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杰,李林祥
(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巴中 636000)
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征程中,四川省巴中市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加大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大好时机,对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种养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适度规模集群、突出比较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加工流通”为特色的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主导、项目撬动、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畜牧业已成为全市推进扶贫开发、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1 推进规模养殖,加强园区建设 在规模养殖发展上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规定,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实现全程受控养殖。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对粪污的承载能力,结合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发挥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
1.2 做好产业规划,加强引导扶持 科学制定了全市畜牧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配套保障措施,并制定一系列督查、考核办法,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一是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二是解决养殖基建问题。三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奖励或补贴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防止污染,化害为利,保护环境。
1.3 鼓励模式创新,开创生产新局面 改变生产方式,建立专业化的繁育生产体系:原种场、祖代种场、父母代种场、扩繁场、育肥场,走“代养、寄养、订单养殖”发展之路。同时提高畜牧业专合组织化程度,引导养殖业主由“单打独斗”向“联合经营”转变,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1.4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惠农项目强力促进现有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持续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政策”保障生猪生产能力;做好“畜禽良种工程”实现畜禽品种优良化、标准化;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推动发展生猪规模化生产;运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强力发展非猪畜牧生产和加工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动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技术雄厚、管理科学、理念先进、实力强大的畜牧产业企业来巴中投资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
1.5 持续增加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生产能力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畜禽良种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强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继续开展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畜禽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养殖标准化设施改造每年提高8个百分点。加强畜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
1.6 不断完善融资机制,努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采取国家、地方、银行、社会多元化投资的方式筹措资金,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结合“十二五”产业布局,全市将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首先要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其次是引进其他龙头企业,主动与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农牧企业对接。三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畜产品新市场,通过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形势,进一步调整畜产品结构。四要依托科技强化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套上下左右衔接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五要通过信息引导、典型引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需要,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产业快速发展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快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3.1 推进养殖标准化 以发展无公害畜产品为基本目标,以争创绿色、有机品牌为主要方向,鼓励业主自主申报市、省、国家级驰名商标,支持和引导养殖户生产“三无”畜产品。
3.1.1 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依据国家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制定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从品种选择、饲养管理、防疫、饲料、圈舍环境监测等方面制定明确指标和标准,确保达到“三无”。
3.1.2 建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成立畜禽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测小组,定期对养殖户、养殖场和畜产品市场进行抽样检查,对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的养殖户、场授牌。
3.1.3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实施畜种改良工程,扩大良种繁育规模,鼓励支持农户自繁自养,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养殖效益,使三元杂交率达到90%以上。
3.1.4 建立疫病防治体系。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乡、村、户四级防疫网络,成立市级动物疫情预警专家组。加强外购仔猪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检查的不法行为。
3.2 产品产地认证标准化 “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效果的检验仪,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助推器。继续加强品牌认证的宣传工作,鼓励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申报“三品一标”,真正做到品牌促产业、增效益的局面。
3.3 行业标准规范化 除国家畜产品及其畜牧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标准外,根据巴中市特有的畜禽资源,已组织全市畜牧业专家制定了《南江黄羊品种标准》、《南江黄羊繁殖技术规程》、《南江黄羊饲养技术规程》、《巴山土鸡区域性标准》、《巴山土鸡养殖技术规范》、《巴山土鸡肉地方标准》《巴山土鸡蛋地方标准》等7个畜牧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实际生产中反馈的结果,再进一步完善现有标准,同时,还将着手制定巴山猪、空山黄牛等特色品种的地方饲养标准。
3.4 产业特色品牌化 通过品牌打造,壮大特色畜产品市场规模,提升畜产品质量,增加畜产品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4.1 特色品牌打造。通过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模式成效显著。2010年成功打造了“巴山土鸡”系列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年出栏巴山土鸡1018万只,产值达14.54亿元。紧跟品牌效应,“巴山猪”系列和“空山黄牛”两大地理标志标识也提上品牌创建的日程。
3.4.2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简报和短信等平台,加强特色畜牧品牌的宣传,在交通要道口、高速路口挂特色畜禽养殖、产品品牌宣传等标牌,扩大其影响力。
3.4.3 建立和完善打造品牌的组织化体系。搞好“地标产品”生产、销售的协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地标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3.4.4 积极组织参展。积极组织全市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借助成熟农产品交易会的平台,打响特色品牌的知名度,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