外周血中的异常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增加等。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异常淋巴细胞比例>10%对诊断有很大意义。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不典型病例诊断,特异性EB病毒抗体IgM是急性期的重要诊断指标。EB病毒在鼻咽部复制以后,感染B淋巴细胞,诱导其分泌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中包括异嗜抗体,这种抗体对诊断很有帮助。本病常合并明显的肝脏损害,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猜你喜欢
查体咽痛咽部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饮食保健(2017年10期)2017-03-08 04:19:26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