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混感的诊治
刘云龙 刘 军(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
安丘市某饲养场饲养的孔雀发生一起以腹泻、拉灰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中带血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确定为大肠杆菌和球虫病混合感染。
安丘市某饲养场饲养孔雀32只,饲养方式为地面散养,136日龄时出现精神沉郁,闭目呆立,厌食,少数呼吸困难。第2天部分孔雀出现严重下痢,粪便稀薄并混有粘液,呈黄绿色。随即使用头孢曲松、新霉素等抗生素连投2d均无效果。在发病第4d时死亡孔雀5只。场主随即带发病孔雀2只和死亡孔雀1只来本中心就诊。
病孔雀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毛松,厌食,少数张口呼吸、有碍音、打喷嚏。部分病孔雀严重下痢,粪便稀薄并混有粘液,呈青白色相间,肛门周围污秽。双脚干瘪,不能站立,伏地。
病理变化剖检死亡孔雀1只,可见小肠肠管明显变粗,呈暗红色。肠黏膜增厚,出血和充血,并有白色斑点。肠内容物中粘液增多,无其他明显病变。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内膜有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物;肝脏明显肿大、质脆、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渗出物;盲肠内充满凝固的或暗红色血液,肠上皮变厚并有糜烂,直肠黏膜可见有出血斑,显浅绿色,肝脏表面有胶样渗出物包围,脾、肾充血肿胀。肠黏膜充血、出血,有粪臭味。
(1)分离培养无菌取典型死亡孔雀的结肠、盲肠内容物,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24h。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形成了一种圆形凸起、光滑、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直径2mm左右、中央凹的粉红色菌落。分别将这两种培养基上的培养物取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两种培养基上培养出的细菌形态一致。(2)取10g新鲜孔雀粪便置于100ml烧杯中,然后加入少量饱和盐水,用玻璃棒将粪球捣成糊状,再加饱和盐水至100ml混匀。用金属筛或四层纱布过滤,把粪渣去除,将滤液静置30~40min,用小铁丝圈平着接触不同液面,沾取一层水膜,抖落至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低倍镜下检查,可观察到粪便中有球虫卵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
(1)用常规制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试验可见该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敏感,对新霉素、头孢曲松不敏感。(2)孔雀大肠杆菌病的治疗肌肉注射氟哌酸2~4ml/只,2次/d,连用3d,庆大霉素4万IU,2次/d,连用3d。氨苄西林内服1次量20~40mg/kg体重,2~3次/d。(3)对于孔雀球虫病可采取下列药物中的一种治疗或联合治疗三字球虫粉混饮:50g药兑50kg水,连用3d,停药2d后以50g药兑100kg水,再用3d。盐酸氨丙噤混饮:25g药兑100kg水,连用1周。严重病孔雀可口服复方敌菌净:25mg/kg体重。经过上述措施治疗后2d,症状明显减轻,巩固2d后病孔雀全部痊愈。
7.1 搞好环境卫生,杜绝病虫来源 孔雀的饲养期比一般家禽长,因而搞好环境卫生最为重要。育雏室等特别之处,应采用地面网架结构,即在网架子饲养孔雀,以避免粪便的污染。孔雀生长90d后,可迁至饲养场。饲养场应选择场地宽敞,地势干爽,环境安静,光线充足,通风向阳处。笼舍面积约15m2,高约2.5m。其中室内6m2,内置休息树杆;室外9m2,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并在场内设沙地,供孔雀沙浴,在离地面1m高处设横架梁,供孔雀栖息。每隔2个月用2%烧碱溶液全面洒湿进行环境消毒。
7.2 平时药物预防,病后及时治疗 夏季多雨季节可用0.01%痢特灵水溶液饮水预防或用克球粉拌粉饲喂预防,注意交替使用,1周为一个预防周期。如发现患病,首先对笼舍进行全面消毒,并隔离发病孔雀。发病初期肌肉注射氯霉素和磺胺嘧啶0.2ml/kg体重,2次/d,连续1周。如果孔雀已出现停食、翅膀下垂、体热等严重症状,雏孔雀仍可用前述的预防用药,但用量加倍;成年孔雀(约1.5kg)则应于每天上午在翅下静脉处滴注氨苄青霉素0.2g+庆大霉素2ml+10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C+50%葡萄糠20ml+500ml生理盐水,下午用庆大霉素2ml、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连续用3d。
S858.39
B
1007-1733(2011)01-0038-01
(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